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就可以重生?
繁体版

第36章 舍得之间

    ‘吴’就是‘无’,李旭提前就说了根本就没有这个人。李旭说的是谎话吗,当然不是,因为以后他所做的预测都会实现。李旭不想别人把他当成神棍,虚构出‘吴公子’这么一个人物,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自己都要佩服自己。一方面,他以后可以把所有的预测都推到‘吴公子’身上,因为‘吴公子’背景深厚、身居高位。另一方面,神秘的‘吴公子’会给他带来保护,甚至带来利益。

    此时,王根柱与刘爱国两人,就深信‘吴公子’的存在。

    “这就是说,‘吴公子’告诉你,2002年1月煤价才会大涨。那我们还要坚持一年半,这一年半里,煤价还是不会有什么起色。”刘爱国心想,还好从晋省抽身了,要不再赔一年半,那得赔多少钱。

    “刘叔,应该说我们只有一年半的准备时间,只要能在这段时间里做好准备,那等到2002年,咱们就能一飞冲天。”

    “不错,李旭你说的对,只要我们在这一年半里操作好,那到了2002年,什么都能挣回来,赔几十万算个屁呀,老子几百万,几千万都能挣回来。”刘爱国这句话几乎是喊出来的,双目都有些充血。王根柱也是满脸兴奋。

    只有李旭非常平静,淡淡的说了一句:“刘叔,胆子再大一点儿,几个亿,几十亿都不是问题。”

    两位矿长真是被吓呆了,亿这个单位,他们就是做梦都不敢想。李旭却知道,后世里,你没几个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煤老板。后世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名场面:一个导演去找煤老板拉投资,这位大佬很委屈的说,没钱了,只剩下几个亿了。

    “李旭,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吧。”刘爱国。

    “刘叔,现在咱们矿上的开采成本也就每吨几十块钱吧,你想过煤价要是涨到上千元,会怎么样吗?那时每吨就有900块的利润,咱们一矿二矿都是年产10万吨左右的小矿井,那一年也能挣九千万,要是个年产200万吨的大矿呢?十八个亿!”

    如果说刚才两位矿长是被吓呆了,现在则是吓的都不敢呼吸了。

    李旭心想,这算啥,这煤价,两千都上过,我就不说出来吓你们了。

    至此,两位矿长对李旭的话已信了九成,另一成的不确定,是因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们,不过百的煤价怎么也不会涨破一千。

    “那这一年半,我们就有好多事要干呀。”刘爱国开始思考要怎么做都才能实现‘亿元’的目标。

    “两位矿长大人,其实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只有一件,这一年半只要做好这一件事,我保证你们以后都能成为亿万富翁。”

    两位矿长认真聆听,像个争优的小学生。

    “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抢占资源。煤矿就是资源,就是钱!这一年半里,我们要不顾一切的抢占煤矿,扩大产能。甚至三五年里,煤价大涨了,我们挣的钱也要全投进去,买煤矿,扩产能。这一波大行情,至少可以延续十年,我向你们保证,十年内一定能看到煤价破千。要是煤价突破不了千元大关,十年后无论我有多少家产,都赔给两位叔叔。”

    “那可不行,那要是煤价破千了,你是不是还要到你叔家分家产?你明山哥那个笨蛋是不是还要变成穷光蛋?”王根柱拿自己的儿子来打趣。

    哈哈哈,三人笑成一片。县城里,正在KTV里潇洒的王明山连连打喷嚏,“这是谁念叨我了?”

    “两位叔叔,你们不仅要尽快把乡里的一矿二矿承包下来,还要盯着村办的两个煤矿,都承包下来,扩大产能。

    刘叔,您可以再回到晋省,把丢掉的煤矿再办起来,不用大量生产,一定先占住资源,等煤价大涨了,可以自己修路,那点儿小花费算个屁呀。

    其实咱们村的煤矿只是咱们的根基,产能再扩也有限,未来的主战场一定是在晋省,我们要做的就是买矿、挣钱,再买矿、挣钱、再买矿,像滚雪球一样壮大自己!”

