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侠传
繁体版

第四章 惹祸根苗

    秦真径直向马棚走去,内心有些恍惚,刚下山就闯下大祸,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压制内心的怒火,在山中修行时虽也有恼怒的时候,却从未迁怒于人,而如今却不由分说的动手伤人,脑中几乎没有思考,而是被仇恨占据。

    “这位道爷如今伤了人,要从我这牵马,让我如何是好,要是让官府知道,定要加罪于我。”驿馆掌柜声音颤抖看着秦真,他不止害怕吃官司,对于恶霸刘地主更是恐惧。

    “你尽管说我抢走你的马罢了。”秦真低头看着掌柜,有些后悔,如今定要被官府追查,但也只得离开此处,被官府纠缠上,他的底细一被彻查,远在庐州的淮南节度使徐宽定会晓得。

    秦真的父亲秦潮死后,徐宽曾派各路杀手追杀,这些杀手各个身怀绝技,皆为魔道中人,但秦真的叔叔秦江(字宏志)连夜带着他们逃离黄州,第二天才把秦潮死亡的消息透露出去。

    赶往江陵之后,立马驾马奔向峡州廖云峰,把秦真送进山门。

    虽说已经十年过去,徐宽定然记得秦潮有儿子还没除掉,殚精竭虑整整十年,恐怕秦真会找上门来为父报仇。

    而秦真如今武功了得,道教功法更是融会贯通,身入大楚江湖定会有些作为,徐宽哪里晓得。

    只知道秦真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练武痴儿,徐宽此人最精算计,卑鄙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任何人都不想被他盯上。

    如今秦真一家早已归于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规规矩矩并未掀起什么波澜,他们看到秦真父亲秦潮的下场,便审时度势不露锋芒。

    秦真的叔叔本是一方县尉,也扔下官帽远走他乡,如今也对淮南节度使徐宽恨之入骨。

    秦真看着掌柜的眼神愈发黑暗,瞳孔似乎是个无底洞般将眼前事物全都吞下,掌柜的哪里见过此等妖怪,吓得双腿打颤,不到两个呼吸的时间便昏厥。

    秦真内心暗骂“真他娘的没用。”但也有些忌惮,等刘地主带人追来,看到此番场景,定是要产生误会。

    秦真也管不得那么多,在马棚里牵了一匹马就走,一步跨上马背。

    吁的一声,便拍马而行。

    此马立定身高有八尺,蹄边长毛卷曲,双眼如宝珠炯炯有神,通体枣红,英气十足。

    秦真出走不久,刘地主家众奴仆便追到驿馆,此时驿馆掌柜的刚刚清醒,还有些神志不清,看见几十人声势浩荡朝自己这边走来,已经料到了是来打问秦真的去向。

    但众人看到了地上马蹄印已经绵延数里,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咱还追么?如今恐怕已经在河口十几里外了。”

    “就是,咱追上也打不过他不是?”

    “一个疯道士而已,刘员外也无非是咽不下这口气。”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吵着。

    “咱打道回府好了,此事禀告老爷,官府的捕快定会出手。”众人中带头的说道。

    几十个奴仆沿着此路已经追了快一个时辰,早已疲惫不堪萌生退意,况且一般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碰见秦真在街上那副模样,定会以为是被妖魔附身,凡人去招惹妖魔,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

    几人便即刻打道回府,刘地主正在府上安抚着儿子刘毅的情绪。

    “他娘的,一个臭牛鼻子敢动我刘正的儿子,逮住他必将他劈成两半!”

    刘毅内心有些羞愧,知道自己成天不做人事,他以为秦真是嫉恶如仇才对自己动手的,秦真并没有下死手,只是教训了他一下。

    刘毅身上也没见伤口,只是额头上被一掌拍出个掌印,秦真内力深厚,仅一掌拍出,刘毅头上又红又紫,掌印清晰可见。

    人们常说头铁头铁,确实是这样,秦真这一掌若是拍在刘毅其他部位,估计是不断几根骨头是不可能了。

    “爹,消消气,我只觉得额头生疼,并无大碍。”刘毅说道。

    刘正自然知道他儿子刘毅平时是什么作风,惹到几个愣头青也不是不可能,但看见自己儿子这副样子,着实想为他出一口恶气。

    “好儿子不必操心,由老子来处置那疯牛鼻子。”刘正咬牙切齿憋着一股狠劲。

    只过了不到两个时辰,刘地主家儿子被一位披头散发武功高强的疯道人打了的消息在镇上已经人尽皆知,李桃在酒楼中便已经猜到此事是秦真所为。

    “这小道看着年轻,还有几分魄力。”李桃脸上笑盈盈的,对秦真有了些许崇拜,她也知道如今刘地主正想为自己儿子出头,便在酒馆中放出消息。

    称秦真是金仙转世,来河口镇惩恶扬善,消息一出,河口百姓纷纷讨论,消息越传越玄乎,秦真也确实神秘,一言不发便将刘毅打的昏死过去,实力也极为强横,有老神仙之资。

    地主刘正是河口镇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便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刘毅继承了他的脾气秉性,刘正背后与官府勾结,有恃无恐。

