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卧底:从大爆炸开始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地宫之迷

    李木回到吴三桂的别院时,天色已暗。一进门就见老道、宋孩儿和小土豆在大枣树下仰头观望,嘴里还不住地喊:“快了,快了”。

    李木抬眼望去,见那吴三桂正像个猴子般在树叉上攀援,眼见树枝越来越细,可吴三桂手脚不停地还往上爬。这老的老,小的小还是玩心太大,根本没把今天的事放在心上。

    李木一脸无奈,又担心吴三桂有个闪失,便制止了小土豆的呼喊,静静地看着吴三桂的动作。突然上面树枝乱颤,尘土飞扬,一个脸盆大的鸟窝从空中落下,几人纷纷避让,揉眼的揉眼,抱头的抱头,还没收拾停当吴三桂已然落到地上,一脸孩子气地说道:

    “上面那个鸟窝忒也烦人,下个棋也不得安生,拉了道长一头的鸟粪。”

    李木没好气地道:

    “你怎么没学那鲁达把这树给拔了?”

    吴三桂一脸不服气地说道:

    “胳膊粗的树咱们又不是没拔过,像书中所言鲁达能拔起那般粗壮的树都是胡吹,当不得真的。”

    李木无语,这孩子还有得救吗?

    老仆已准备好了饭菜,有从外面酒楼买回来的,也有几样是吴襄府里送过来的,看来吴襄对这个儿子还是关爱有加。

    吴襄新续了祖氏为妾室,原来的正室吴三桂生母早年已逝,一直没有续弦,直到中了科举才迎娶了号称辽西第一将门祖大寿的妹妹,从此跟着祖大寿水涨船高,一路高升的日子还在后头。

    几人落座,吴三桂倒满一碗酒,豪爽地说道:

    “今日有幸与各位结识,三桂当连饮三碗。”

    说罢一仰头喝了个碗底朝天。吴三桂说到做到,真个是连干了三碗,李木算了算足有六两白酒,而看他脸上只是稍有潮红,说话、举止一切如常,老道也是赞道:

    “小小年纪酒量不错,明天下棋我再让你一车,你要是赢了,我也陪你干三大碗。”

    众人看吴三桂这般性情,自是又亲近了不少,李木便把话题引到了案子上。

    李木问:

    “三桂,今天你对那两个金人奸细说了句什么话,我们怎么都听不懂?”

    吴三桂笑道:

    “我说的是女真话,就是想看看他们的反应,确认一下是不是金人。我问他,你吃了吗?那斯还回答说刚吃了炸酱面。”

    众人笑了一会,宋孩儿借着三分酒意讲起了他的经历。

    原来他被那群孩子裹挟着到了一处院子,先是被那三人绑住手脚,两人出去放哨,只留一个青袍男子问话:

    “知道为什么请你来吗?刚才你在茶楼里所言,元大都皇宫已不可考,却又那般肯定地龙将要翻身,可是对那皇宫地宫有所图谋,做土夫子的胆子不小啊。”

    “什么土夫子?”宋孩儿急道。

    “我乃测字算卦之人,从未干过那挖坟掘墓之事。”

    那人哼道:

    “你少要匡我,看你这五短身材满脸奸邪,还说什么地龙翻身,定是窥破了那地宫的机密,还敢说不是干那发坟盗墓的勾当?今日如不实话实讲,小心割了你的舌头。”

    宋孩儿暗道:这伙人看似在寻找元朝地宫,若咬死不知,定会吃些苦头,不如虚与委蛇,先探探对方的底细。便长叹一声道:

    “世人皆以讹传当真,这二百年来京城大兴土木,掘地三尺,若蒙元大都皇宫真有地宫,不早就大白于天下?以我之见,根本就没有什么地宫,地龙翻身说的是地震。”

    青袍男人一脸不屑:

    “就你这等见识如何做得摸金的勾当?我蒙古黄金家族自有皇室秘籍相传,上面提到了修建大都时的一些密秘。当年世祖建大都皇城历时二十余载,由大食人也黑迭儿建造,宫城之下建有地宫,可排水,可运兵,可藏宝,可储冰,与宫城大小无异。自我蒙元退居大漠,百余年来从未停止过寻找地宫所在,到我这代已是第五代人。当年惠宗退走上都之时,立世祖之孙为代皇帝监国,宫中财资各分一半。惠宗只带走了黄金珠宝便携之物,而西方汗国运来的古玩珍宝、火器炸药、铜人铜马、金帛玉器之类贵重之物皆在宫城收藏。城破之后徐达却未搜得半分金银,一怒之下焚毁了宫城,你道那些财宝去了哪里?”

