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闭症还是误诊
繁体版

又爱上了电风扇

    最开始对电风扇感兴趣的时候,是在被诊断之前,大概2岁左右,刚学会走路不久,在服装市场里,我不记得是怎么喜欢上的了,市场里有很多吊扇,夏天的时候,即使市场开了空调,很多档口也会把吊扇打开,也许是转动的扇叶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就像那时他最爱玩的转盘子的游戏一样,他就开始满市场的找电风扇,当时他没有被诊断,我也一点也不了解孤独症,当时也是外婆主带,我偶尔过来陪他玩玩,见到他这么热爱的事物,我也都是随着他并跟随他一起玩的,现在回想起来,我是庆幸当时自己会这么做:跟随孩子的兴趣,加入孩子,并尝试拓展兴趣。我陪着他一家一家的找‘快看看这里有吗’、‘刚刚1076家有的,看看1077家有吗’、‘咦?这家的是放地上的’,嗯这家是落地扇,慢慢的,陈琢几乎全部沉迷在寻找电风扇的世界里,但他对我的说话是全部听进去了,我能感觉到,因为我每次的指令他几乎全部都有肢体或眼神回应,那时他还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啊啊啊一样的音,在日常生活中,他对我们的互动回应很低,但在这个寻找电风扇的过程中互动的成功率非常高,如果是现在让我再回到那个时候,我会继续这么做,但我会穿插一些教学目标,比如最基本的‘看指应说’或者我喜欢讲的‘看听做’,看-等他想要我去寻找下一个电风扇的时候,我故意反应迟钝,等他迫切的眼神看我时,我就马上回应他‘哦陈琢着急找下一个电风扇啦’,指-找一找1076家的电风扇在哪里,辅助他伸手指出来,或者一起站在路口的时候问他‘我们接下来要去哪边?’、‘哪边还有电风扇?’,我不太记得他当时能否听懂这样的问句,不过他当时就已经显露出一点比较好的记忆力,也许这是在孤独症孩子里很常见的,问完看他反应,如果他是直接走向一个方向的话,就及时辅助他用手指指向自己走的那个方向,辅助的人最好是第三者。

    还有一次我印象很深,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带了他一天,有点累了,刚回到家时,我就坐在那里,他就走到一个台扇面前,摆弄起来上面的按钮,因为档位上面有他很喜欢的数字123,我也跟着说‘电风扇,这是123,打开电风扇会凉快’。从2019年11月到2020年2月期间,因为都在上海干预,接触电风扇的机会也少,加上他也沉迷在商场喇叭、马路上的红绿灯等等,就很少会碰电风扇。这次也许无聊又加上我没理他,又突然看到了一台电风扇,就兴致重燃一样的玩了将近一个小时,我就看着他摸摸电风扇的铁丝网罩子,再按一按上面的按钮,就这么简单的动作,他维持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体会不到里面的乐趣,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就想到了邹小兵教授的一句话‘别让他一个人闲着或一个人玩着’,是的,不过做起来还真需要好好的调整一下自己,把时时刻刻的互动变成日常变成习惯,也许就不觉得累了。

