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做皇帝
繁体版

第两百二十七章 万寿节(下)

    晚宴。

    应昭换了甲胄,也给自己换了一件新的衮服,然后前往宴会厅。

    成都的行宫,直到现在只完成了一座上朝、请宴的宫殿。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座宫殿依旧威严无比。

    被带到了贡礼区的金原宗,抬头看着眼前巍峨的宫殿,忍不住心生恐惧。

    此时,作为东边大区的一哥,哪怕是已经分裂的感觉,应昭治下的工部、礼部,还是按照礼制,修建起了这座名叫文昌的大殿。

    文昌殿是按照皇宫规格来的,连同御道、台基加一块,为四十九米。

    选用的木材是从长安运来的。

    也就是十年前,作为皇帝的应玄打算给自己修个大园子,命人从滇州运来了大量的金丝楠木。

    不过园子没来得及建,因为没钱了,要打仗,只能搁置。

    木料一直堆在长安。

    这一次就被应昭直接顺手扒拉进来成都了。

    不然再去砍伐,那得好几年时间。

    有了现成的木料,这座文昌殿,自然修的恢宏霸气,金原宗别说见过了,就是听都会腿软。

    这一次亲自一看,更是要喘不过气来了。

    他当时到底是何等的愚蠢,这才有了想要抵挡天朝上国的混账想法?

    活该被灭啊!

    群臣也是第一次见。

    这么高的宫殿,比长安的主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种震撼感,萦绕着诸多的人。

    还有一些刚刚抵达的诸夏别种的朝贡使者。

    面子,很大!

    “诸位,请!”

    司礼太监药影出来,开始引导接下来的礼仪。

    这件事情本该陶太监来做,但陶太监毕竟是应昭身边的老人,年纪也大了,也就丢给了司礼监来处理。

    至于药影,他是少年军出身,别人是摔胳膊断腿,但他却被奔驰的战马直接踩得血肉模糊,命是救下来了,但传宗接代也是告吹了。

    后来他就自告奋勇的入了宫,反正也没别的念想了,就想着帮应昭分忧了。

    应昭也允了,这也算是安排再就业吧。

    影这个名字也是自己给取的。

    因为,药影很高,足足一米八六,若是穿上靴子和铠甲,随便一罩,在战场上他就是自己的替身。

    对于这个高大的太监,矮小的金原宗都瞪大了眼睛,感觉不可思议。

    这……连太监都这么高大吗?

    “药太监,陛下可曾来了?”

    跟着药影往里面走,马宁赶紧凑上来问。

    药影笑着,“陛下还未至,不过也快了,今夜诸位可得好好的祝寿,这也是表明心意的机会。”

    “是是是!明白!”

    马宁拱手之后退回来,对于眼前这位太监他也没小瞧的心思。

    毕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武将出身,要不是伤了那里,未来也都是应昭一朝的元勋。

    这位,或许以后也会有封邑也说不定。

    “如何?”雍啸问,“我方才看外边的贡礼区,九镇总督李作德送来一死一活两个国王,一个国民百万,一个国民三十万,虽然比不得中国,但也非常厉害了。并且,还有一卷平州(辽东半岛到汉四郡的古称,于东汉末年公孙度所创)地图。这位远在天边,却送来如此礼物,咱们这些,只怕逊色不少。”

    “唉,那能如何?谁能想到高句丽说灭就灭?”马宁也是叹了一口气。

    他本以为自己这一次献礼会艳压群芳,结果不想李作德远在东北,愣是送来了好几样效果爆炸的贡礼,成都世家的贡礼只怕是要被比下去了。

    “啧,确实难办。”雍啸挠了挠脸,他是仓部员外郎。

    虽然脾气暴躁了点,但数学还是过得去的,加上他喜欢玩收藏,正好仓部有一门科室专门做藏品分析估价的。

    他以独特和敏锐,成为了这个科室的审计。

    事实上就连雍啸也没想到,他这样的人,居然还有机会成为官员。

    毕竟应昭对于官员的要求,可一点都不低呢!