    宋孩儿惊诧道:

    “还有这等事?你是蒙元余~哦,蒙元后裔?那皇室秘籍何在?”

    “这等皇室珍宝如何轻易示人?就连我这敕封的猎宝人也未亲眼得见,但口口相传当是实情,今日你若助我寻得地宫宝藏,随便赏你几样,保你几辈子富贵。”

    宋孩儿心思急转,想了一会对那青袍男人说道:

    “我的确不是那偷坟掘墓之人,但家传的风水堪舆之术可观天象,察地理,依阴阳八卦察山脉河川走势,寻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无一不通,如你所言属实,利用风水堪舆,寻得宝藏也不无可能。”

    那青袍男人似有所动,正欲详细分说,不料却被吴三桂一刀毙命。

    众人听后都面露惊异之色,李木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不是金鞑子吗?怎么又有蒙古人参与其中?

    老道开口说道:

    “这个地宫的传说我也听过一些,当年北京城修建地铁,挖到坟庄村的时候,就有地宫出土,据说就是元代建筑。”

    老道这话更是听得人一头雾水,宋孩儿一脸问号:

    “这地铁为何物啊?”

    李木懒得解释,忙岔开话题道:

    “金人也好,蒙古人也罢,反正这伙人肯定还有同党,找不到地宫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只要他们还在行动,我们就有机会找到他们。”

    本来抓间谍这种事应该交给锦衣卫、金吾卫或者顺天府这样的官府机构,但李木对官府还不了解,再加上张百户明显不想让他参与这个案子,又涉及地宫宝藏这样的机密,李木存了私心,想独自开展调查,到时有了结果再作处置。

    但人海茫茫,犹如大海捞针,就凭他们这几个老人和小孩,如何能找到几个间谍,李木心里一点底气也没有。

    小土豆突然眼前一亮,开口说道:

    “那些小乞丐人数众多,平日里走街串巷,京城里的店铺商贩、百姓住家最是熟悉,只要给些好处打探消息还是可以一用的。”

    宋孩儿深有体会,愤愤地说道:

    “说得也是,一文铜钱就能把我从大街上掳走,这些乞儿果真是可堪大用呀。”

    “为了有口饭吃,为了活命,这也是从小练就,只要给钱,什么都干。”

    小土豆想起了他以前乞讨为生的日子,心中不免有些感叹。

    李木想到在后世,派出所找犯罪嫌疑人不也是发动群众搞人海战术吗?只要把目标设定好,有针对性地去打探,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于是让老仆拿来纸笔,在纸上画了个表格,将一些特征条件,如外地来京还是本地居民、经商还是访友、租房还是旅舍、结伴还是独居等一一列出,对照条件有针对性地查找。

    吴三桂看着新奇,将表格横着竖着反复观看,嘴里不停地赞道:

    “好妙的心思啊,简简单单却又一目了然,几个方格就把问题解释清楚,兄长真是大才呀。”

    李木撇撇嘴,心想比这复杂得多的思维导图还没拿出来呢,到时会让你小子惊掉下巴。

    李木又给每人分派了任务:小土豆负责联系乞丐,宋孩儿还是算卦看相,不过要多留意身边对他某些特定言语感兴趣的人。吴三桂和老道居中调度,这几天最好不要出门,万一有消息传来也好及时通知李木。

    吴三桂开始有些不情愿,吵着要和小土豆一起出门,李木告诉他,能稳坐中军帐的才是大将军,你吴三桂天生就是做大将军的料,将来定能封个王爷,李木想了想,开玩笑道:

    “我猜你将来定会封个平西王。”

    众人商议已毕,李木起身回了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