    再回到2021年暑假,也是我正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往前提一个多月,大概六月中旬,一次逛超市的时候他看到了超市里摆出了的那种手持小风扇,就伸手拿起来,按了一下按钮,电风扇就转了起来,并没有什么新奇的体验,他就再一次开启了电风扇的爱好,也许这个爱好一直都在,又或者像我之前说的‘他的爱好总是在下一个出现时,就把上一个完全放下’,再喜欢上玩电风扇时,就已经对各种饮料慢慢失去了兴趣,不过后面还是路过超市冰箱时偶尔会要求买一瓶,但不会主动要求也不会自己到处找饮料了,而是每次去超市都要到处去找电风扇了,我没有阻止也没有放手让他自己一个人到处跑,在选购电风扇的时候,他学到了便宜和贵,我经常会对着货柜上一排排的小电风扇说‘请问哪个最便宜?’、‘19.9元和9.9元哪个贵’等等,还学了电的知识‘陈琢的是电动的,爸爸的是手动的’,说着我就用手按压手动把手,他也兴奋的按了他手上的开关,‘对的,陈琢只用打开开关就可以转了,爸爸的需要一直按压才可以转,因为陈琢里面有电池,爸爸的没有’,‘这台电风扇按了3档它就在转了,是因为它的插头插到了插座里’,说着我还用手指从电风扇的电线顺着指到插座那里‘电在线里面是看不到的,不过它就像闪电一样偶尔也可以看到,它会顺着这条电线从插座里跑到电风扇里,带动这个电机,这样电风扇就可以转了,而爸爸手里这个电风扇里就没有电机,也没有插头,所以要用手按压才可以转’,这么长的一段抽象描述里,我可以确认他听懂了大约有八成,他回了句‘爸爸的没有电机,陈琢的这里有电机’,他还点了点自己手里的那个电动手持小风扇上的电机位置,在他感兴趣的事物上,我认为他的理解能力不但没有落后,还是有些聪明的,而且在感兴趣的事物上面说过的知识他能马上就记下来,日后也能随时调用。逛超市时,走到一排排落地扇那里,一般都会有一个电风扇打开了,多是展示用的,我就会说‘这台电风扇是放在地面上的,所以叫落地扇,他的插头插到这个白色插座里了,这样它就可以一直转,所以这个电风扇和陈琢的是一样的,都是电动的’,他兴奋的跟了句‘只有爸爸的是手动的’,说着还要求我用手按压几下。

    有一次去丁桥找小沫姐姐玩,我带着他两个走进物美超市门口时,就有一家专卖小孩子玩具的店,陈琢马上就被门口的一排电风扇给吸引到了,我把正在往里走的姐姐喊回来,一起进了这个玩具店,姐姐本来打算买个娃娃,为了再教一下价格概念里的便宜和贵,也为了给陈琢和姐姐立个好习惯,我看了看价格说‘这个太贵了,你们两个都只能买不超过30元的东西,而且每人只能买一个东西’,陈琢想买个39.9元的大一点的手持电风扇,我也对着他说‘这个39.9元,比较贵,看这个只要19.9元比较便宜,也没有超过30元’,他听了后就指了指39.9的说‘这个贵’,我回了句‘对的,爸爸觉得这个贵,姐姐也要买便宜的’,这时他问了句‘买贵的会怎么样?’,我回了句‘爸爸的钱会花光,这样就没办法再去买别的东西了,不能买养乐多、蛋炒饭,不能做公交车了’,后面加了一个他能理解的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样他就能理解一些,这时他突然说了句‘爸爸的钱不多’,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手心冒汗,是的爸爸钱不多。后面姐姐买了一个手表一样的风扇,他买了个手持电风扇,也都没超过30元,拿着就去游乐场玩了,姐姐也开心的带着自己的电风扇,我告诉陈琢‘姐姐的是手表电风扇,你是手持电风扇,都是电风扇,但样子不一样’,像这样的旁白我已经习以为常了,陈琢也是。

