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做皇帝
繁体版

第一百七十二章 都是心眼和发现工布

    逻些城。

    这里只剩下几千个老人孩子正在挣扎。

    尔朱荣离开之前,只给了他们七天的粮食。

    但是,哪怕有七天的粮食,高原上的通行速度再快,赤德托赞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在第七天就赶来。

    省吃俭用了十天,粮食还是耗干净了。

    看着不少嗷嗷待哺婴孩,有些老者忍不住落泪。

    若不是跟吐谷浑人结盟,又怎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尔朱荣他们在逻些城处理牛羊的时间,也没少跟这群人有意无意的提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他们当然不是原无故的打这里,纯粹是因为某些不知所谓的人,居然敢收留与他们敌对的人。

    就这样,老人们将愤怒全部记了下来。

    “在这!找到了!”

    一个老人抓着一把虫草,喜极而泣:“总算有点吃的了。”

    他们拿到河边洗干净,然后煮水煮得稀烂,吹凉了点开始喂孩子。

    没办法,半大的孩子,指望他们能自己吃东西?

    想什么呢?

    尔朱荣他们是只带走青壮和牛羊马匹,剩下的一丁点都没有给他们留。

    有些人找到了食物,有些则是沦为高原狼的食物,更有甚者干脆就是包庇在高原之上,随后被秃鹫天葬。

    不管结局如何,他们对于赤德托赞的怒火,已经快要压不住了。

    “来人了!终于看到人了!”

    “是嘉措!”

    “是尼玛!”

    老人们看着冲进来的吐蕃部落族人,跟孩子一样兴奋的又蹦又跳。

    就在他们担忧饿死的时候,终于……终于看到了族人!

    “阿帕!”

    “阿吉!”

    见到了父母的,相拥而泣,没有见到的则是孤独寻找自家的家人。

    “尼玛,你见到我阿帕了吗?”

    “他……他被掳走了,他年纪比较小,高原下边的人说要在客木建城,就把他们带到客木去了。”

    “客木?”

    “怎么会!”

    几家欢喜几家愁,而赤德托赞却没有心思管下边到底怎么了,而是在看目光所及之处,除了牛羊骨架,就再也看不到多余的肉块。

    甚至可以说,一块都没有了。

    就连牛羊肉的骨头,也被煮过了好几遍。

    当然不是尔朱荣他们煮的,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但三天饿了还好几顿的吐蕃老人,可就需要这些了。

    “孩子他们还给我们留下了。”壮年们看着各家的孩子,一个个都忍不住落泪。

    “都是赤德托赞干的!要不是他犯蠢,岂能让我们被汤国进攻!”

    “没错,人家汤国人上高原来,就是因为吐谷浑部落抢劫了他们在通天河和甘孜郡的土地,彻底激怒了他们。”

    老人们从晚辈手里拿到了点食物,吃完之后,一个个恢复了气力,开始痛斥赤德托赞的混账行为。

    本来还在苦恼食物都没有的他,下意识的就要拔刀。

    但好在亲卫眼疾手快,连忙捂住他的嘴加按住他的刀:“赞普,咱们就剩下这些族人了啊!”

    “是啊!赞普,如果再死了人,这些汉子就算不叛乱,等待我们的还有赤扎邦赞那边的战士。他们可都是精锐啊!”

    亲卫们看得很清楚。

    安排赤德托赞过来,是好心?

    赤扎邦赞的儿子虽然也在这里,可是一个病倒,两个浑浑噩噩,最年长的几个全部被抓走去当苦力了。

    你说你儿子全部带出来了,那我儿子你一个都不带来,现在让你去善后是让你弥补吗?

    不,是出现特殊情况,拿你祭天呢!

    兄弟俩的斗法一直都很阴狠。

    毕竟吐蕃就这么大,分裂了就真的分裂了。

    而这次赤德托赞丢了部落,剩下的老人又自然而然恨上了赤德托赞,等于将他彻底跟未来的实权驱离。

    那么如今的吐蕃部落,就是赤扎邦赞说的算。

    不想被祭天,就得闭嘴,认打认罚认挨骂。

    一侧的三藏法师,目睹了一切,也是忍不住一阵摇头。

    执念……

    全是执念哟!

    看着赤德托赞忍下来了。

    然后他来找自己:“大师,接下来就靠你了。”

    “阿弥陀佛,赞普心忧族人,定然会被族人所了解的。”

    三藏法师劝了一句,接着开始拿出法器,然后敲动金锣,开始吟诵往生经文。

    “这里怎么会有和尚?就是因为他们才引来了吐谷浑!驱逐他们啊!”

    几个偏激的老人大怒。

    “我们要请雍仲苯教的大师……”

    “这位是赤扎邦赞请来的。”赤德托赞让手下去说。

    瞬间,几个再偏激的老头,也只能作罢。

    相较于不靠谱的赤德托赞,赤扎邦赞确实很有实力。

    三藏大师正在做法事。

    客木那边却爆发一场追逃。

    尔朱荣后边才下,但就要抵达客木的时候,正巧撞见迷路回来,迁徙部落就要离开的慕容慕利延。

    双方就在客木草原上厮杀了起来。

    慕容慕利延用了一万多的部落人充当断后,强行顶住了大军。

    最终,又因为骚扰和山路的不通畅,让尔朱荣只能无奈的撤回客木。

    一场历时三天的追杀宣告段落之后,尔朱荣就跟副将来探查附近山形走势,发现客木明显就更适合做前线,并且越过客木就是工布(林芝)和逻些。

    这几块地都有适合耕种的地方,完美契合开发的要点。

    只要能耕种,汉人就有办法加速落地。

    其中工布,是在撤回来的时候,尔朱荣误打误撞撞见的。

    这里有一个叫工布的部落,是典型的汉羌面貌,就是略黑,人口只有三千左右,栖息在一处比较隐蔽的山谷里耕种。

    是真的刀耕火种的那种。

    并不是游牧民族。

    也是看到了这个部落,尔朱荣才发觉原来高原这种地方,居然还能耕种。

    跟这个部落聊过之后,才知道他们隐居这里将近三千多年了,要不是因为地震山崩露出了缺口,只怕没人知道这里还有部落。

    因此尔朱荣觉得有必要跟应昭汇报一下,将客木、工布、逻些三地连城一片,优先开发这里,再缓步朝着北面接洽。

    另外可以安排商队和死囚来高原探险。

    只要找到前往河湟的高原通道,回来不仅免除死罪,还给奖赏,甚至未来专门负责探险事宜。

    这种事情,应昭在草原探路的时候没少干,有专门负责探险的死囚队。

    当然,这些死囚很多只能说都是无辜的人,因为花不起钱来忽略地方官,以至于他们被地方官判处了死刑。

    因为北伐战争的需要,这群人就被死刑缓刑,只有建立功勋才有资格活下来。

    为了加速获得情报,应昭大规模的撒网,这些死囚只要有一个带回来结果,不仅免罪还重赏。

    当然真正穷凶极恶的人,都是充当敢死队的,大底这项政策只适合死缓人群。

    封建时代,没有办法的事情。

    总之,性价比高就得用,人治社会又不是法治社会,真的安排一堆专业探险队,得花多少钱啊?

    不划算。

    尔朱荣见到林平和,说了工布的事情之后,对方也觉得如果有一块可以耕种的地方当城市,对于西拓草场还是很有帮助的,于是两人联名署了一本奏章,请求将西边划入他们龙甘军区管辖,将前线朝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