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为守护者的日子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收割和分利

    谁娶了她,能多活二十年。

    不用操心那么多事了,能不长寿吗?

    凡是操心的人,都不长寿。

    陈世阔之前挂一个专家号说,甲状腺结节形成的原因很复杂。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长时间心情起伏比较大的,会从心情的郁结,慢慢转移到物质上也就是身体上。

    听起来很玄幻,但这也可能是事实。

    有句话不是说嘛,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

    神学的尽头就是科学。

    张金凤在陈世阔再三保证下,终于相信了,他不会食言而肥。

    张金凤也基于之前对陈世阔的了解,也对这个信心满满。

    张金凤相信只要不是真有急事,他就一定会来赴约。

    时间很快。

    眨眼就二十天过去了。

    今天也是陈世阔家,第一天收割玉米的时候。

    往常这时候,陈世阔的老爸,陈红军都会拿着铁铲子,人工把玉米杆铲掉。

    后面再统一人工掰玉米。这个时候是最累的。

    想想以前承包了三十多亩土地,每天早起贪黑的干。

    肯定有人会说了,不是有农用的收割玉米机吗?

    怎么不见你家在用。

    前文提到,农民是消费者,虽然他不会研发农业机械。但是他会推动农业机械发展。

    前两年出了个收割玉米机的机器。陈世阔村里都很有兴趣,毕竟能省时省力,哪个农民能拒绝这样的好家伙呢。

    用过才发现问题很大,用陈红军的一句话说:“收的还没漏的多,要这机器干啥。幸幸苦苦的忙了几个月,太不划算了。”

    “还不如自己砍呢,价格再便宜也不能用。”

    由于漏的比较多,一地的黄色。

    都是玉米粒。

    导致农民用的也不多,都用脚投票。

    推广的不是太顺利。

    现在就不行了,哪怕老爸在心疼。也没办法了。

    这次承包了五百六十亩地,虽然那玉米机还是那个看样子,还是没有一点整改的迹象。

    陈红军没有说今年用人工砍。

    几百亩怎么砍得过来,再也不说用玉米机收割,浪费庄稼,浪费粮食了。

    毕竟机器一亩才60块钱。比人工便宜多了,也比人工速度多了。

    可能是赚得多了,也没有像当初三十多亩的时候,那么的珍惜。

    之前陈红军可是见不得一个玉米粒,掉到地里的。

    有一次,陈红军让陈世阔捡起来,陈世阔没捡。这么点要它干什么。

    陈红军摇了摇头,最起码弄回去喂鸡也可以啊。

    可见老一辈是吃过苦的,只有饿过,才知道那种滋味,那种难受劲。

    现在陈红军看到满地黄色,都面不改色的站着,再也没见过弯下腰捡起来了。

    这对他是多么的不容易?

    其实很容易,只要生活越过越好,就越来越不在乎这些。

    环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还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

    看着机器三下五除二的,一上午收了三十多亩,一天就能弄个七八十亩的。

    陈红军那是每到饭点,就让司机去他家吃饭,整个四菜,三荤一素,外带啤酒。

    就是希望司机吃好喝好之后,加油快干。

    最好加个夜班啥的,弄他个十点钟。

    用的机器多了,自然就会吸引资金投入研发,为爱发电,能坚持多久。

    最好的结果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因为这附近就四五辆玉米收割机。因为地方主义,不是你买了机器就可以收割了。

    好比陈世阔家乡附近,就五辆,他们都私下划分好了片区。

    再有收割机过来,都会被他们赶出去的。

    这就是为什么陈红军家不买个收割机的原因了。

    在还没有站稳脚跟之前,就不能多事。

    再说也赚不了几个钱,还惹得一身骚。陈世阔图什么呢?!

    现在陈世阔家不买收割机,对他们利益没有造成伤害,反而因为陈世阔,让他们收割变得舒服了。

    农村的地很碎,一块一块的。都没有放在一起的。

    所以收割的时候很繁琐,不但浪费油,还浪费时间。

    现在换成全是陈世阔的了,可以放开马力,直接跑个欢。

    导致他们五家都想来陈世阔这里,为了得到陈世阔的地,最大的让步就是每亩53块钱,便宜了7块。

    他只有一个要求,陈世阔承包的地必须他一个人收割。

    陈世阔很爽快同意了,毕竟优惠也不小了。虽然在磨一磨会更优惠的,但是呢,做人留一线,卖个人情。

    路子会宽点。

    买收割机,事情就变得很复杂了。

    首先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收入,断人钱财如杀父之仇啊,能不恨死你了吗?

    另外他们五家铁定会阻挠陈世阔继续承包土地的,毕竟这关系到,他的生存。

    这铁定会惹出麻烦来,这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哪怕最后能解决好,那是不是也花了冤枉钱,又省不下几个钱。

    何必呢。

    现在不但化敌为友,还能把他绑在同一辆战车上的,现在他巴不得陈世阔承包地越多越好呢。

    这样她才能赚得更多。

    哪怕陈世阔有李国栋的关系在,没人敢动。

    但是呢,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父母官的同意。

    现在把别人的关系用在自己的身上,这多好的事情。借力打力,最终得力。

    陈红军趁着这个机会把土地分给了陈世阔二叔和三叔。

    其中二叔家一百亩地,三叔家六十亩。

    钱嘛,谁不想要啊。

    更何况是问自家大哥要了,二叔不客气的说:“大哥,这有点少吧,我之前就承包了五十多亩了。现在才一百亩不合适吧。”

    三叔也说到,他的还不如二哥呢,这么少。不能你们是大哥,就多赚点啊。我年龄小,就吃亏吧。

    陈红军看着两个弟弟贪心不足的样子,都不由无语了。

    “你们侄女几个,我可还没管呢?还有陈世阔的姑姑,俺们的妹妹。老四在福建,不用管他。”

    “别贪心不足了,想不想要直说。老二你觉得你少了,你看看这下半年,你可干过活,白拿钱,还不好啊。”

    “老三,你说比老二赚的少,你看看老二在家承包三十多亩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他多有原因的。”

    “你要不要,不要我给别人,我看陈世阔姑姑就可以。”

    陈红亮和陈红志也没说什么话,有枣没枣先发两杆子嘛。

    再说他们也心里没底地,毕竟两个侄女,还没操心呢?

    他们这样说不过去的,只能暂时默认了。

    陈世阔看了,笑着说:“二叔和三叔,是不是觉得少了。但是你想啊,你侄子才半年的时间啊。”

    “不说其他的明年绝对能赚的更好,我能更好,就能带你赚更多钱。”

    “人是吃不起胖子的,别急,慢慢来。”

    “再说了,就算保持不变。那也比之前日子好过多了吧。”

    二叔陈红亮说:“侄子,你那个哥哥,我是指望不上了,就看你的啦。”

    三叔陈红志说:“我比你二叔还惨,你三婶又和我吵架了。要不是你,你三婶还不回来呢。我就靠你了。”

    “你三叔能不能说话大声点,就看你的啦,”

    陈世阔连连保证道,

    陈世阔也清楚二叔和三叔心情确实着急,但也要慢慢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分的多了,后面就不好安排了。

    只能慢慢的加。这样比较稳妥点。

    越加越能导致家庭不和,现在这事,不和小姑说清楚。

    小姑肯定生气,只能到小李庄给他安排了。

    还有大姐,哪怕大姐不说话,保不齐其他人不说啊。

    这都是要处理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问题,掩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