荣耀美利坚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通讯网络

    1906年是平静的一年,除了英国掀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其余的都不值一提。但威廉的工作却有不少。澳洲的资源摊子要陆续铺开,归属隐形基金的勘探公司要成立。尤其是筹备已久的财团通讯网络,今年也要开始施行。

    说起财团的通讯网络,当初是设想通过无线广播塔的形式,陆续将全美的各个重要城市和区域链接起来。再在其中隐藏一套专用设备,来作为财团的通讯网络。

    但通过资料查询,美国的第一家电台播音是在1920年,而现在无论是技术还是政策,市场等方面都不具备条件。

    因此,威廉决定还是依靠现有的条件,从无线电报和电话做起。无线电报通讯技术是斯特拉在1893年发明的,但意大利人马可尼在1895年发明了实用化的无线电报机,才开始拉开了辉煌的无线电通讯的大幕。

    不管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它都需要电,而当前这个时代,电力行业还没有开始大发展,有电的地方都集中在大城市。偏僻的乡村和野外还处在油灯的时代。

    从后世穿越的威廉对此极不适应。而财团的通讯网络也不能总是在大城市打转转,其实更需要的还是野外矿区,偏僻的农牧场,五大湖的荒岛,这些都是财团的命脉,要随时能了解到最新的动向,才能及时有效的做出决策。

    他想到了后世的军用电台,在和智脑的多次交流后,初步确定短波和中波频率。

    短波因此波长所致,能被地球环抱的电离层反射,特别是电离层密度高的夜间,短波电波能以很小的发射功率传输很远,理论上可以覆盖全球。但它的远程传输受天象变化,而产生的信号漂移太大,会影响它的传输质量,甚至会接收不到信号。

    中波电波是地表波传播,不受天象影响,传输稳定。但因地面吸收和障碍阻隔,只能近距离传输,随功率的大小,一般能传输三千到七千公里。

    威廉计划,中波电台分布在全美范围,自己的势力都集中在这里,不会受到限制。只需要在东南西北中,设立五个大型的地面基站,就可以覆盖全美,而且稳定的传输,最适合运用密码电报。今后财团的很多秘密也不怕被人截获。

    短波电台则是自由配属,海外的所有产业,美国国内的一些地方,都可以灵活的配置。

    现在面临的困难是:在二战前,晶体管技术都不会出现,电子管体积大、功耗大、发热厉害、寿命短、电源利用效率低、结构脆弱而且需要高压电源。即使有智脑的优化,也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但晶体管技术,在资料里也是空白,智脑也不会凭空变出来。

    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威廉决定先上马中波电台。因为是固定的基站,可以建造的很大,电子管的一些缺点也就可以容忍了。

    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了电子二极管,并拥有此项专利。威廉指示莱尼,不管用多大的代价,都要买到专利权。

    既然要开发电台,那么这块大市场也不能放过,买下专利权,就算自己不做,也可以收取巨额的专利使用费,一举两得。他可是知道电子管有大多的前景,至少在晶体管出现前,电子管就是NO.1。

    打开美国地图,就看可以看出,芝加哥靠近美国的中心。威廉选择良久,最后确定了五大基站。

    西部首先加州,那里今后会是美国西海岸的中心,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不做二选,虽然现在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早占地盘没错。在那里,他看中了长滩。那里已经设市。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是有名的飞机制造基地,海军基地。比起竞争激烈的洛杉矶,更适合财团在此发展。

    东部的纽约也不做他选,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不去那里占个地,天理难容,况且纽约的位置也很好,在那里设立基站,可以有效的覆盖东部地区。具体地点就选在长岛的布鲁克林,那里以服装、印刷、化学、电气、电子等工业为主。可以建立电气工厂作掩护。

    南部的休斯顿是BP的老巢,当仁不让的最佳选择,漫长的海岸线也是最佳的基站地选择。

    北部倒是让威廉绕了绕头,南北达科他都行,经过比较选择,最后确定在南达科他州,那里有广阔的农牧场,盛产牛、玉米、大豆、小麦。虽然在1889年才并入美国,开发程度很低,但他不介意用上10年乃至更久,把那里建成财团的又一个农牧业基地。况且地广人稀才能更好地掩盖基站的存在。

    至于中部,那还用说吗,自家的老巢“芝加哥”。而且这里的基站也会是所有通讯的中心。还能有比庄园更好地地方吗?