    “走一步看一步吧!这一次我们几家运气不错,没有子弟贪赃枉法,绝大部分还是牵扯了陛下麾下的军伍之人,听说现在这群人全部审判了,余者重新编练成军伍,准备朝着四方增兵了。”

    “我也听说了。”雍啸颔首,“应该会提前安排万人上高原。”

    “是的,高原!那片白雪皑皑之地,现在也是牛羊裕裕之所,最近已经有一些长安来的商人,越过岷山,前往高原订购羊毛了。不少当地的羌人都乐开花了。”

    “那还不是因为长安出了羊毛纺纱机,谁能想到没人要的羊毛也能有一天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雍啸羡慕的说。

    他家之前在岷山边上有不少高山草甸,但后来被他卖掉了,因为他不觉得养牛羊能赚钱。

    但……

    现在羊毛真的赚钱了,让他悔恨得很呢!

    “肃静!入座!”

    交流被打断,药影开始了指挥。

    然后伴随着宏大的声乐,应昭从后方走上来。

    群臣跪坐于地:“臣等,参见陛下!”

    应昭落座,陶太监开始接管礼仪:“山呼!”

    “万岁!”群臣拜伏。

    “山呼!”

    “万岁!”群臣二呼万岁。

    “再山呼!”

    “万万岁!”

    陶太监特地顿了五秒,看向应昭。

    应昭颔首,他才继续道:“入席!”

    “谢陛下!”

    群臣谢过,然后来到了席位上。

    不是椅子,而是蒲团,大家都是跪坐。

    “诸卿,朕今岁十七,本不必如此大张旗鼓的举办万寿节,但眼下时局纷乱,人心难定。这万寿节,不过的话,只怕难以安抚民心。当然,也相信诸卿来时都看到封建定策,虽然是初稿,但接下来的时日,也会逐步完善。如今天下未定,群雄逐鹿,朕希望无论尔等来自何方,立于何地,都不要忘了悬赏既下,只待英雄摘取!”

    应昭举杯。

    才十七岁的他,真的让很多的人都动容了。

    虽然一直听说应昭很年轻,但十七岁……也太年轻过头了!

    不过军中柱国们纷纷举杯:“为陛下贺!为天下贺!祝陛下万寿无疆!”

    “为陛下贺!为天下贺!祝陛下万寿无疆!”

    群臣也随之齐声。

    “好!朕饮此杯,承诸卿贺!也贺我华夏江山,万寿无疆!”

    “干!”

    史官居于屏风之后,看着群臣饮宴,着墨写下:“承禅元年十月初十,万寿宴,群臣贺万寿无疆,帝承之,亦贺华夏江山万年……进而歌舞雅乐,共朝万年。又过半,群臣贡礼。”

    “工部侍郎马宁携仓部员外郎啸、礼部员外郎李……等等献南海珊瑚树一株,一落地,光泽盈门,尽如宝气,望之而夺目。”

    “后,又有九镇总督作德朝贡,奉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地图、户籍,计三十五万户,又有高句丽王成河首级,由新罗王原宗献礼献舞,以昌国威!”

    “帝大喜,诏曰:撤辽宁镇为辽州,东极鲸海,南定马訾,北越临海,西至燕山,治辽阳。又设平州,统辖马訾水以南四郡地以及百济、新罗故土,治汉城。并赐金原宗为归忠县子,赐宅第,表户部员外郎,赏赐万金,落籍成都,以彰皇恩,如休屠金氏日磾旧例。”

    史官放下笔,然后在拿起桌边的酒杯,与群臣一同再次举杯:“贺陛下万年!贺华夏万年!”

    “好!哈哈哈!好!今日之后,直至中国鼎立之时,亦要时时拂拭,莫要被污秽沾染,断了前程!”

    应昭笑得很开心,可内心的苦涩,又有几个人能抚慰?

    终究……还是得走出这一步吗?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