    有一次预备班的瑶瑶老师告诉我,陈琢玩粘土游戏时,总是把捏好的部分重新拿起来再捏,不会拿新的粘土来捏,再去拼接组合,让我在家里引导试试看。回到家后我把粘土玩具拿出来,结合他喜欢的电风扇一起玩,一起坐在垫子上后,我先是陪他玩了一会电风扇的游戏:让他和我按同样的档位,我先按1档,他马上也按一档,这个游戏玩过好多次了。玩了一会后,我说‘我们来玩个新游戏吧,用粘土来制作一个新的电风扇’,他也兴致浓浓的一起动起手来,‘我们先做电风扇的外壳吧,这个圆形的地方,你要什么颜色的粘土?’,他选了个最喜欢的红色,我拿了块绿色的,把粘土放在垫子上用手转圈圈‘像爸爸这样顺时针转,就可以把粘土做成一个圆球啦’,他很积极的也跟着做了个红色圆球,‘很棒,我们再把这个球放在垫子上使劲拍,就变成一个椭圆形啦’,对形状本来就感兴趣的他兴致更浓了,‘然后我们再前后搓这个椭圆形,它就可以变成一条线了’,他说了句‘像面条一样’,抓住机会我加入新的想象游戏‘是的,像面条一样,那你看看还像什么?’,‘还像个汉字一’,‘对的,如果歪着头看就是数字1啦’,他也歪着头边看边说‘数字1、汉字一’,来回切换一直说,这样类似搞笑的游戏乐此不疲,这时还可以延伸到打闹游戏的环节里,比如把他竖着抱起来时就说‘数字1’,躺着抱起来时就说‘汉字一’,这样来回切换,他肯定也很爱玩。为了拓展想象力,我又说了一些他知道的事物‘如果把这个粘土弯曲一点就像我们在物美超市里看到的黄鳝啦,还像下雨天时看到的那只蚯蚓’,说着我就用手扭动粘土,装作蚯蚓一样爬到他身上。然后马上把活动拉回来,我们把粘土弯成一个圆形,这样电风扇的外壳就做好了,然后陆续把其他地方也做好,最后的做档位的环节是他最喜欢的,让他选了不同颜色的粘土,一起做成了数字0123,黏在做好的电风扇上,然后我们玩起了之前玩过的游戏,而这次是我按垫子上这个粘土电风扇,他按手里的手持电风扇,我按到几档,他跟着也按到几档,到这个环节时他又玩开心了,我又加了点难度‘这样,当爸爸按0档时,你按1档,爸爸按1档时,你按2档,你永远比爸爸的多一档,那当爸爸按2档时,你要按几档?’,‘3档’边说边把自己的电风扇调到3档,还蹦蹦跳跳的,后来我又换成了比我少一个档,他的正确率就没有多一个档高了。后来我们又用粘土做了四个汉字‘关弱中强’把0123替换掉,又玩了好一会。

    一次在家里翻出来一些去年买的小猪佩奇贴纸,回想起来,当时是为了让他接受把贴纸贴在身上才买的,那时刚去早教班不久,普教老师会让教室里在上课的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贴纸,然后贴在自己衣服上,当时老师拿出来的是动物系列贴纸,各种动物的卡通图案,陈琢没有一点兴趣,当老师让他选一个时,他眼也不看,手也不指,有没有听进去,或者只是不想选,我也分不太清。当小朋友表现好的时候,老师也会拿出一个小红花贴纸来表扬一下,贴在身上,陈琢也不要贴,即便是勉强贴上去了,他也要马上撕下来,所以每次进教室前的那张名字贴纸,我都是偷偷的贴在他衣服后背上的。当时他也很喜欢小猪佩奇,所以我就买了一些这个动画片里的角色贴纸,先是拿给了上海大小米的老师,效果还是蛮明显的,那时下课后,他身上就贴了小猪佩奇的贴纸,张老师还告诉我,在课堂上陈琢很喜欢看这个贴纸,去认识上面的人物,还要尝试去撕下来,后来就慢慢的接受了贴上贴纸,去游乐场玩的时候,也慢慢的愿意贴上贴纸。翻出的贴纸让我又回想起了这些事情,看到身边的陈琢和电风扇,突发奇想了一个新的玩法,把贴纸贴在了那个没有装上网罩的电风扇扇叶上。这个电风扇是我淘宝上买的,有四个档位,他很喜欢,他一直不要把外壳罩子安装上去,好用手去转动扇叶子,一共有七个扇叶子,每个扇叶子上都贴了小猪佩奇里的角色贴纸,大概贴了两个佩奇、两个乔治、一个猪爸爸、一个小羊苏西,还有个小猫坎迪,然后我拿了个记事本,左边写陈琢,右边写爸爸,告诉他“我们来玩个新的游戏,七个pp扇叶上都贴了小伙伴,有佩奇、乔治等等,我们轮流来转动扇叶子,如果停下来后佩奇或乔治停在了档位这边,就得一分,如果是其他小伙伴停在档位这里得话就?”,我故意停顿,来确认下他有没有听明白,他边跳边回了句“零分”,说完就要上手转,我立马拦住说“等一下,石头剪刀布,赢得人先转,每人转十个回合,最后谁得得数字1多谁就赢”我边说边指了指手里拿的记事本上写的我俩的名字。石头剪刀布这个他总是喜欢第一次出剪刀,放在刚开始教他玩石头剪刀布的时候,我会故意都出布,让他一次就赢,来增强他的自信和对石头剪刀布游戏的兴趣,后来慢慢的我就也出剪刀,出完后就问他“都是剪刀,那陈琢要出什么才能赢?”,他要反应两秒钟“石头”,慢慢的他能基本玩起来石头剪刀布了。这次转贴纸扇叶的游戏,正合我意,十个回合里他转出了七分,我转出了五分,我马上就问“好了,我们转完了十个回合,那陈琢来数一数我们俩谁的1多”,他还没数就指着记事本上自己的1说“陈琢的1多”“你数数看”,他开始还把零也数进去,数到第四个数字时自我更正的又从头开始输了一遍“七个1”,我跟着说“对的,陈琢得了七分”并在他名字旁边写了个七,又数了我的,最后写了个五,这时又问他“7和5中间应该写什么符号呢?”,他已经掌握的知识基本就能马上答出来了“大于号”“对的,所以陈琢赢啦”,开心的他连蹦带跳,自信满满的又玩了一遍,为了后面能继续玩,我们在第二遍结束后喊停了这个游戏,保留一点兴致,下次还能好好的玩。

