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做皇帝
繁体版

第三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陈贵的野望

    陈贵,本名陈黑狗,成都附近一个佃农的儿子。

    伴随着应昭控制蜀州,完成了改制,大量的佃农被分配了土地,陈贵家里终于有了存粮,他爹也花了三十几斤的稻子,给陈贵在城里找了一个算命巫师,取了一个大名。

    名字一取,日子越发的红火起来。

    陈贵也当了农兵,并且一路高升入了常备兵预备役,直到应昭开启东征。

    吃了几年皇粮的陈贵,成了伍长,管着四个人。

    他们跟着本排,一路抵达了荆门附近。

    然后因为不熟悉本地地形,跟大部队失散了。

    “伍长,咋办?”

    躲在林子中,吃着干粮烤着篝火的兵卒看向陈贵。

    虽说他们也算是训练了多年,可是真正上战场的次数实在有限。

    五个人还跟大部队失散了,手中的干粮只够吃五天,剩下的补给多在排的后勤管理上,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撤退回最近的据点,然后接受重编,临时补充到缺员的部队中。

    二,找到失散的番号。

    但谈何容易!

    毕竟自家部队机动性太高,并且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也没人清楚上边的排长有什么打算。

    想要找他们,或许就在这一夜,大部队已经离开了荆门地界,往不知名的地方去了。

    陈贵盯着燃烧的柴火,不断的权衡方向。

    作为伍长,他也是有接受教育的。

    应昭为了普及《大同书》,一切都是为了防止世家反扑。

    代价自然是花销巨大,但好在军中的人,不需要学习太多的内容,只需要通读和识字,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独立思考。

    陈贵虽然识字不多,但《大同书》里的道理,他却也认识不少。

    眼下和大部队失散,稳妥的办法自然是回据点。

    但回了据点,他们的想要立功,就会变得被动起来。

    一旦被动,别的弟兄们往上爬了,混好了,家里降租了,传回去还可能被笑。

    所以犹豫再三,陈贵喊来所有人问道:“现在,要根据上边的指挥框架,来发动咱们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不是强制的。你们是决定撤往据点,被动的接受战争,还是主动获取战功?”

    “这个……自然是能获得战功最好了。”

    其他四个家伙也都不想这么早回去。

    丢人是一方面,而是撤往据点,真的会很被动。

    “那行,我们现在荆门县外。这附近有几个大营,之前路过的时候排长和宣抚使他们探查了一下,说是城里那个叫做高欢的将军,夺了兵权,杀了不少人。这样就导致了他需要时间整编部曲。既然是整编部曲,就意味着他对荆门四周乡村的控制力不足。”

    陈贵按照他走过的记忆画了一下地图,然后指着西北方向的山区说:“这里,是我军行动的重要途经之地,但是因为险要之地很少,所以一直没有安然的办法设立据点。”

    “我们现在这里(今荆门城顶西北白果树沟)。方才我们迷路,张望四周的时候,发现西北方向,有一座庙宇,山下有附近有林子和村落。这些村落,十之八九是隐户们的土地。决策村落的运转,应该就是各村的村佬们。”

    陈贵家是佃户出身,但老爷们喜欢庇护隐户村,对于这些黑户多有敲诈,他年少之时,也给地主老爷打短工时,就曾经见过隐户村的村佬和地主老爷们交易,联手压榨同族之人。

    所以他打算扯一张大虎皮,搞一个大事。

    “所以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们先去打这座庙,抢下来之后,让那些僧道给我们开路,去给宣传承禅皇爷的《大同书》并且分田均地。

    这样一来,这些村佬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利益损害,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把我们赶走。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杀村佬,不服的都杀了。

    吓他们!

    他们打不过我们的话,就会找外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到荆门城里的高欢,将我们只有的消息告诉高欢。”

    陈贵笑了笑:“我们人少,不怕。高欢军一来,我们就溜,走之前,高欢军一定会祸害本地人。就算不祸害,也无所谓,我们只要收拢一批人,编练出农兵,以这庙为据点,变相订下一颗钉子。

    高欢一定会想办法拔掉我们。不然等我们成型,附近就会有大量的兵马聚集。

    就算威胁不了高欢,也会让他受到各种骚扰。”

    “这样……真的可以吗?”还是有怀疑的声音。

    陈贵并不在意质疑,毕竟干系性命安全,而是耐心解释:“你忘了,这是战争。上边那位陈将军,给我们很大自主权利。我们既然没办法直接参与进荆门的战争,那就打外围和巩固道路。打通了这个据点,排长那边要是失利,撤退回来的时候,也能有一个落脚点。”

    “一个据点的存在,能成为中转站和医疗站,而且山沟沟的,高欢能不能派来人还两说。就算有,也得先查我们的底细,十天半个月的功夫,足够我们扫掉几个顽固据点,改革土地。到时候朝廷表功,咱们也算编户齐民,维护一方,横竖也是点功劳。要是真的将决战地点拉到山下,那咱们可就赚大了!”

    陈贵想要弄点主动权在手。

    多少也是个有野心的家伙。

    众人思考一阵,也纷纷点头。

    因为这算是最好的选择。

    要是高欢不上当,那就不用管了,将土地分完之后,他们再离开投奔据点或者其他编队,一起赚功劳就是。

    反正是集体功制度了,首级论功的制度,在常备军里头是没有的。

    只有农兵才会执行这套制度。

    五个人一拍即合,然后吃了干粮,就往人烟方向去了。

    两天后,五个人出现在了一座,山神庙前。

    这里的庙,是附近村人搭建的小庙,小到仿佛一个普通人居住的屋舍。

    里头,生活了五个人。

    “几……几位是……”

    正准备出门打水的道人,看到陈贵一行人,吓得有点腿软。

    他从太宗乾明元年末就避祸山间了,如今七十又六了,又一次看到了当朝的军兵,可能还是溃兵,不由得瑟瑟发抖起来。

    溃兵啊!

    怎么这么惨!

    “老道长且放心,我们乃是承禅皇帝的兵,并不是溃兵,而是前来按律,清查山中隐户的好人。这天下,乃是承禅爷的天下,皇爷仁爱百姓,凡是中稻麦粟菽等主粮者,三十税一。我们啊,是过来宣传政策的。”

    陈贵笑吟吟的打量了一下山神庙:“还有一点,就是皇爷设了僧道寺,总管天下僧道,往后要当道士或者和尚,得有度牒,没有度牒一律算民户。所以,你们这里有多少地?多少人,多少户?全部按户口来分。不够分的可以随我们出山,安置于外边。”

    “这……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