    刘爱国立马应道,“不错,这几天我就派我内弟再去晋省,先把那个煤矿占住,该出的承包费先出了,只要有矿在手,先赔点儿钱,我能扛得住。”

    王根柱也插话道,“要是这样的话,从二矿走的面煤,也降到每吨80元,反正现在行情不好,不赔点儿钱,上面老觉得煤矿能挣大钱,我承包费都出那么高了,还都一个个的不松口。”

    好家伙,还是老家伙狠呀,这可是每吨多了8块钱的利润。两位矿长这是要每天送我3200元?靠,那不是一月又多挣十万?我这样算不算占了公家便宜?李旭有点犹豫。就这样吧,等以后事业有成,多捐款,建设家乡,把今天沾的光,十倍百倍的补偿回去。

    “这样不好吧,这不是占公家便宜吗?”李旭还是要推辞一下的。

    “这有什么,听叔的,给你的钱你就收着,这是你应得的。再说,你招待‘吴公子’不是花了很多钱吗,就当是补偿你的。‘吴公子’这条线可不能断,你还年轻,你还体会不到‘上头有人’,是多少重要。”王根柱这是要给李旭上一课。

    “老王呀,我是这么想的,你看行不行,咱们一起搞定煤矿承包的事,等要交费时,我们共同成立个公司,以这个公司的名义来承包两个煤矿,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去开发发晋省那个煤矿。咱们两人按投资分配股份,也算上李旭,李旭你不用投资,占干股就行。”刘爱国突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王根柱稍微一想,明白其中的意思,立马表示同意。“你这个想法好,咱们老哥俩拧成一股绳,杨村什么事摆不平?再加上李旭这个天才,我们一起把公司办大,去晋省买矿包矿,咱们也要办成大型能源集团。”这些话说的是豪气冲天。

    “不管我们老哥俩怎么分,李旭你要占两成的干股,当然,你要是想投钱进来,也算成股份。”刘爱国又补充道。

    李旭明白,这未来公司的两成股份,不只是给他的,也有‘吴公子’的一份,他们还想得到‘吴公子’的一些指点。

    两个老人精儿,要用两成股份交好‘吴公子’,以获得‘吴公子’的指点,甚至在某些时刻,得到‘吴公子’的保护,哪怕只是个咱‘上头有人’的安慰。两位矿长算的很清楚,亿万市值的公司,两成干股确实是很多钱,可剩下的那八成钱更多,不舍这两成,怎么得那八成,舍得之间有大智慧。

    “那下一步,我准备去找银行贷款,多招工人,多开巷道,多探矿,减少产量,使劲让二矿赔钱,我看上面那些人还能坚持多久。”王根柱又想出个亏损的方法。

    “这个办法好,不挣钱当然要扩大产能了,上面也不能说什么,只会压力更大。”刘爱国表示同意。

    老家伙们真狠,他们的做法一没贪污,二没浪费,总不算违法吧,可总有点不道德。以后再补偿回去吧,李旭自我安慰,也是自我麻醉。

    “王叔,说到贷款的事了,你能不能也帮我联系一下银行的领导,我也想贷一笔钱。”正想找机会说这事儿呢,这机会送上门来了。李旭这次回来,本意就是想借助王矿长的关系,从银行贷一笔钱,来满足他开网吧、办公司的需求。没想到谈着谈着,李旭每天就多了3200元的收入,还得到了未来煤炭公司的两成股份。相比之下,这贷款反而成了小事了。

    “李旭啊,我差不多也知道你这一个月挣了多少,你这是又做其它生意了?要不钱怎么会不够花?”王根柱问道。

    “王叔,您还真说对了,我在赵都市里也做了点儿小生意,这不一时周转不过来吗,就想去银行借点儿。”

    “李旭啊,你也别在赵都市里折腾了,回来跟我们两个老家伙一起干,争取一个月内,把承包的事儿搞定。这才是大事,才是挣大钱。”王根柱显然看不上李旭在城里忙活的那点儿小生意。

    “王叔,煤炭生意我只是知道点皮毛,矿上的生产我更是一窍不通,有你们两位大神在,哪轮得上我班门弄斧。我还是弄点儿小生意自娱自乐吧。当然,两位叔叔要是用得上我的话,一个电话,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立马赶回来向首长报到。”李旭了表明不会掺和具体事务的态度,还保证遇到大事肯定会一起扛。

    高手过招,总在无形之中。

    “你小子,就是想偷赖。”刘爱国。

    然后三人哈哈大笑。

    “正好咱们都在,我现在联系一下信用社的杜行长,晚上请他喝酒,问问贷款的事。”说着,王根柱开始打电话。

    看来王矿长和杜行长关系很到位,不管那位杜行长忙不忙,有没有时候,直接安排了晚上的酒宴。

    不出所料,一个电话就搞定了一位行长。

    “晚上喝酒,咱们也不急着去,再喝会儿茶。”王根柱又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