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年研究,三年模拟开始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时机

    大火塘燃得极烈,火焰高足有丈许,照得整个广场都有如白昼。

    此时广场上有百十号人,与清张村户口的数量相差无几,应是全村老少都在这儿了。王钺一眼望去,村里的乡亲们在广场上被人摆成了四个同心圆,大多数都伏倒在地,双手双脚都被缚住,生死不知。

    广场上的“人圈”之中,仅有两三人仍坐着。只是他们此刻都面朝火塘,王钺从他们身后看去,一时分不清是谁。

    其中一人坐在最内圈中,距火塘不过一丈之远,从后看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老人此时似乎正在向火塘说着什么话,他听到响动,立时回头,王钺认出了,正是张煜。

    张煜双手双脚都被缚住,整个人委顿坐于地上。他面容愁苦,须发枯白如杂草,颤颤巍巍地犹如风中残烛。

    张煜见中年男子从黑暗中缓步走来,忙将身子挪了挪,颤声道:“尊驾,尊驾是何等的仙人,若是找老夫我……有仇有怨,我自一并应承了,何必牵连……”

    老人正说着,突得眼角一跳,竟瞧见王钺也随此人走来。他顿了一顿,年老的喉咙竟更提高了一个嗓门:“何必牵连无辜百姓!”

    中年男子并不接话,只是朝广场中央走去。王钺随他走过最外侧的人圈,打眼看去,这一圈中都是村里熟识的孩童,此时尽皆伏倒在地。好在孩子们胸腹一起一伏,有个小的还在吧唧嘴说梦话,像只是睡着了。

    “前辈!”

    王钺穿过孩童,随中年男子走到第二个人圈处。他见此圈中人又有不同,多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年,也都躺倒在地,只有一人例外。

    这人身着苍色道袍,头上用墨玉簪子简单扎起,但已有些散乱。旁边的地上落着两把长剑,一柄剑鞘玉白,其中剑刃不知去向;一柄剑鞘红紫,剑刃还安在鞘中。

    此人声音依旧清越而独特,只是气息极为紊乱,却不影响王钺辨认,正是卫承靖。

    卫承靖喊了那中年男子一声,又道:“前辈何等高人,何必拿这些老弱妇孺出气?若是传将出去,不怕会堕了前辈好汉的名声吗?!”

    话音未落,不知是被卫承靖说动了还是怎地,那中年男子停住脚步,回头指了指王钺,说道:“小子,你坐她旁边。”

    王钺愣了一愣,不知他是何用意。那男子用手朝他压了压,示意赶紧坐下,随后背着手在卫承靖旁走了个来回,神态、语气好似在拉家常:“卫承靖,横元山第七十二代弟子。其父卫虚真,乃是当代横元山卫天师的胞弟。”

    “卫承靖天资聪慧,二九之龄登横原山两界关门,箓试初定即为明净破境。泰和十年,卫承靖于横原山罗天授箓大醮上,酣战天下青年英才,以双十之龄夺下大比甲科第一组的名次,一时风光无两。两年后,更是以不到廿三的年纪,一举晋升行炁正境,为横元山年轻一辈之中的翘楚人物。”

    那男子又转了圈,笑道:“卫承靖此次本为下山历练,却在半路接到横元山法旨,要其与朝廷特使,术务省术法司主管管轶共同勘查上叶山庄灭门案,并赐小故事符一张,允其便宜行事。”

    “尊驾是从何处……”

    卫承靖听了那中年男子的话,竟愣了一愣,片刻后,她正要发问,但又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一般,硬生生将后半截话吞进了肚里。她的脸方才就一片煞白,这时更是像是被寒霜铺了面,不见半点血色。

    卫承靖将头撇向一边,却正好瞧见王钺坐了过来。她张了张嘴,似是欲言又止,但最终也只道出一声叹息,幽幽道:“小兄弟,你该听我的,不该来的……”

    那男子说完卫承靖的来历,似是高兴,哈哈笑了两声,然后继续朝内圈走去。这一圈地上之人的年纪又更大了些,多是王钺的叔伯辈。

    男子迈过这层“人圈”时,有意瞥了瞥其中躺在地上的一人。但接着却像是没什么兴致一般,随口说道:“管轶,入道十七年,行炁侧境修为。可怜一朝廷鹰犬,终日谨小慎微,不一样落得今日这般下场。”

    王钺此时方知,原来管轶也在这“人圈”之中,只是这位大人竟如其他乡民一般躺在地上,不知是晕了还是死了。

    终于,中年男子走到了火塘旁,他转过身来,朝着坐在最内侧“人圈”之中的张煜拱了拱手,笑道:“张煜,泊南道书院教习,曾官至泊南院副山长。其人虽在术道一途上造诣不深,但教书育人五十余载,桃李可谓满天下!”

    男子朝张煜俯下身子,盯着他那张苍老的脸:“开乾九年八月十五,朝廷术务省术谳司郎中,‘冰戟霜刃’张瑾元,携手三山高手,围杀圣教妙火使于琅琊上饶之野。”

    他的脸与张煜越来越近,几乎要凑到一起:“如果我没说错的话,煜翁,张瑾元,他是你亲手养大,又亲手教出的好徒弟吧?”

    “你是为瑾元而来?”张煜声音颤了颤,“也是,你们兴师动众地,难道是为了我一个散了功、快入土的老头子不成?”

    张煜的话中带了几份自嘲,但又马上急道:“但你们……咳咳……你们实是找错人了,自十年前瑾元入灵境寻求术道突破以来,我便再也未见过他,更不知道他的下落!况且这些村民……这些村民连‘冰戟霜刃’是个什么都不知道,尊驾何必为难他们呢?”

    “呵呵,煜翁多虑了。”那中年男子起的身来,转过身去望着火塘中的烈烈大火,仿佛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用某种奇特的语调吟唱:“明光未照我魂兮,生有何欢?明光既濯我魄兮,死亦何苦?”

    他唱了两句,转身对场中坐着的几人说道:“前任妙火使既遭逢此劫难,说明彼时尚不是高天上大明尊皇帝降世的契机,而妙火也借此回归了皇帝的怀抱,我们是不记恨的。”

    男子举起了双臂,像是欢迎谁一般:“就像这芸芸众生,都是要回归皇帝的怀抱的,只是时机不同。”

    “而你们的时机,就在今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