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6:从收养小姑妈开始
繁体版

第92章:试点名额

    “是吗?”邓县抬起二郎腿反问,风轻云淡的脸上潜藏着不信任。

    谋大事者,藏于心,行于事,无论目标大小,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实现,走到临门一脚,陈阳不可能半途而废。

    “天地昭昭。”陈阳违心道,不过很快切入正题,“有了公司,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拉高县里GDP。”

    曲书记一旁说和:“邓县长,县里的繁荣可是与咱们当干部息息相关,一言一行都要慎重考虑和选择。”

    对于曲书记和吕局长,邓县有很大的意见,而且是关于陈砚知的,全县这么多人,为什么非的是他,你们到底看中他什么?

    曲书记他能猜测一点,是看中他这個人和背后潜藏的那些家伙。

    吕局又是为什么?

    想不通,为什么昨天吕局和黄副厂长对他推崇备至,正当他是孙悟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一颗被丢弃的棋子,连入局的资格都没有,何德何能?

    什么齐天大圣,没听说过,小小的弼马温,一个管桃园的猴头,妄想去瑶池赴会,真是做梦……

    “你想开公司?你凭什么?你有什么资格?”

    隆和县除开国营企业,个人公司没有一家,84到86年,哪怕是特区也只开始选择了少数几个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全国的情况而言,这个时期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仍然限于中小型企业,不仅数量很少,分布零散,而且并不是规范的股份制。

    几乎是把陈阳贬低的一文不值,吕梁参与讨论,直接抢过话语权:

    “隆和县经济发展太慢了,陈砚知的提议未尝不可,你看特区和周边的身份,如火如荼的改革,你不羡慕?!

    咱们可以先给他一個试点名额。

    改革春风都吹到南省,估摸最多两年,红头文件会来到咱们西津。”

    邓县没有说话,沉思默想,转头问陈阳道:“你怎么看改革开放?”

    这种大佬的会谈,不能凭口乱说,而且邓县对我意见非常大,羞辱并不感觉,脸不重要,陈阳想了想:

    “财务严重赤字,外债的高压力,不能扩大再生产,造成严重的失业压力,资金和外汇储备不足。

    通过减少外资准入门槛、提供税收优惠等手段,引进外资企业。

    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还促进国际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让中国的国际地位被提高和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

    奠定了中国发展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对于陈阳的一针见血,邓县没有丝毫意外,如果这点见识都没有,开什么公司?

    让我们拿政治前途陪你赌吗?

    “所以这一切是朝有益的方向发展。”

    想到后世,科技大国,五常副本,陈阳点头:“没错。”

    “难道对国内的经济不会造成冲击?”总算是将话语引导回来,见邓县没有继续发难,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不枉同事一场,曲书记接着问了一個刁钻的问题,想听听他未来的远瞻性。

    陈阳回答道:“会被吞噬市场份额,并购国内企业,成为某支柱的寡头,控制价格,收割市场。”

    “有没有办法控制?”

    陈阳摇头,不过还是说道:“中央干预,控制、调控。”

    对于这個话题,陈阳不想深入谈论,大势不可违,资本如果不资本还叫资本吗?

    社畜人,社畜魂,社畜都是人上人。

    改开本来是再走一条未走过的路,资本市场某种程度来讲和分析,大幅度解决了当前再就业的问题。

    带来了经济的滕飞,有钱才有更多的机会发展科技力量,未来中国是超级大国,和中国掰手腕屈指可数。

    一头沉睡的巨龙在逐渐苏醒。

    无法左右局势,这不是邓县该思考的问题,他的政治现在只是县里,未来的规划不急于一时。

    问了一個最直观的问题,“县需要一台发电站。”

    你心里还想着你这台发电机?还是说你想让人知难而图?……曲书记蹙眉。

    “没钱。”我和你好好谈,你出個刁难人的问题给我,陈阳双手一摊,这個条件太苛刻,没政策扶持,你把我买了我也建不起来。

    “我觉得开公司这件事重中之重,还需要认真商榷。”邓县起身准备离开。

    陈阳也不恼怒,已经预料到这种结果,于是说道:“我们葫芦村庄快山体滑坡了,我想邓县体察民情,转移灾民,会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

    你现在走了,恐怕是对他们的不负责,而且,葫芦村的土地、房屋、坟头,都是不可割舍的。

    我不介意帮邓县长说服村民。”

    曲书记和吕局不可置信望着一脸淡定的陈阳,彻底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为了目的什么都敢当筹码。

    已经走到门口的邓县放开了握住门把手的手掌,“你可真不是东西。”

    陈阳继续开口:“改革开放的势头强劲,开公司未来是大势,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劳动就业问题,个人有了收入,减轻了国家负担。

    而且他们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给国家提供税收,增加国家收入。

    为什么要让外企抢占分割市场,而不是咱们打开销路收割资本市场?”

    “你口气真大,我倒是小瞧你了。”

    “过段时间我会带地质学家去葫芦村庄看看。”邓县指了指外面道:“那些商贩的道路市容管理,给我出一個章程文件,工商局周日放假。”

    说要,邓县大步离开,“砰”的一声巨响门被关上。

    “谢谢邓县。”陈阳对着已经关闭的门道谢,继而对着办公室的两位领导:“谢谢曲书记和吕局。”

    “希望你能让县里变得繁荣,不要辜负期望。”曲书记微笑,不过眼中带着一丝探究和内惧。

    “是。”

    “早点把邓县要的材料准备齐全,他给你争取几份试点名额,包括我们……”曲书记浅浅微笑,拍了拍陈阳的肩头,负手离开。

    “我知道,感谢领导赏识,不会辜负期望的。”

    坐在吕梁的摩托车后排,今天的事没有风波,一切水到渠成,陈阳知道背后的人在下场和观望。

    “你为什么不等两年?”吕梁问道,如果他做的是小生意,温饱自足,不会牵扯太深,但陈阳能看到他的野心勃勃,将来和其他龙头打对垒。

    每個人的身份不同,所求不同,各自的立场不同,陈阳不懂吕局为何要这么问?

    是朋友间关心?还是乐乐手术费的报恩?还是厅里的责问?

    “我不喜欢被动等,机会来了,就要争取。”

    “祝你好运,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来和我商量。”对于生意场上的事他没有任何建议,但做生意始终绕不开权力,没有人保驾护航,迟早被其他吃干抹净。

    “胡同小院没有必要存在,你说呢?”

    “再等等吧,县里想要繁荣,离不开胡同小院。”

    “一共三個试点名额,你准备怎么分配?”

    “都是我的?”

    “不然嘞。”

    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陈阳以为这些名额他们会优先他们的亲朋好友,而他只有一個名额,能做的基础产业变得有操作性和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