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以问鼎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别逢

    昭阳陆家,声名远播,即使相隔数重天境,也威名不减,提到这个家族就会联想到一圣四神,绝世风华。

    木老道:“陆家已许多年没有派族中子弟行走天界了。你想要到昭阳天境怕是很难,因为屠维天境的七宗之乱,上四天已有上千年没有和我们联系了。没有天仙之境,想要穿越过战乱四起的屠维天境,其难度不亚于天仙成神。”

    “战乱多久能结束?”陆海楼问道。

    “无人知晓,或许明天,或许明年,或许还要十百上千年。我劝你暂时不要妄图进入屠维天境,否则生死难论,大可以等修成天仙再去。”木老道,他只是好言提醒,不想陆海楼死于非命,修成天仙何其难?陆海楼这辈子都不一定能修成天仙。

    “多谢木老提醒,晚辈知晓了。”陆海楼道。

    “海楼,你还要去吗?不如再过些时间,等有足够的实力再去。”楚狂道。

    “大哥,我已等了很多年,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我的父母或许正在等我,期待着与我见面。”陆海楼道。

    木老给舟公递了一个眼色,舟公将自己的乾坤袋交给陆海楼,道:“这里面有飞鸢和三颗地品仙石,散品仙石无数,足够你使用了。你至少晋入散仙上境,才能驾驭飞鸢,否则仙力不足驱使,容易从空中坠落。”

    “少年志气,父母恩重,不该阻拦,祝你一路顺风。”木老道,“对了,师弟,明日开始我将和楚狂闭关,此次杏华宗的杏坛经会我就不去了,就由你带弟子们前往,讲经论道就由你代替我吧。”

    舟公面露难色,抱怨道:“师兄,我哪有那水平啊?”

    “不要担心,如今的杏坛经会,走个过场罢了。你去那讲讲如何制造船只,就算你是满嘴胡说八道,谅他们也无法分辨。”木老道,“你们出去吧,我要忙了。楚狂,明日清晨到天志阁下等我。”

    舟公为陆海楼和楚狂安排好住处,这才离开。

    夜里,陆海楼和楚狂到门内一座山峰峰顶,喝酒赏月,以解离愁。山顶上月大如斗,远处的山峰反而显得娇小了,几口青叶酒下肚,楚狂问道:“海楼,你说是山大还是月大?”

    “山高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陆海楼道,“这首诗所言我深有同感,山大月小,月大山小,山高月阔,要看我们是从什么角度去看,人眼所见由远近之距,即失真已。”

    “然而我们因为能力不足,不得不暂别。”楚狂再饮一大口酒。

    “今夜望山月,来年月下逢,大哥,等你帮木老完成他的物件,再来找我。”陆海楼道。

    “好,你我更进一壶酒,明日纵使隔山岳,不叫世事两茫茫。”楚狂道。

    陆海楼举起酒壶,一饮而尽,楚狂放声长啸,同样干了壶中酒。

    清晨,天刚蒙蒙亮,陆海楼和百炼即出了天物门的山门。相见欢,离别苦,陆海楼和楚狂相识的这几个月,肝胆相照,患难与共,两人已成为真正的兄弟。

    陆海楼骑上百炼,轻轻抚摸它金色的毛发,道:“又只剩下你我了。”百炼点点头。

    “你们当本尊不存在吗?”黑夜神君不悦道。

    “哦对,还有神君,只剩我们仨相依为命了,哈哈!”陆海楼笑道。

    陆海楼向东南出发,准备先到阿耨达水。一路上青山绿水,花团锦簇,风景宜人,处处生机盎然,时时鸟叫虫鸣。

    一行两月,依旧温度适宜,天朗气清,陆海楼好奇问道:“神君,一路走来柔兆天境四处如春,温暖宜人,全境之内都是如此吗?”

