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从物流开始
繁体版

第八十一章 上门推销

    独江县,某处茶馆。

    “你们知道吗?四海集团这下真的撑不住了!”

    “哎呀兄弟,又是你啊,好久没见你了,怎么样有啥内幕消息跟我们说说?”

    “都不算啥内幕消息了,他们收购那个货运公司,两个月亏了七八百万,那边还在建市场,公司账上的钱都亏没了。这些天都在讨论要不要暂时停发工资度过难关了。”

    “卧槽,这么劲爆?”

    “不过不至于吧,四海集团的郑仁军在县里这么多年,找谁借点钱借不到,至于搞得这么狼狈?”

    “嗨!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些人都是锦上添花的,有谁愿意雪中送炭啊!银行也是一样,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事情干得还少了?”

    “这倒也是,这么说,四海集团真的要出大事了?”

    “可不是么,你想想,两个月时间,里里外外花了三千多万现金了,又没法借钱,他怎么撑过去?但凡有办法,都不至于要从工资上打主意吧?”

    “确实,从工资上打主意,那就是黄土都埋到脖子上了,说暂缓发放的,就没听过一个缓过来的。”

    “咦,兄弟,你怎么对这些事情了解得这么多啊,还拿来跟我们聊?”

    一个哥们忽然好奇地开口,秦淮左面不改色地白了他一眼,眼神微带鄙夷,“我说你这人就没有娱乐精神,听个八卦还穷讲究,你当这儿是论文交流会?”

    “就是,咱们谁不是道听途说,东拉西扯的。来来来,抽根烟。”

    .......

    四海集团。

    自打这栋“雄伟”的大楼建成以来,干净高端的办公环境,一直是四海集团员工们引以为豪的东西。

    就连原本在老地方满口脏话,随地吐痰的糙汉子来了这儿,也下意识地变得有素质了些,虽然不多。

    但今天的四海集团里,却弥漫着一股压抑低沉的气氛。

    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没有了一阵阵的高谈阔论,就好像班主任坐镇的教室,又好似领导视察的现场。

    公司的领导们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也知道这会儿应该出来稳定军心,但问题是,他们也在嘀咕,暂缓发放工资的事情是真的吗?

    虽然说起来,这么大的事,如果他们身为公司中高层都不知道,能传得沸沸扬扬确实不大可能,但是上次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他们都以为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中伤,没想到自家老板亲自证实了。

    更何况,上次真就有个傻子提议了这事儿。

    于是,今天郑家那些安插在公司的亲戚们,身边都围着了些有意无意打探消息的人。

    直接去问郑总的心他们没有,但怂恿这些七大姑八大姨去问问郑总的心,不仅有,还很大。

    几个亲戚也琢磨着不大行,自己来这儿是来享福的,不是来替你们父子俩打工的,怎么还能不发工资呢,还真就有两三个去问了郑仁军。

    不出意外地被一顿痛骂,赶了出来。

    “都他妈些什么玩意儿!”

    郑仁军忍不住抓起笔筒朝着关上的房门扔去,砸在门板上,散落得四处都是。

    他最近的脾气是越来越暴躁了。

    房门被人轻轻敲响,办公室主任走了进来,瞧见地上的情况,吓了一跳,默默蹲下收好,若无其事地放在郑仁军的办公桌上,“郑总,有人拜访。”

    郑仁军挑了挑眉,这倒稀奇,最近就连好些老朋友都避他如蛇蝎,还能有人登门拜访。

    “让他......请他进来吧。”

    很快,两个年轻人前后走了进来。

    当先的一个年轻人虽然装得大气,但眼神躲闪、慌乱、气息不稳,满是紧张,显然不是经历过什么大阵仗的,压根就不像是一个公司老板的气度,甚至连一个合格销售都算不上,这让郑仁军心头警惕的同时,又生出了几分凄凉的自怨自艾。

    不知不觉,现在来见自己的都是这样子的人了。

    可惜原本的胡经理已经被郑仁军打发去邻县了,否则他或许还能凭借记忆认出来站在年轻人身后充当小弟的那位,正是当初在法院门口见过一面的刘凯旋。

    “郑总,您好。”

    晃神间,对方已经主动伸出了手。

    郑仁军回过神,脸上堆起熟悉的笑容,邀请对方坐下。

    既然请进来了,他也不会说还摆什么脸色。

    “郑总,我们是众帮科技有限公司的,这是我的名片。”

    郑仁军伸手接过,皱着眉头疑惑道:“科技公司,这还挺稀奇地啊,你们做什么业务?”

    领头的年轻人笑着道:“郑总,我们主要是做互联网方面业务的。”

    “互联网?什么东西?”郑仁军一头雾水。

    “互联网不是什么东西,哎,就是电脑,您听过吧?”

