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河山永在
繁体版

第七章 就怕突然的关注

    十月二十八。

    大丧之后的第一个常朝。

    天刚曚曚亮,过了金水桥,群臣在奉天门前的广场上整队,按照品阶地位有序的找到自己该站的位置。

    整个过程安静肃穆,整然有序。

    毕竟谁也不想被负责纠察的御史为了这点小事参上一本。

    邝埜紧了紧袖口,免得风从袖口的空隙中灌进衣衫之中。自从上次他穿着单衣在寒风中奔跑后,现在这幅身子格外的怕冷。

    群臣等了一会儿,圣上的御撵才驾临奉天门。

    随后设屏风升座。

    皇帝在奉天门下,群臣在广场之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按照早朝的规矩,先是六部按照吏户礼兵工刑的顺序进行奏报,有事的上前,无事的略过。

    要是圣上主动问另行他论。

    先是吏部尚书郭璡对地方上官职空缺的事情进行了奏报,朱祁镇简单的扫过提上来的名单,因为不涉及重要官职,也都是从科考储备的官员进行递补,所以当场便应了下来。

    轮到户部之时,尚书王佐本无要事可奏。

    倒是朱祁镇主动问道:“王爱卿,户部今年秋税情况如何?”

    朱祁镇还是留了个心眼,那天御前会议他没问,反而隔了数天的今天猛然发问,就是防止有人故意诓骗于他。

    王佐一愣。

    他不明白日子都已经到了冬天,圣上怎么又想起问秋税的事了。

    但是常年身居户部的他,户部的一丁一卯都在脑海中,即使是突然提问也难不住他。

    “禀告圣上,户部今年秋税共收上米22166665.9064石、牛租米谷220.1853石、枣子易米25584.169石、枣株课米2225.6236石、课程苎麻折米57.105石、鱼课米31960.678石、改科丝折米12.5455石,地亩绵花绒246569斤11两6,租丝折银2716.75两,租绢59疋298、租粗麻布2疋06、课程绵布728疋088、租苎布7疋01、绵布128770疋1874租钞18910锭11贯541.5、赁钞3锭25贯871、山租钞3127锭49贯194……”

    整本的账簿就像是全在王佐的脑子中一样,各个品类数量说的精确无比。

    即使没有对账,众人仅是看他自信的样子都已相信了大半。

    “相较前年秋税略有减少。”

    “那现在户部还能拿出的钱粮有多少?”朱祁镇继续追问道。

    王佐听此言,瞬间便明白了圣上的意图,“刨除朝廷必要的开支所需,及补偿去年积压旧账,已所剩无几。”

    “嗯?难道今年的夏税不够填补旧账,还得用秋税填补?”

    “圣上,去年朝廷出兵麓川,粮饷负担影响全国半数省份,导致户部去年的税收整体下滑,不及前年的一大半。再加上重建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所以去年户部亏空巨大。以至于今年填补夏秋两税才堪堪结清赤字。”

    朱祁镇一听这情况,眉头也是紧锁。

    他没想到户部的情况已经如此恶劣,今年的税收几乎无余,稍有动作,还是会继续出现亏空。

    看来麓川这事真的缓缓了。

    “朕知道了,爱卿先且退下吧。”

    王佐悄然的退回到班列,礼部尚书胡濙紧着走出班列。

    “圣上,老臣要奏请圣上控制蒙古部落来京朝贡使臣人数。”

    蒙古的朝贡贸易是太宗皇帝(朱棣,此时还没被大明第一大聪明朱厚熜同志改成祖)的时候便开始了,之后越发完善,甚至成了习惯。

    而对于朝贡,朝廷一直都遵行厚往薄来的原则,以远大于朝贡物品价值的财物、金钱回赐朝贡使者,显示天朝上国财富之盛、国力之强。

    “说来听听。”

    “正统四年之前,蒙古部落朝贡使团还为百人之数,但是四年之后,人数逐年上升,如今甚至已达千人有余。而且之前是一年一次,现在是一年多达四次,蒙古部落简直是把朝贡当成生意,毫无廉耻之心。”