    百姓看见秦真的作为十分痛快,对于秦真是身份却感到困惑,刘毅虽然作恶多端,但也不至于当街被打到昏死,况且刘毅的身份人尽皆知,既然是神仙转世,为何如此狼狈奔走。

    传到刘正耳朵里的时候,秦真已经成了吕祖转世,刘正顿时慌了神,便立刻唤来仆人备马,赶往隔壁柳原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东宫香荷殿,晋王周芳身着杏黄色常服,身前修着四爪蟒袍,披散着长发,周芳如今年满十八,面容温润,翩翩公子的形象,唇红齿白,身高七尺,风姿绰约,坐于殿中。

    盘算着当今皇位传承一事,虽说周驰已经被立为太子,但自己也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对皇位有所向往,想加入皇位的争夺当中,又恐怕亲弟兄之间上了和气,争出个你死我活。

    虽说周家的天下如今不会出现九子夺嫡的戏码,可三位皇子都打着算盘各有所图,如今周芳想的是培养自己的幕僚队伍为自己出谋划策,如今周驰已经有王昌为首的六位大臣为其谋划。

    而周芳自己身边却只有自己的亲舅舅杨宗(字成文)和太师韩语(字茂德)而如今朝堂被各路大臣全盘控制,王权名存实亡,但大楚如今还姓周,如果某些朝臣还不收敛自己的恶劣行径,定会被小人利用,众人做事皆拿捏分寸。

    周芳唤来杨宗进入大殿,与他议事,杨宗作为周芳的舅舅对其甚是关照,喜爱有加,不仅是周芳才能过人,杨宗对他的行事风格也十分敬佩,周芳对杨宗也十分敬佩,把杨宗视为自己的搭档。

    杨宗从小便被安排在周芳身边,与其感情深厚,周芳也相信杨宗的为人,无论何事都于其坦诚,同样是外甥,杨宗便对周驰不如这般,周驰时刻隐匿自己的内心让杨宗很不待见。

    半个时辰后。

    杨宗身着青色官服来到香荷殿,平时周驰召见杨宗,杨宗从不怠慢,这次也不例外。

    杨宗缓缓走入大殿,周驰正在堂前临摹书圣王羲之的字帖,看见杨宗向他走来,便直接开口。

    “舅爷,快快请坐。”

    “陛下此次找我所为甚事?”杨宗答道。

    “最近心中烦闷,常常深夜难以入眠,便找舅爷来谈谈心事。”虽然大殿内就杨宗与他二人,但周芳并没有开门见山。

    杨宗有些不解,周芳才刚满十八,正值青春年少,为何事如此犯愁。

    “陛下,有何麻烦尽管吩咐就好。”

    “如今大楚多地遭遇大旱,朝廷之上无人为百姓分忧,我是怕百姓内心积怨,怪罪到我们周家头上。”

    杨宗反应很快,他意识到周芳这是在点朝廷百官手握大权却不作为,皇帝如同牵线木偶,同时他也希望周芳加入王位之争。

    “陛下的意思是,希望圣上削弱朝臣们的权利,将天下归于周家掌握,是么?”杨宗毫不避讳。

    “我正有此意,可是如今在京城的各路朝臣都根基深厚,动了大梁恐怕引得大厦崩塌,不知如何是好。”看到杨宗如此理解自己,周芳眉间有些舒展。

    “不只是京城,如今京城之外各地封疆大吏在各自疆域呼风唤雨,手眼通天,大把朝臣吃着俸禄却懒政怠政,更有甚者大搞权利交易……”说到这里杨宗双拳紧攥长叹一声。

    周芳与杨宗多年共事,杨宗也是众多皇亲国戚中最有政治头脑的,他没有依仗着自己身份尊贵,而是才能过人,杨宗与太子太师王昌比起来丝毫不差,同样是文武双全,杨宗时刻积极进取更是难能可贵。

    “我今日找你来便是为此事,如今大楚百姓两千四百万户已经锐减两百万户,这样年复一年,恐怕要步前朝的后尘,请舅爷为大楚国祚尽心谋划。”

    杨宗为周芳不同于年龄的成熟感到震惊,也为圣上生出周驰周芳两位惊才绝艳皇子倍感欣慰答到:

    “臣定竭臣所能,陛下如此年轻就已心忧天下,定能祝大楚江山永固!”杨宗发自内心的说道。

    “舅爷智深似海,德才兼备,此事便劳烦您奔走。”周芳客套一番。

    “舅爷来此一趟着实辛苦,我便不久留了,请回府歇息下吧。”

    “陛下不必再如此忧心,臣告辞了。”杨宗缓缓起身。

    周芳走下台阶来到杨宗身边,与其走到大殿门前。

    杨宗迈出大殿便头也不回的赶回府中,周芳此番说道,让杨宗想坚定地跟随他,杨宗也为周芳是否要争夺皇位犯起了愁。

    [本章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