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从收养小姑妈开始
繁体版

第50章:葫芦村小学杜校长

    当走进学校,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小朋友们坐在长板凳神情专注,聚精会神的听着老师讲课,就像一朵朵花儿在被辛勤的园丁浇灌知识的甘露,与外面的蒙蒙夏雨化作一幕每年的插画。

    他们贪念的望着黑板上的知识,特别是朗读,声音脆生生的,琅琅的读书声像音符在跳动,从不大的教室中飞出来。

    当然也有几只小懒虫,望着窗外的山峦发呆,亦或者低着头吃着从家里带来的红薯干。

    陈阳敲了敲门,杜知青抬头发现是陈阳,“请进。”

    “杜老师,你好。”

    “你好。”看到陈阳手里牵着的小女孩,杜知青知道这是送来上学的,终于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看到陈阳咱们这位奋斗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杜知青,心情十分复杂。

    不由得,蓦然开始回首往昔。

    下乡知青的时候作为家里的老三,他内心是不情不愿,但他还是主动请缨,想要一展宏图,反正他无法违抗组织和家里的安排,不如主动一点。

    长途跋涉稀里糊涂的来到葫芦村,还记得那是66年,他曾经也是半大的小伙子,怀揣着希望留在农村,可这里的条件太苦了。

    特别是跟着农户下地锄草,手上都是血泡,一天的劳作半夜睡不着觉,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吃得差,干的累,他何曾受过这样的苦,慢慢心态崩了,对葫芦村的村民态度恶劣。

    呆了一个月终于是忍受不了艰苦的生活,在一天夜里偷跑出去。

    在没有城里的调令和村里的介绍信,压根回不了城,他也知道,跑到荒上野岭去选择内心不甘。

    谁知道,半夜里遇到了跑出来的棕熊,他没办法只能爬树,速度太快了,要看要被棕熊拉下来,自认为要死的时候,一个石头砸到棕熊的头上,那只棕熊调转方向。

    就听到经常跟在他屁股后面问外面世界,说想要出去看看的大面瓜,不知道怎么出现。

    “我去引走熊瞎子,杜大哥快回去。”

    杜知青捡回了一条命,慌不择路回到葫芦村公社,等带人过去找到只剩一只断臂,劫后余生的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面对大面瓜父母的打骂。

    他心里知道,大面瓜就像他的跟屁虫,他大半夜独自来到野外,大面瓜意外出现这里肯定不是巧合。

    大面瓜才只有十二岁,要不是他乱跑,大面瓜肯定不会跟来。

    那段时光,所有人都劝他,这只是一场意外,但他扪心自问,始终过不去这条坎,大大的面瓜脸露着牙齿说“杜大哥,你懂的真多。”依稀在眼前。

    那段时间,杜知青像着了魔,不去下地,天天拿起猎枪要找到那只棕熊,明明没有开过一次枪的人,漫山遍野的跑。

    最后,他仍旧没有找到那头棕熊,或许惨痛的经历才能使人成长,自此以后,他成了一名老师,他的理想是为了祖国培养人才,与其说是他的理想,或许是因为大面瓜说他也想与杜知青一样,去城市里看一看的承诺。

    他留在了贫穷的葫芦村赎罪,虽说最终大面瓜的父母原谅了她,如今大面瓜的兄弟们长大成家,他的侄儿侄女在他手中学习。

    可他仍旧觉得自己做的太少,没能让那位十二岁的少年走出大山,看一看外面繁华的世界。

    至今他自己分不清,到底自己是怀揣梦想来教书,还是为了赎罪,来弥补对大面瓜的希望而教书。

    一呆就是10年,70年和75年接到城里返城的调令,他都拒绝,如今他在这里早就安家落户。

    一开始招收学生不是一帆风顺,大家都觉得读书的时间还不如帮家里干活,读的再好也出不去,主要是家里没钱交学费和粮食。

    哪怕是杜知青跑断腿,要来的几个孩子,没上几天学就回去了,唯一就是老陈家的四个孩子,都在他手上小学毕业,没操过一点心。

    现在教学学院,村小学,镇初中,县高中,省大学,每一级都要考试,不同于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

    80年代孩子上学都早,四五岁就上小学一年级,小5,初3,陈建国初中下学13岁,陈砚知初中下学时也才12岁。

    陈建国下学学厨艺。陈砚知下学就去县城里捞偏门,别看他那时候才12岁,打架斗殴很快小有名气,后来去了特区一年,人不再混吝,说话做事像成年人,手上也变得有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杜知青看来,陈砚知是个喜欢功于心计的人,在他手中读书,他就看出来,这家伙胆子大,为了目的做事不择手段。

    记得还是公社时候,县里组织了一场养猪大赛,谁的猪养的大养的好,就有500块的标兵奖,本意是为了督奖各个生产社加油干努力干,完成县里派发的任务。

    谁知道陈砚知不好好上学,天天半夜里带着小伙伴偷别人的猪草、饲料,还往别人猪食里面放巴豆。

    像比较远的村,就偷生产队的自行车,直接把别人最大的猪杀了,因为远,没有人怀疑有人会无聊跑那么远,只为杀一头猪。

    你下我村猪巴豆,我就下你村猪巴豆,反正被杀猪的公社最惨,没找到幕后黑手,也开始加入了下巴豆的行当,一时间村中兽医和县中兽医,每天下乡治猪。

    那一年,生产力最弱的葫芦村得了头奖,没有人怀疑是葫芦队搞的鬼,因为他们准备下巴豆的时候,发现马文马队长居然把猪放到了人睡的卧室,这怎么下手。

    都认为是葫芦队运气好。

    这件事,马文和杜知青都知道,不是被抓包,而是陈砚知投自行车,腰里别着巴豆在村口被他们两抓包。

    在面对他们两的逼问,陈砚知抵死不从,张口就是我肚子疼,要吃点巴豆去村外拉翔。

    如此别扭的借口,他们是一点都不信,反正陈砚知死不承认。

    最让杜知青大跌眼镜的是,“问他有没有被人发现,其他参与的是不是守口如瓶。”

    陈砚知主打一个一问三不知,转头就找小伙伴让他们不要乱说话。

    这场养猪大赛,自然而然,500块落到了葫芦队。

    通过这件事,陈砚知在他的心中是狡诈的狼狈形象,他在外面坏,不过对村里人非常好,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不过学校招生事上,陈砚知耍了小心机,用欠条这一点来要挟家长,又来一手包了学费和伙食费,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两者取其轻,很快通过全村同意。

    杜知青才能好好地在教育事业上耕耘。

    “杜老师,你发什么呆?”陈阳在他眼前晃了晃手,杜知青神游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