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卧底:从大爆炸开始
繁体版

第三章 污水净化

    入夜,李木等军校还要负责看守粥场等物资,防止有人哄抢,一天下来全身像散了架一样疲乏。

    户部差人就地支了十几口大锅,拉来了米粮熬粥给军民们吃,只是没有干净的水源,熬粥的水也是从十几里外用水车运来的。附近的井水已经浑浊不堪,一股怪味难以下咽,喝了恐生疫病。

    一个下午的救援,李木他们这队兵卒在百姓眼里就是圣人一般地存在,也有人大着胆子上来与士卒搭话,口中尽是千恩万谢,张百户受了几名百姓的跪谢,看上去很是受用。此时有人喊他回了卫所,说是千户大人召见,不知又会派下什么差事来。

    李木找了一大圈也没见着老教授,心里很是着急。对他虽有怨恨,但再怎么说也是一同穿越过来的现代人,相对于大明,他和这个老头算是真正的同乡了吧。

    虽然这个失败的实验让他来到了不该来的地方,但能亲临未解之迷的现场还是让李木好奇大增。他发觉现场与后世的记载有不小的出入。

    一是伤亡人数不符,记载说死者二万,也有的说是五万,伤者无数。而通过一天的挖掘施救,现在已基本清理完毕,死者不超过千人,伤者最多也两三千;

    再就是房屋倒塌情况,除显灵宫外还有几座较为完好的房舍就在爆炸中心,半塌不塌的房子更是随处可见,并不是所谓方圆十里全都化为齑粉;

    三是最骇人的裸体奇闻。记载说,这次遇难者,不论男女,不论死活,也不管是在家还是在路上,很多人衣服鞋帽尽被刮去,全为裸体。而事实令李木万分尴尬,唯有他和教授脱得最干净,其余人要不就是衣服被刮成破布条,但尚可蔽体,只有少数几个没穿衣服,因为李木发现这里竟然有个大澡堂子!

    思考着这些问题,李木渐渐感到两眼干涩,困意袭来,便靠着半截矮墙沉沉睡去。

    清晨,李木睁开眼,就看到一碗温热的清水端到面前,李木正觉口渴难耐,不管其他大口喝了个碗底朝天,这才看清送水的是一个看上去八九岁的小乞丐,脸上黑一道白一道地像只小花猫,身上穿着一件大人的粗布衣服,下摆都拖到了地上,显得很邋遢。只有一双灵动的大眼透着几分机灵。

    看着李木喝干了碗里的水,小乞丐歪着头打量了一阵,忽然噗哧一声笑了,洁白的牙齿在小黑脸蛋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你就是李木?从天上掉下来的人?”

    李木吓了一跳,这么快身份就被识破了吗?没等答话,小乞丐用手一指,

    “是老神仙让我送水给你,他就在那里。”

    李木这才看见不远处一坐塌了半边的破房子,前面的小院一大堆人正拿着碗、罐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是开早饭了?李木很是好奇,按说送水送粮的车要中午才到,户部也只安排了一顿粥饭。

    跟着小乞丐来到近前,这才看清原来人们排队是在领水喝,还是烧开的热水。在李木的印象里,古人除了煮茶,一般只是喝凉水的,一来没有开水杀菌的意识,二来也是烧水的燃料短缺,一般人家连取暖做饭的干柴都备不齐,哪还有多余的柴烧水?

    再往院里看,只见高高低低搭了好几个架子,上面绑着几个大铁桶,有竹筒相连,有人提水从最高处注入,通过竹筒向下一层一层地流出。这个造型李木有点眼熟,这不是教授实验室的古代版吗?

    院子一角,白发披肩的科学家不知从哪弄了身破旧的道袍,正坐在一把破木椅里笑吟吟地向这边看过来。

    李木跨过塌了半边的破院墙,几步就来到教授面前,惊喜地说道:

    “你还活着啊,这一天一夜跑到哪去了?”

    “我的计算一直就没有问题,这一次材料也用对了,大明没有奸商。”

    真是败给这个老家伙了。

    “这到底是什么?你在这还要搞出什么妖蛾子?”

    污水净化器!李木终于看明白了。

    教授昨天一晚上都在烧木炭,然后又用蒸馏法制成了活性碳,把几个大桶做了夹层,底部钻眼,用竹筒串联起来进行了三次沉淀过滤,出来的基本就是可以直接喝的水了。为了保险,教授还让人把水烧开再分给众人,这样就解决了饮水的安全问题。

    小乞丐走过来满是崇拜地对李木说:

    “老爷爷是神仙下凡,这里所有的人都叫他老神仙呢。”

    “老神仙,您看这炉火是不是该熄了?”

    院子另一边支着几座烧木炭的炼炉,几个干活的汉子正围着炼炉忙得满头大汗,教授看了一眼小桌子上自制的漏刻,喊道:

    “我数三个数,一、二、三,水龙出世!”

    那汉子一盆凉水浇灭了炉堂里的炭火,一阵水雾升腾,小乞丐拍着手叫道:

    “水龙出世喽。”

    院子里的人一阵哄笑,仿佛忘记了眼前的灾难,众人过来帮忙,出炭的出炭,倒水的倒水,按照教授的方法继续过滤出更多清洁的饮水。

    李木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万分慨叹:人活在世上,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只要太阳照常升起,这日子就会一天天地过下去,生者生,死者死,一切自有命数。

    他用手摸了摸小乞丐乱糟糟的头发,问教授:

    “这是谁家的孩子,家大人去哪了?”

    “他家大人早就没了,一直在这一带跟着孩子王乞讨为生,昨天那孩子王也被砸死了,几个常在一起讨饭的孩子也都不知去了哪里,只剩下他一人,我看他还能帮我打个下手,就让他跟着我了。”顿了顿,脸上又现出一抹坏笑,对李木说道:

    “哦对了,我已经收他为徒,你要不要也拜我为师,你俩做个师兄弟可好?不过先入门者为大,你只能当个师弟了。”

    李木哭笑不得,低头看着小乞丐,

    “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没有名字,只知本家姓周,在乞丐里排十七,他们叫我十七娃,今年十二岁,师父给我起名叫小土豆,这土豆是个啥呀?”

    李木隐约记得,土豆在万历年间已经由传教士传入中国,只不过民间认识土豆还要等几十年后的康熙年间,所以也不解释,把两人拉到破屋里叮嘱道:

    “我已经入籍金吾卫,你们先在这里安顿,官府一定会有进一步的救济,毕竟这是在皇城之内天子脚下,皇帝也要照顾一下脸面。小土豆就跟在师父身边好好照看,切记不要让他在外人面前乱说话,我不当差的时候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你这是什么话?对师父这么没信心吗?我早就想好了,我现在是个游方道人,道号圣虚,你们两个就是清风和明月。”

    李木想了想说道:

    “不如这样,离这不远有座显灵宫,你就说是那里的道士,但不要提什么清风明月,又不是西游记。他叫小土豆,我还是李木,你们怎么论师徒我不管,我是军户作不得你的徒弟,我们只是同乡,今后我们在外人眼里就是这种关系。”

    两人点头,小土豆常年混迹于市井,尝尽了人间凄苦,今日之际遇让他又找到了家的感觉,自是欢喜不停,揽住两人的手臂,大大的眼中隐隐现出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