    规划完成,就等专利权和相关的资料了。等米下锅啊。莱尼的恩呢管理很不错,仅仅过了一个月,弗莱明在大把的英镑,和5%的专利权股份的诱惑下,拿出了所有的资料。

    智脑“一号”也不负重望,只用了10天时间久完成了电子二极管的优化,并在半年后,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真空三极管。

    威廉对历史中的发明者,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毫不愧疚,明明能早点发明,还要等着原主人来干,那是脑残。至于金刚说的不可改变历史,他现在看得很透,像这些不影响世界局势的改变,一点问题没有。就算德福雷斯不发明,也会有其他人发明,对世界的大局无关紧要。

    不过智脑提醒道,目前的材料技术有限,就算基站使用最大功率,中波电台的传输距离也不会超过两千公里。

    威廉表示目前完全够用了,当前只建造三个基站:纽约,芝加哥,休斯顿。这三个城市都很发达,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基站。三点一线,长达4千公里的传输距离足够覆盖半个美国了。

    至于另外两个基站,就需要财团花费大力气,去改造发展那里,才会适宜基站的建设。不过威廉也定下了期限,至少在一战前,要全面完成五大基站的建设,真正形成完整的通讯网络。

    威廉有意派“莱尼”去运作此事,这个小子在身边历练了几年,成熟了许多,能力也非常出色,做秘书实在是屈才了。

    今后“莱尼”不光要管理财团的通讯系统,还是财团插手广播传媒行业的急先锋和和管理者。趁机单独磨练磨练,会有好处的。

    威廉又开始发愁秘书的人选了,做这个不光要能力强,还需要慎密的心思和灵活的头脑,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重点。最最重要的是要忠诚。自己的秘密实在是太多了。

    排查了手里的资源,无奈的发现,第一批的克隆管理层全都有自己的工作,那里都少不得。至于第二批的克隆士兵,除了打打杀杀,啥也不会。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智脑。一号沉思片刻,倒是给出了方案:以莱恩的基因为蓝本,抽取培植体的部分能量,三个月就能够培育出专业的秘书人才,受限于克隆实验室的修复能力,这个克隆体只有20年的寿命。并且培植体的培育时间也会延后三个月。

    威廉盘算了一会,同意了这个方案。培植体成熟也要到一战开幕,晚上三个月可以接受。不过这也提醒他。不能什么事都依靠克隆人,就因为一个秘书,最重要的培植体就延后了三个月,那么今后再有什么事,是不是延后的更多?这可关系到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和未来的布局。

    其实他走入了一个误区,一味的只相信自己人。需知,西方人对契约非常看重,只要为你工作,轻易不会背叛出卖。一些不涉及机密的工作完全可以聘请专业人士。

    威廉现在也有些醒悟,谁能有自己的优势,20个忠诚耿耿的管理人才都不够,那些大财阀,大集团还活不活了。这也是他需要学习的,怎样驾驭人才,就像摩根家族一样,路还很长啊。

    莱尼走马上任,威廉又开始了苦逼的生活,每天看着厚厚的文件,烦恼不已。财团大了,各种决策也大大地增加,虽然很多小事克隆管理层就能解决,但需要他这个大BOSS了解拍板的事也不少。

    他现在终于体会到,后世的韩国大宇公司的老板,为什么每天都扑在工作上,一辈子就休息了一天。实在是需要管理的摊子太大太多了。

    他咬牙道:再坚持坚持,有了秘书就会好起来。在这期间,美国参议院进行了改选,特纳凭着财团的支持,再一次连任成功。不过他也表露出了准备退出政界的想法,毕竟年龄大了,这几年的辉煌也足够家族延续了。

    威廉倒是不在意,老头退了就退了呗,随着财团实力的膨胀,自己在美国政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盟友,光是竞选基金支持的参众议员就超过20个,也算是不小的一股力量。一个人的离去不会动摇根基。

    倒是“迈克斯”、”托马斯”历练的不错,在国会山以勇猛、睿智而小有名气。不过这还不够,下一步他打算安排在白宫历练两年,凭着自己的面子,罗斯福一定会帮忙的。

    =========

    (新人新书,大大们多多支持,给点推荐和收藏啊,谢谢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