    到暑假7月中旬时,家里已经有三台新买来的落地扇,一次晚饭后,他把那台没有装上网罩的电风扇放在了插电正在转的电风扇面前,本来他只是想放在一起好摆弄,他没想到那个没插电的电风扇慢慢的也跟着被另个电风扇吹的转动了起来,他看到后马上兴奋了,我立马上去给他解释“这个插电的电风扇对着它,就把它吹的转起来啦”,我边说还边把其中一个电风扇挪偏一些“看,如果没有对着它吹,它就转不起来了”,这个他自己突然发明的玩法,让他兴奋极了,就这么把电风扇挪开又对准到面对面,电风扇转起来又停下来,按插电的电风扇的123档来改变对面电风扇的转速,就这么玩了好一会,我觉得有点无聊了,就想到了在机构上课时刘老师给他上过的‘找你妹’的游戏,就是两个物品或者卡片之间找相同或不同,就把它加到电风扇上来,怕突然的加入新的提问让他反应不过来,而导致不回答或回答不上来,而造成他信心受挫,我就先开始的介绍起来“嗯,这两台电风扇都是黑色的,所以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说完稍稍停顿了下,等他反应,他跟着摸了摸电风扇黑色的地方“这里是黑色,这里也是黑色”说完还是继续在玩123档位,来把另一个电风扇吹动起来,我又接着问“对的,它们俩外壳都是黑色的,它们的扇叶子都是pp材质的,也是一样的,那它们还有哪里是一样的呢?”,他停顿了几秒钟回了句“它们都是黑色的”,好吧,看来这个需要好好引导一下了,秉承尽量不打击要多完美多鼓励的原则,我跟着说“对的,都是黑色的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电动的,也是一样的,但这个扇叶子有七片,这个只有五片,所以它们这里不一样,它们还有哪里不一样呢?”,他没有回答上来,我也就没继续下去,以免他对这个‘找你妹’游戏失去信心,也不知道他是真不会,还是因为他自己发明的新玩法太好玩了,并没有专心来玩‘找你妹’。后面我就跟着他又玩起了他最喜欢的我们两个各按一个电风扇,我按几档他就按几档的游戏。‘找你妹’的这个游戏,要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入门教材,或者把难度降低后,或者等他能全神贯注时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