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矩阵
繁体版

27-b

    第二天一大早,万锋打印了谋划一宿的两份申请:一份作为快递寄往自己的工作单位,另一份则在签名后放在会议桌上,等着叶倩上班后递交脑科医院院长张东辉。两份申请大同小异,都是申请将万锋借调至脑可视实验室以便解决实验所遭遇的问题。两份申请无疑都将获得批准:脑科医院自不必说,张东辉唯恐万锋跑了而将自己留下来收拾如今的一地鸡毛。手上握有万锋,眼前的困境就有突破的希望,即便突破无望,也可将万锋拿来顶罪。如果万锋执意要在“五一”假期结束后返回工作单位,张东辉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而如今这个人质甚至主动提出借调过来,张东辉自觉自己吉人天相。

    至于暂时调离自己所任教的高校,事实上也不过是走一个流程。该完成的教学任务依然得完成,只是上课时间从这个学期移到下一个学期;该完成的科研任务依然得完成,无论在哪儿完成都得清楚地标注作者所在单位的名称;至于重要的行政或者工作会议嘛,实在绕不开的也还是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总而言之,该做的事儿一样不少,但因私借调期间的工资停发。对于这样的申请,单位领导自然不会不允,只是批准申请需要一段时日,搁置一两个星期再做答复以示领导的慎重、无奈和工作繁忙。

    打印并寄出申请之后,万锋给自己的研究团队群发一条消息,简要介绍了所需研究的问题、自己所设计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目标、主要方法和步骤。对此感兴趣的成员有三天时间向所在单位申请学术休假,并安排行程前往东方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第四天和第五天将召开研讨会,同时将安排后期实验。

    与几乎所有的科研团队不同,万锋的研究团队既不隶属于他所工作的高等院校,也不与任何特定的科研部门或是商业机构建立人事关联。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科研团队往往是由本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拼凑若干人等,一间屋子、一块牌子、几张桌子而组成的空壳团队,其成员往往只是在团队成立之日见个面和聊个天,如果能够搞到经费再每年吃个饭,其余的依然照旧,各自回各自的部门,各自上各自的班。这种团队是既无团队也无科研,其意义仅在于为向上汇报和对外宣传贡献一个统计数字。如果真正要想做事,不如找自己名下的研究生,承诺为学生报销一笔买书的经费甚至无需任何承诺,就能以指导为名从任人宰割的学生头脑中掏出自己想要的研究成果。是的,科研任务交给学生去做,教师的工作嘛,主要是创收。

    与上述情形不同,万锋的团队犹如物理学领域内的特种部队,其成员来自国内不同专业的顶级研究机构,每一个成员都是相关专业最具潜力的研究者,他们基于课题所涉及的专业建立组合,以分包的方式进行合作,并在完成各自承包的项目后以各自的名义发表研究成果。由于这些研究者尚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加之万锋所选中的课题往往代表了学科前沿,因而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万锋所发出的集结号往往意味着自己的学术人生即将迎来又一场大丰收。由于一直奋战在各自专业的最前沿,因而与为数众多评上职称后再也无暇思考学术问题甚至拿起书本双眼无法聚焦的教授不同,这个团队的成员所进行的既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是犹如“茶杯中的风暴”似的小题大做,而是针对真实问题的真正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