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能穿越了,修个仙不过分吧
繁体版

第二章 茶铺*看脸*读书人

    想到这里,赵勿用边走边开始观察每一个行人,可惜并没有发现哪个头上有感叹号的。

    这一举动倒是引来了路过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注目,碰到胆大的还会一个媚眼飞回来,甚至往他怀里塞些瓜果,倒是把他弄得个大红脸。

    赵勿用虽然知道自己漂亮,但这些女人也太热情了吧。古代女人不是应该很矜持的吗?

    顺着大路从南走到北大概花了10分钟,可惜一个任务都没接到。原本还想找个酒馆打听一下消息,可是村庄太小,连个酒馆都没有,只在村口找到间茶铺。

    这间茶铺不过是路边的一个棚子,赵勿用花了一个大钱要了碗粗茶,又拿出了干粮和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送的瓜果吃喝起来。

    年节之中,茶铺里没什么客人,茶铺的老板便和赵勿用聊了起来。

    原来这位老板是个孤老,年节中一个人在家无聊,索性继续出来摆摊。

    在老板口中得知,此地叫做双溪村。因村子东西两边的两条小溪得名,两条小溪再到下游十七八里便归入了碧水河,在那里有座碧水镇,算是离这里最近的城镇了。

    赵勿用也是怕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只是问了些地理之类的情况便打住了。不过这小地方实在太小,得到的几个地名都没有听过,根本没有用处。

    在茶铺泡了一下午,天也逐渐暗了下来。想到再去客栈又要花二十钱,赵勿用决定随便找个地方将就一晚。想起小说中常有夜宿土地庙的桥段,便开口问道:“老板。不知此地可有土地庙啊?”

    “不是我自夸。本村的土地可灵验了,丰收、生子都是有求必应,便是在村南头。”

    “正要去看看。多谢了。”赵勿用嘴上说谢谢,心里却想,“丰收、生子?和我有什么关系。不过是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罢了。只是,之前路过村南头时,好像并没看见有土地庙呀。”

    怀着疑问到了村南头,赵勿用总算知道了原因。村里的土地庙不过是树下的一个神龛,也就是矮柜大小。香火倒是挺旺,香烛、糕点都堆到外面了。

    夜宿土地庙的计划落空,赵勿用摇了摇头,却发现神龛旁插了块牌子,上面写着“线香一炷三十钱,投钱自取”,再旁边的架子上还放了一堆线香。

    就在这时,视线下面那个系统又有反应,打开一看:

    任务:心诚则灵

    任务要求:30钱

    任务奖励:随机

    任务介绍:给土地上炷香,这是一个看脸的任务。

    看了看钱袋里的29个铜板,赵勿用感觉到了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还让不让人好好穿越了。

    这时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赵勿用看看左右无人,心中暗想:“这是我发现的第一个任务,怎么着也要先做了吧。反正也没其他人,直接拿香点就是了。”

    想到这里赵勿用伸手往线香抓去。只是还没碰到线香,心中突然一阵悸动。冥冥中有一种感觉,如果这么干的话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就这样僵持了半分钟,还是叹了口气道:“哎,算了。认怂保平安。”

    一阵寒风吹过,又带走了赵勿用身上的一丝热量。他不禁打了个哆嗦,把双手插到咯吱窝里蹲在路边,正看到路对面的墙角蹲着一条野狗,尾巴夹在裆里瑟瑟发抖。

    看到这里赵勿用不禁笑了起来:“哈哈,冻成狗就是这个样子吧。”正笑着,突然发觉自己的处境不正是这个狗样嘛。

    想到这里笑声戛然而止。这地方是不能再呆了,不然非得冻死不可,还是先回客栈保住狗命再说。

    此时外面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了,赵勿用借着沿街房中透出的少许光亮摸回了客栈。

    客栈早已经上了门板。

    拍开门,小二见到赵勿用去而复返便是一愣,奇怪地问道:“客官怎么又回来啦,可是落下了什么东西”

    赵勿用有些尴尬,敷衍道:“哎,别提了,再给我开间房。”

    小二刚刚把赵勿用让进客栈,正在柜台写账的老掌柜却说话了:“小郎君留步,可愿听小老儿一言。”

    赵勿用拱手道:“不知掌柜的有何指教”

    掌柜的道:“小老儿姓周乃是本村村长。倒是小郎君,可是从北方来的?”

    赵勿用心中暗道:“我是穿越来的。”口中却只能唯唯诺诺地嗯了一声。正想着接下来该怎么说,那老村长却是打开了话匣子。

    “这就是了,小郎君可是逃难时和家人走散了。哎……也是,现在整个北边都是兵荒马乱的,听说那苻坚已经自称宣武大帝了。哎……自从冉大王去了以后,我们汉人的日子是越发地难过。不知那些胡人会不会打到我们这里。哎……可怜我那老姐姐当初嫁去北方,如今早已断了联系,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老村长一段话连叹了三口气,想来心情十分惆怅。

    赵勿用听了老村长的话后陷入了沉思,苻坚倒是听说过,是两晋时候的人物。这时代可是够乱的,到处打仗,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怎么就穿越到这儿来了呢。

    两晋时期的历史,读书的时候只是一笔带过,但那一场著名的淝水之战还是知道的,应该就在苻坚称帝之后吧。

    老村长后面说的冉大王多半就是那个下了杀胡令的牛人冉闵了。可惜这人死得早,不然倒是要去见见。

    就在赵勿用思索时,老村长招呼道:“小郎君……小郎君?”

    赵勿用这才回过神来,开始编起了瞎话:“哎……在下赵旦。本是个读书人,忽逢大难,逃亡途中和家人走散了。哎……到了此地以后,本想在附近找找同伴,可惜一无所获。哎...在下多年在家研读孔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今四肢不勤,诸事不会。在这乱世,真正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以后定要务本务实,再也不读书了。”好嘛,编个瞎话都要三个叹息,赵勿用也是挺惆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