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从收养小姑妈开始
繁体版

第12章:观风小区【选择性阅读】(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票)

    “行了,这件事,我会处理。”

    “你看刘队都来了,肯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社主任领导架子,一旁的公安厅刘队说道:“希望大家配合我们一下。”

    众人跟着一名片警去做笔录,房间里只剩下社主任、刘队、邓云旗三人。

    见众人都走了,邓云旗被烤在椅子上,“给我爸一个面子,放了我。”

    “你怎么搞的?把事情弄的这么打?”

    供销社社主任看着低头沮丧如丧家之犬的邓云旗,冷冷的说道,“你就不能给你爹少惹点麻烦?”

    “我被人阴了。”邓云旗把自己的猜测结合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如果是平时他自然要给他一个面子,这件事闹的这么大,百姓还受伤了。

    你都说别人是有备而来,搞不清楚目的,社主任没有表态。

    “第一,刘队在这里,你回警卫局说去。”

    “第二,这里打坏的东西,你要照价赔偿,都是公家的。”

    “第三,我也是公职人员,希望你能清白,我也只听你一面之词。”

    供销社是50年,由国务院直接创办和领导,社主是任国营单位的事业编制。

    县级供销社由县政府和上级供销社双层领导。

    供销社社主任的主管部门是由县政府和上级供销社厅局级干部双重任命。

    供销社社主任仿佛听不懂,这小子脑袋里面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吗?

    是不是没听清楚我说的话,没理解到,于是补充道:

    “你爸初来乍到隆和县,你作为他的儿子。”

    供销社社主任对着刘队提醒道:“群众才是根本。”

    刘队点头。

    社主任说道:“82年供销社改革,我这个供销社社主任当干粮啊,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事。”

    82年的明文白章明确供销社改革——是由国营改为集体、官办改为民办,摘掉“官帽”、脱去“官服”。

    重新转回到社员群众自己身边,恢复供销社的合作商业性质,使供销社成为代表群众利益的集体经营的独立单位。

    但文件里也说明了供销社原有国家干部职工的一切待遇依然按当时现行政策、制度保持不变。

    目前而言,就隆和县来说,他这个供销社社主任这身官服还在,还是编制单位里。

    “听组织安排,咱们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刘队呵呵一笑,不搭话,“那我就先忙了,走了。”

    …………

    “行,笔录已经做完了,你们好好休息。有需要你们,希望你能配合。”一名警察合上记录本,离开了医院。

    “好的,辛苦了警厅同志了。”

    三分钟后。

    “医生,我兄弟他没事吧?”

    陈阳看着孟寒松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额头上包着白纱布,脸色有点苍白,问道一旁的白大褂医生。

    “没大问题,轻微脑震荡,住几天院就行了。”

    “幸亏他机敏,直到用手挡住卸掉了伤害,听你们说的情况,不好说,但非常危险,头部的大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的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要是真的发生了意外,脑瘫、偏瘫、失忆、智力低下……都有可能,下次打架,最好带个头盔。”

    “你也别担心别人,你腰扭伤,记住不要干体力活。”

    医生嘱咐完医嘱,径直离开。

    “唉呀,没多大事,以前走货的时候,遇到别人拿刀拦路的,我都没怕,只不过被铁锹拍了一下,没多大事。”孟寒松摆手一笑。

    “是啊……别人都只想打赢,敲一笔好处,都只是求财,也没想把人弄死啊,你看今天那小子,上来就是奔着人命去的,这能一样吗?”陈阳愤然道。

    “唉……行了,没多大事儿,那小子谁啊?”孟寒松问向裘燕,见她又准备哭,立马打断:“祖奶奶,你别哭了,我生平最怕女人哭,我又不会哄女孩,祖奶奶,你饶了我吧。”

    裘燕看到他滑稽的动作,噗嗤一声,破涕为笑,“他啊,咱们县长的儿子。”

    孟寒松深色严肃,问向陈砚知:“不会有事吧,咱们不是把他打成这个样子,县长会不会找我们麻烦?”

    张淮波也表情凝重,自古民不与官斗,他也没想到会把县长的公子打了。

    “没事,咱们占理,谁叫他欺负咱们裘燕的,他要是敢对付我们,把兄弟们天天拉横幅,搞舆论压力,没理还闹三分了,更何况我们有理。”

    “我在隆和县,花了这么多钱,养了这么多人,这点小事都不能替我说上话。我要是不好过,那就三个县大家都不过了。”

    陈阳无形装逼最为致命,都知道他在吹牛皮,不过他不愿意说出真实目的,他们也懒得问。

    一百多斤的体重,两百斤的心眼子。

    观风小区。

    下午的时候,黄主任回到了家,妻子正在做饭。

    “嗯……你不是吵着要吃山货的,陈砚知这小子给你弄来了。”厨房忙活的妻子走出来,看了一眼竹编筐里的种类繁多。

    “哎,上次吃饭的时候我就提了一嘴,陈砚知这孩子咋记在心上。”

    “这是陈砚知给的喜封,他大哥结婚。”黄主任直接递给了妻子,等她打开,眼睛直直看着手里的大团结。

    “他大哥结婚,为什么要给你喜封?”妻子不解疑问。

    “有一些事,不是非黑即白,这个世界是灰色的。”

    “人呢,除了交心之外,没有好人和坏人,谁是真的好人,谁是真的坏人?”

    “我把陈砚知当弟弟来看,这钱是他的心意,你平时买点猪肉什么的,就用这钱吧。”

    叶小莹看着他说着云里雾里的话,恨不得抽他一巴掌,这是在家。

    黄主任叹息一声,突兀起来一句:“他是个聪明人,有些事不会通过我的手让我进退两难,犯下错误。

    他就像明朝的锦衣卫,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谨慎和性冷。”

    叶小莹摇头,“我只是一个小学老师,不懂你们的弯弯绕绕。

    你又要把他当弟弟,又说这么功利性的话,搞不清楚,还是小孩子单纯。”

    叶小莹作为县里的小学老师,还是觉得孩子开开心心,简简单单。

    她将山货拿进厨房,叶小莹就跑出来,“这里面有一条红塔山和红星二锅头,应该是给你的。”

    突然。

    厨房传来一声惊呼,“哇,老公……你看……海鸥手表,我都没舍得买,要63块了。”

    黄主任没有太多的意外,风淡云轻,“手表里有收据条,你保管好,也别说是陈砚知送的,你就说家里买的。”

    黄叶小莹不解,“为什么,明明就是陈砚知送的。”

    黄主任好笑点了点她的猪脑子,调侃道:“你还是适合当小学老师,你要是说陈砚知送的,就意味着和他扯上了关系。”

    “他不是你弟弟嘛,咋就没关系?”黄叶小莹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