    “卖电脑的啊?”郑仁军恍然大悟,摆了摆手,将名片放下,“我不需要电脑,用不来那玩意儿。”

    那个年轻人连忙摇头,“那这么说,郑总,您知道比尔盖茨不?”

    “世界首富,谁不知道啊!”

    “我们就是做跟他差不多的事情的。”

    郑仁军瞪大了眼睛,“你们也是那么有钱?”

    “没有没有,嗨......”领头的年轻人挠了挠头,尬住了,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在他身后装随从的刘凯旋小声道:“郑总,小郑总不是出国留过学嘛,他应该知道我们这行。”

    郑仁军颇为不悦,“有什么事,跟我说就行了。”

    “郑总,我们是为了解决您的燃眉之急来的。我们可以给您提供一个办法,让您把散出去的司机有效管理起来。”

    “那个谁,马上把郑副总请过来。”

    很快,郑海元从他的小办公室过来了,瞧见两个年轻人也是一愣,有些搞不清状况。

    “儿子,你来,他们说是什么科技公司卖电脑的,能帮我们忙,你们好好聊聊。”

    面对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郑仁军表现得跟社会上的普通群众没啥两样。

    “小郑总,您好,我们是众帮科技的,这是我的名片,您对互联网应该有所了解吧?”

    郑海元看了一眼名片,众帮科技总经理,法人代表,冯俊华。

    “你们搞网站的?还是搞软件的?”

    “哎哟,郑总这一听就是行家啊!”冯俊华连忙生硬地吹捧起来,“我们现在做了一个车辆管理软件,我想,应该能帮得上贵公司的忙。”

    郑海元眯起眼睛,“你们对我们的情况很了解?”

    冯俊华身子颤了颤,有些结结巴巴地道:“我们做这个软件面向的就是四海集团这样的客户,贵,贵公司又是独江县最大的货运公司,我们肯定要,要了解一下目标客户的情况啊!”

    郑海元翘起二郎腿,“说说吧,你们的软件有什么用?”

    说到专业,冯俊华气势一变,仿佛换了个人,口齿也清楚了,话也流利了。

    “我们的软件主要是通过对每一辆车子加装一个GPS,实现实时定位,并且在软件后台进行实时更新,汇总处理数据,对车辆的轨迹、里程、甚至燃油量等都能有清晰的集中展示。还可以通过预设的程序,很便捷地输入公司对每一辆车子的管理需求,很直观地对多个车辆的车队整体情况进行展示,能够对车辆调度,车辆管理等起到极大的助力。”

    说着冯俊华一伸手,装成助手的刘凯旋立刻从随身的书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电脑递过去。

    “小郑总,您看,这是我们的软件页面,您看,这个是......这个是......我们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

    冯俊华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一旁的郑仁军虽然看不懂电脑,甚至字都认不到多少,但也凑过脑袋,听得津津有味。

    “小郑总,怎么样,这个软件还可以吧?我相信一定能为贵公司车辆管理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一顿介绍,冯俊华自信地看着郑海元。

    “你们这个软件,很一般啊!”

    郑海元翘起二郎腿,点了支烟,微微摇着头。

    “怎么会,我们这是......”

    冯俊华立刻急了,正要开口,一旁的刘凯旋插了句嘴,“郑总,软件确实在初期,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我相信即使现在这样,也能够对贵公司有所助力。如果贵公司能够采用,我们也愿意付出费用上的让步,达成双方的合作。毕竟这对我们都是有利的。”

    郑海元不置可否,“你们打算怎么卖?”

    冯俊华接过话头,“一套软件八十万,外加特制的GPS定位仪,2000一个。”

    “不可能,你们这个价格太高了!”

    这下不用郑海元说话,不懂行的郑仁军都直接拒绝了。

    冯俊华有些怂了,下意识地想看向刘凯旋,生生忍住了,鼓起勇气道:“郑总,这个价格,确实不便宜,但是我觉得并不算特别昂贵吧,尤其是像贵公司的情况,一个月都用不了,省下来的钱就能回本了。”

    郑海元嗤笑一声,“你们不是对我们挺了解的吗?你们没听到外面都在传,我们工资都快付不起了,公司内人心惶惶的吗?”

    冯俊华问道:“那贵公司是真的打算不发工资了吗?”

    “当然不是,要都到了那一步了,还见你们干啥。”郑海元恨恨道:“也不知道哪个狗日的乱传,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刘凯旋忽然觉得耳根子有点红,不安地扭了扭屁股。

    冯俊华笑着开口道:“既然这样,那不正是应该买吗?有什么比花近百万买个软件,更能平息流言的,给大家信心的呢?”

    郑海元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