    “柔兆者,意在万物皆生枝布叶也。天境命曰柔兆,当然要配得上这个名字。”黑夜神君道。

    “原来如此。”陆海楼恍然大悟。

    这日,陆海楼终于重新回到阿耨达水边上,前方一座跨越阿耨达水两岸的巨大石桥引起了他的注意。但见那大桥,通体青石,拱立于水面之上,水中只有两根巨型石柱支撑住桥的主体。桥通阿水两岸,长约数百丈,宽逾十丈,高达二十丈,桥下可过行船。

    陆海楼第一次在阿耨达水上看到桥,还是如此巨大壮观的桥,忙骑着百炼上前,靠近时看见桥头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柱桥,天物门造。”几个字。

    “原来这桥就叫两柱桥,也是出自天物门的手笔。”陆海楼道。石碑旁边又立着一块路牌,上面五块牌子,分别写着“天物门”、“杏华宗”、“逍遥洞”、“千识寺”、“仙罚山”,各指向一个方向。写着天物门的牌子指着陆海楼来时的方向,写着杏华宗的牌子指着桥对岸的方向。

    “之前也曾见过这路牌上另外三个门派有人参加云梦仙子的试炼,都是柔兆天境的名门大派。”陆海楼道。

    “陆小友,数月不见,一切可安好?”一道声音飘扬而来,一男子从桥上走下,江风吹袂飘,仪态潇洒脱俗。

    “小子见过仙长。”此人是在云梦泽见过的守护孔凌的地仙,曾和陆海楼并肩作战对付镜梦界中的镜像。

    “怎么不见楚道友,听说他已步入地仙之境?”男子道。

    “楚兄因事去了天物门。仙长怎会在此?”陆海楼问道。

    “我缘何在此?当然是专程在此等候你了。”男子道。

    “等我?”陆海楼疑惑,他们并不能算相识。

    “不错,我奉少主之命邀你前去参加杏坛经会,少主听伊云说你要去昭阳天境,特地让我在此等你。我本以为我会错过,到时不好寻找。想不到才等了数日,你就来了。别再称我为仙长,吾名曾典,直呼吾名无妨。”男子道。

    “曾先生,陆海楼有礼了。”陆海楼也不拘泥,互通姓名,恭敬道,这是他们正式认识。

    曾典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跟我走吧?再过几日杏坛经会就要开始了。”

    “恭敬不如从命,谨遵曾先生安排。”陆海楼道。

    曾典走到陆海楼身前,脚下气流涌动,将两人一兽稳稳托起,腾空而上,飞越桥面,向杏华宗方向快速飞去。

    如同自己腾云驾雾一般,周围景色呼啸而过,风声簌簌,比之乘坐飞鸢更加刺激,“我什么时候也能独自飞行,不枉修仙一场。”陆海楼暗想。

    过了两日,两人一兽抵达杏华宗,杏华宗地处丘陵地带,地势平缓,偶有小山穿插其间,山上大多种着各种各样的杏树。无数的小木屋隐藏在杏树之间,正是杏华宗弟子的居处,和其他宗门不同,杏华宗没有高大华丽的屋宇,给陆海楼的感觉就像是凡界的乡村一般,朴实无华。

    曾典停在一处屋舍前,孔凌和伊云从里面出来,上前笑道:“陆兄,师叔真的接到了你,太让人高兴了,今天是个好日子。”曾典完成任务,行礼离开。

    孔凌道:“楚兄呢?”

    于是陆海楼将伊云走后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伊云笑道:“三年时间换一颗天品仙石,楚兄不亏。”

    “据传天物门掌门木老在研制一件和刀有关的武器,已耗费数百年,他们门内没有擅长用刀的仙者,想必是看中了楚兄于用刀一道的天赋,才让他协助完成。”孔凌知道的信息多,一句话道破其中的玄机,陆海楼这才知晓其中原委。

    “前几日天物门的舟公带门内弟子已到,却不曾听他提起楚兄。”伊云道。

    “师弟,人家为什么要和你说啊?快点去取我珍藏的杏花仙酿来,今晚我要和陆兄不醉不归。”孔凌道。

    “我哪知道你的杏花仙酿藏在哪里啊?我都没喝过!”伊云叫道。

    “屋前树下,掘地三尺,杏花仙酿,四野飘香。”孔凌留下一句话给伊云,领着陆海楼进入屋内攀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