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为守护者的日子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小辈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能把庄稼种出阅兵式的样子,是个人都要点个大拇指的。

    再等几个月岂不是能丰收了,发家是情理之中的事。和做生意不一样,赚多少没人比你更清楚。

    在农村刚播下下种子,就算能算出多少钱的比比皆是。没人比他们更懂。

    陈世阔一家想隐瞒收入都比较困难,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你说这对陈红军冲击大不大,失落感有多强,没亲身体会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的。除非你想躺平。

    陈世阔立马着手准备,他因为常年不在家,性格又偏内向,比较宅的缘故,同龄的人联系方式还真不多。

    除了几个亲戚,一个家族里的之外。

    这也难不住,虽然他宅,不过他知道谁比较交际广阔。默默盘算起来。把村子里的人按照地理分出三大片区。

    东部地区也就是陈世阔所在的方位。居于村东头。口才比较好的,爱出去玩的有堂弟陈真,老张家的张超闲,小名能飞。

    有了这俩个基本可以解决东部同龄人保守估计一半的联系人。再找一个吴俊和张磊。基本可以串联出一个东部地区的联系网络了。

    可是村子西边,没怎么去过啊。想着把我堂哥的同学,张豹也列入名单。

    忽然想起来,不由暗骂道,我真是笨啊,气的对着自己脑袋打了一下。

    就不能先建个群,先把东部片区的人拉进群里嘛。到时候群策群力,他就不信这些同年龄段的,有人不想把路修好的?!

    他找人打听了下,按照40万的价格修路,修个三米五的农村小道没什么问题。还保质保量的。

    按照四十万的钱平均摊,因为修路按照人头来,每个人出400块就差不多了。一个家庭顶多出个2400块钱。这并不贵。

    年轻人玩个游戏充个皮肤,就有这个价了。出这笔钱就不用踩泥巴。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

    到时候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出谋划策,不比他自己一个人在家闭门造车,苦思冥想来的透彻吗?

    这可能就是杂家说的众智了吧。

    集合众人的智慧去做事,不敢说有多么高明,最起码不会出纰漏,不容易出错。

    而且如果因为他才铺上水泥路的,在渴望铺上水泥路的群体里,会不会对他心生好感,这岂不是会相应的增加他的名望?

    只要他在里面出了一份力气,哪怕不是最大的那份,谈到这事时,还能不带上他一起说吗?

    更别提现在还没人开始张罗这事的嘛!他已经占得先机,最大的那份名望很大概率他能拿到。

    再说他也不是没有优势,毕竟因为种地的事,让他在家乡成为了个家喻户晓的名人。

    哪怕同龄人不在家,自己父母也会说给自家孩子听,从小到大谁没听过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只是这次他成了主人翁而已。

    陈世阔又想到好处还不止这一点,他只要张罗这事,就难免和同龄人打交道,自然能消除彼此的陌生感。特别是在同一个目标下,感情迅速深温都是能预料到的。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在同龄人中树立威信,一两百号人个个不服谁的大有人在,关系差的,不熟悉的等等。

    唯一能把他们串联在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只要水泥路能修好,到那时,可能他说的话,比他父母说的还管用。

    虽然和父母关系更亲,但我们总是和同龄人交流比较多,和上一辈总觉得没有共同语言。

    小辈说老封建,思想陈旧。长辈说毛都没长齐,不知天高地厚。

    代沟这东西可不是一句关系就能消除的。

    陈世阔右手抚摸着下巴上的胡茬,一副沉思状,难道这是老爹故意让我做的吗?

    可能在老爹眼里修不修路,其实都是小事,只要他能和同龄人打成一片,其他都不重要。

    修成更好,这样陈世阔起点更高。这次修不成也没事,没有人能挡住滚滚大势,修路这是大部分人渴望的,顺天而行,事半功倍,总结好经验,下次继续就是了。

    反正横竖都是赚,只是赚多少的问题了。

    难道老爹费这么大弯子,就是为了让我和同龄人多交流吗?陈世阔不得不多想。

    他小时候上五六年级,宅男天赋就已经初现端倪。

    其他家长在担心,自家孩子别到河边玩水。(那时候夏天连下几天大雨,水都会漫上来)老爸担心自家孩子会性格孤僻,无法和人交流。

    怎么成天在家看电视,不和同龄人出去玩。

    老爹做了一件放在现在都能刊登在育儿书本上的事。(怎么让宅男和同龄人出去玩)

    他居然出钱给村里的小孩子,让他们出去玩的时候,唯一的条件就是的,叫上他。

    带上他。

    事后还会再请他们吃零食,买鞭炮。

    这都是事后,同龄同村人告诉他的。

    老爹虽然不会滔滔不绝的说着育儿经验。

    但他做的事,总能最契合儿子成长中,所需要的养分。

    老爹不知道伟人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

    可能老爹清楚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他终究会老去,有不在的那一天。

    有同龄人的帮衬,最起码根基会打牢些。

    陈世阔觉得不能辜负老爹的一片良苦用心,可能这种环境还是他苦心经营的,就为了创造一个培养自己的空间。好让他发挥。

    于是先决定找到那几个交际广的,嘴上讲的是建了个家乡群,群名就叫相亲相爱的张庄人。

    让他们拉同村人进来,装作不经意说,家乡要修路,探探他的口风。

    果不其然,一听到修路。每个听到的都很高兴。又听到至少还要等两年。

    又无语了。

    纷纷表示气愤,埋怨村委会做事墨迹。

    当他提出可以自己掏钱修路时,每人只要出400块,就能立刻动工的时候。一点犹豫都没有,连连赞到,这钱花的值,都表示愿意出钱。

    陈世阔那还等什么呢,于是说,我和其他村里人都不熟,就和你比较熟。

    你把他们拉进群里,问问他们的意见,上学的也要,至少保证每户都要有一个人在群里。

    陈世阔这话,重复说了四遍。

    听到陈世阔说和他最熟,都与有荣焉。

    现在陈世阔可是在家乡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可不是他还在碌碌无为的人。

    表示没问题,有他们微信,掏钱修路是正事,不怕他们不出钱,个个都拍着胸口说道。

    包在他身上。

    没过三天群里大部分人都同意,出钱换时间的方案,只希望水泥路早点到家门口。

    只有六户人家的小孩说,他们是同意,可把这事给父母一说。

    父母不同意,说什么成天在外打工,你在上学,过年都不回一趟的,掏这钱干什么。

    又有的说在外买房了,不回来了。修路和他没关系。他又不走那路。

    还有说没钱的,各个都有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