    胡濙年级虽大,但是说话中气十足,即使在空旷的广场上,他的声音也能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朝廷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每次蒙古使团入京,都会回赐大量物品。一等正副使者赏彩缎六表里、绢五匹,正副使之妻赏织金衣一袭、彩缎二表里、绢一匹。其余二等、三等依例减少。每年光是回赐便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蒙古使臣入塞之后,沿途所需衣食、马料等物品,都由沿途州县提供,到京城后居住于会同馆,所有衣食用度也全都由朝廷统一供应。长此以往,只会此消彼长,壮大蒙古部落的实力。”

    胡濙虽说的平静,但是其中的内容却引人深思。

    从前少有人注意这等小事,朝贡本就是臣服之举,彰显的是大明的威严,所以也没人会在意那一丝一毫的得失。

    但是如今有人把这块布掀开之后,人们才看到里面已经是糜烂之极。

    奉天门下的朱祁镇也陷入了考虑。

    此事毕竟已有几十年的传统,不光是蒙古部落适应了这种模式,就连朝廷上也适应了该模式。

    以朝贡贸易换取和平,短期内怎么看都是一种合适的交易。

    只是蒙古使团的人数确实越来越过分,而且还有谎报的情况发生……

    许久过后,朱祁镇依旧为难。

    想了想还是说道:“先整理成奏章交于内阁审议。”

    一时间不好决断的事,就先放一放,等着下次御前会议再商量。

    胡濙点点头,没有再说,他也知道这事不太好办,毕竟前三朝便一直在做的事,突然改变怎么也得给与点时间。

    胡濙刚退下,兵部尚书徐晞本想上前,但是圣上口中突然传出的名字让他又停住了脚步。

    他猛然的向站在他身后的身影看去。

    “兵部右侍郎邝埜何在?”

    听到圣上在叫自己的名字,邝埜猛然一惊,不明所以,连忙出列。

    瞬间无数人的眼神落在了邝埜的身上,有好奇,有羡慕,还有嫉妒,更有不解。

    能被皇帝记住姓名那是天大的机遇。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地方官员没事就写上两篇请安折子。

    不为其他,只是为了在皇帝面前刷个脸熟,等着有岗位空缺的时候也好能想到自己。

    众多感情汇聚到他的身上,让他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邝埜,朕且问你,作为兵部侍郎你对麓川的事情怎么看?”

    众人一听到这个问题,瞬间眼神便又变得幸灾乐祸,谁不知道表面上麓川只是个小地方,但是实际上却是朝中大佬争斗的焦点。

    无论邝埜回答什么都会忍得一方的不满。

    当然也可以不作回答,只不过下场会比回答了更惨。

    邝埜可没时间管别人怎么想,现在他脑子已经疯狂运转,试图寻找解题的关键。

    门下的朱祁镇也不着急,表情略有些玩味的等待着邝埜的回答。

    他想看看这个邝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位列最前面的杨士奇没有丝毫解救之意。

    “圣上,臣接触的信息不多,不敢妄言。但臣认为圣上所说按兵固守必然是有深意,况刚听闻王尚书所说,如今户部捉襟见肘,也映衬了圣上先行决断之英明。”

    听到邝埜的回话,群臣瞬间失去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兴趣。

    说了等于没说,马屁堆积出来的话他们之中随便拎出一个都保准比邝埜说的好,说的自然。

    但要是真让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也都未必能比邝埜想的周全。

    “哈,邝侍郎是个办事的人才。日后要多多留心兵部的事宜,尽量少在其他地方浪费精力。”

    朱祁镇对此很满意,他喜欢这样不问为什么,只闷头办事的臣子。

    少年皇帝就喜欢这种什么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以为他能看透所有人的人心,是真正的真命天子,殊不知褪下那身龙袍,他与那些平民又有何差异?

    说罢朱祁镇摆摆手示意邝埜可以退下了。

    “臣谨遵圣上教诲!”

    退回班里的一瞬间,汗水便浸湿了衣衫,刚刚因为紧张还并无在意,但如今放松下来,邝埜便感觉后背嗖嗖发凉。

    看似毫无杀机的问话,但是里面蕴含的能量是不可想象的。

    接下来工部,刑部都是汇报一些小事,草草过去。

    邝埜本以为大丧过去的第一个早朝就这样在刺激但又平静中过去。

    但是随后都察院的一个出列的身影勾起了邝埜不好的回忆。

    御史陈员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