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卧底:从大爆炸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老道拜佛

    信王几日不见老道、李木他们,心痒难熬,这日便叫了孙有良、黄虎两个侍卫来吴三桂别院。见他们正在一个木头圆球上比比画画,三人便并作一处摆弄起这个叫做地球仪的物件来。

    信王叹道:

    “要是我皇兄在这里就好了,他最是精于此道,后宫里专门有一处院子,他做出来的东西连老工匠们都自叹不如呢。”

    老道不屑地笑了笑。

    “他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无非是些家具桌椅板凳之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道长有什么奇思妙想不妨先说出来,我让我皇兄去做。”

    老道沉吟了一下说道:

    “符合这个时代的东西我一时还没有想好,太过耗时耗力,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科技还是不要提前搞出来为好。”

    信王和吴三桂也习惯了老道的说话风格,虽不明其义但也听得津津有味。

    吃过午饭,三人正在枣树下面下棋,宋孩儿急匆匆地跑了回来,一见信王脸色一变,吴三桂忙向信王介绍了宋孩儿的身份。

    信王听李木说过宋孩儿的事情,看他脸上变颜变色,忙问出了什么事情。

    宋孩儿道:

    “小土豆领着一帮小乞丐原来一直在棋盘街一带活动,这几日听闻鼓楼附近闹鬼,乞丐们便去城北打探。听闲汉们说千佛寺一到夜间地下便发出怪声,时而咚咚如敲瓦,时而咯吱如嚼骨,有人说是小鬼吃人,把骨头嚼碎了的声音。小土豆昨夜从烟道潜入,今天一天也没见出来。我想这驱妖捉鬼正是道家所长,道长道法高深,一定有作法降妖之术,这便回来请道长出马,一起去那庙中看看。”

    老道一听便急了,二话不说就要去那庙里寻人。信王听了也坐不住,叫过两名侍卫,和吴三桂一行便往千佛寺赶来。

    寺中没几个香客,知事僧见信王几人穿着各异,还有个老道夹在当中,虽说自唐朝以来儒佛道“会三归一”的说法一直存在,王阳明也主张三教和谐相处,但实际上僧道往来少之又少,大家道不同互不相谋,寺庙中也从未有过道士登门,便有些不悦,言语间颇有些慢待。又听老道说是来寻找一个乞丐,几个僧人脸上阴晴不定,说庙中常有施舍,但从不让乞丐入内。

    老道哪管僧人们说的那一套,便要往各处翻找,一时佛门失了清静,吵吵嚷嚷乱作一团。

    信王感到稍有不妥,毕竟没有真凭实据,打扰了佛门清静传出去也不光彩,就命随从拿了十两香油钱,拜佛总不能阻拦吧。

    众人随老道各殿参拜,老道每到一处先上香礼拜,然后就四处打量,看得非常仔细。僧人们也拿他没了办法,收了人家香火钱,佛祖也得让三分。

    信王心急,前院有老道他们四处查看,便领了侍卫二人往二院而来。

    千佛寺前院为韦陀殿,二院大雄宝殿供奉的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称为千佛寺,是因为在佛祖之侧,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四大菩萨侍立,其他弟子罗汉密密麻麻神态迥异站满了两旁,两侧墙壁上则雕满了寸许高的佛像,有上千尊也不止。

    信王三人在各殿上香,注意观察各个角落,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正在院中犹豫,孙有良耳尖,听得院角僧人们吃住用的一排房子里有细微的摩擦之声,心中起疑便要过去查看,后面跟着的几个僧人连忙上前阻拦。

    信王脸一沉,怒道:

    “都说你这寺庙闹鬼,难道真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今日若不让查看个明白,定要官府封了你这寺院拿了你们这些和尚。”

    见众僧仍不让开,孙有良乘人不备一脚踹开木门,信王几人紧跟着进入屋内,见小土豆手脚被绑,嘴里堵着块破布坐在角落里正在扭动着身子挣扎,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信王连忙上前,一把扯下嘴里的破布急切地问道:

    “小土豆,这是何故?他们把你怎样了?”

    小土豆连喘了几口大气,颤声道:

    “外面这些和尚是假和尚,原来庙里的和尚已经给他们害了,就在旁边的房里被他们剁碎装进麻袋,要趁夜偷偷运出庙去。”

    几人听了都是头皮发麻,正要给小土豆解开绳子冲出去,房门猛地被关上,有人在外面阴笑道: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既然拦不住你几个,就去下面相会吧,咱们这就送你上路。”

    紧接着就有人将门窗都泼洒了火油,火星一闪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刺鼻的浓烟从门窗的缝隙灌了进来,几人都呛得眼鼻生疼咳嗽不止。

    四人当中只有孙有良比较沉稳,忙让大家撕下衣袖浸湿掩住口鼻。小土豆当乞丐时也干过钻地打洞的勾当,在四面墙上摸索,见三面都是青砖,唯独与隔壁的墙是土坯砌成,便从锅里找了个铁勺,泼上水快速地挖了起来。

    其他人马上明白了他的意图,也上来七手八脚地又挖又刨,不大一会便与隔壁挖通,小土豆试了试大小,率先钻了过去,回身又把信王拉到那边,唯有黄虎身体宽大,费了点力气才勉强钻了过来。

    刚才那间是厨房,小土豆正是从那里的烟囱爬入,钻过来的这间是僧人们住的寮房,盘着一个大火炕。地上血迹斑斑,僧袍遮盖下隐隐现出一大堆手臂头颅的形状,有几个大麻袋已扎住了口子,一定是小土豆所说的碎尸。

    这间房的外面也已燃起大火,眼见是出不去了。小土豆跳上火炕说道:

    “这火炕下面是烧火的炕洞,定有通向外面的烟道。”

    大伙掀了被褥炕席,露出掺了草梗的土坯。有了刚才的经验,这次二话没说便在火炕上挖起来。果然,掀开上面一层泥土便是用耐火砖砌的烟道,早已熏得如锅底一般黢黑。小土豆第一个跳进去想找一下通往外面的出口,不料脚下虚空,“咕咚”一声整个人已不见了踪影。

    信王几人忙上前查看,孙有良用手一按才发现原来是个翻板,黄虎点亮火折子向下探了探,见是个水井粗细的竖井,下面太黑看不出有多深。此时门窗火势更盛,已经向屋顶蔓延,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外面隐隐传来踹门声和吴三桂的呼喊,信王心想,吴三桂闯进来或可救他们出去,可小土豆生死未卜不能不管,便让孙有良两人把床单拧成绳子,一端绑住凳腿,一端顺下洞口,三人徐徐从洞口滑下。

    竖井只有丈许深,下来后看到小土豆摔晕在地,黄虎用火折子四下照了照,见竖井另通斜井,如今只有这一条路,走到哪里算哪里了。

    黄虎在前面照亮,信王走在中间,孙有良背起小土豆,几人向斜井深处摸索着慢慢爬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