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奇遇记
繁体版

第一卷 第11章 修建城池

    战船建造完毕,詹东来开始用石灰窑烧制水泥熟料,烧制好的水泥熟料全部进行人工研磨,人工筛制,虽然产量不高,但是日产量也能达到两百吨,砌筑城墙不成问题。

    为了研磨水泥,詹东来专门铸造两30台钢磨,每个钢磨每天可以研磨8-10吨左右水泥熟料,研磨好的熟料用面箩细筛,虽然水泥是“粗制乱造”,但是粘结力强于石灰,使用水泥砌筑的石头城墙可以说水火不侵。

    扩建的光禄城墙高大,城墙内外侧是用水泥垒砌的块石墙皮,城墙内部用的是挖护城河的土方回填。

    “总督大人,城墙一面建设一面回填,不但可以省去大量木材和搭建脚手架的时间与人工,还可以及时对外鼓的墙皮修复。如果墙皮建成以后再回填土方,那么墙皮出现问题就不好解决了。随时回填夯实的土方,既解决了挖掘护城河土方堆积问题,又节省大量人工,这样就地取材是建设城墙是最快的办法。”詹东来对负责监工的范公明说。

    “还是尚书大人有办法,这么浩大的工程,别人是不敢想象的。光禄城早先的城墙,是几百年数十代人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看来与尚书大人扩建的城墙比简直不堪一击。”范公明说。

    “是总督大人调度有方。”詹东来施礼说。

    “是尚书大人建设有方。”范公明回礼道。

    “城墙后两丈,高三丈,一般的炮火难以摧毁,以后总督大人可以高枕无忧了。”詹东来又说。

    “詹大人,城门建造进行的怎么样了?”范公明问。

    “范大人可以去木工坊视察。”詹东来说。

    范公明随着詹东来来到木工坊,看见杉木巨城门厚达八寸,重逾3000斤,门板与门框架用铜钉铆固,每个城门2扇门共计216枚铜钉。

    “詹大人,城门栓是什么材料的?”范公明又问。

    “范大人,是榉木的,榉木门栓不易伸缩与反挠,耐腐力强,坚固耐用。”詹东来说。

    “朝这个进度,城墙什么时候可以竣工?”范公明接着问。

    “明年春季以后。”詹东来说。

    翌年光禄城墙建设竣工,詹东来指挥工人安装城门与吊桥。

    城门安装完毕,范公明试着关闭城门,发现城门一个人开合自如,他不由得暗自为詹东来挑大拇指。

    范公明检验完城门,詹东来又邀请总督范公明登城验收吊桥。吊桥长三丈六尺,宽一丈八尺,可以承重千钧。护城河吊桥下是两丈宽,一丈多深的护城河,护城河可以使舟船行驶。

    吊桥的收放由詹东来设计铸造变速箱完成,詹东来让总督范公明踏开升降闸,范公明一个人轻松收放巨大吊桥。

    范公明看着钢制吊索高兴地说:“吊桥以后不怕敌人火箭烧吊索,能够帮助吊桥安全收放,尚书大人功不可没。”

    验收完城防,总督范公明又请明王朱牧其中登城视察,朱牧看着巍峨高大的城墙高兴地对詹东来说:“卿乃神人矣。”

    随行的水师提督迟海龙问詹东来:“詹大人,咱们的臼炮怎么安放在城内,不安放在城墙上?”

    “迟大人有所不知,臼炮安装在城墙上虽然居高临下,但也是敌人的靶子,需要攻击时,炮兵指挥站在城楼指挥炮兵,城外敌人看不到炮位,故而无法轰击城内炮兵阵地。”詹东来说。

    “只是这样炮兵无法瞄准目标,不是如同盲人骑瞎马?”迟海龙又问。

    “大人请看,城外一里处大树没有,我能够指挥城内炮兵三炮内击毁。”詹东来说。

    “不可能,炮兵看不见目标如何发炮。”迟海龙说。

    “咱们打赌如何?”詹东来问。

    “彩头是什么?”迟海龙说。

    “如果我赢了,那么你命令水师跟我学习射击。”詹东来说。

    “好,不光他们学习,我也拜詹大人为师学习射击。”迟海龙说。

    “好,君子一言……”詹东来看着迟海龙说。

    “驷马难追。”迟海龙接道。

    詹东来取过曲尺瞄准仪,对目标进行测距测方位,然后转身对炮兵说:“坎位东偏一刻,炮口抬高一尺三寸零三刻,开花弹三号装药。”

    “坎位东偏一刻,炮口抬高一尺三寸零三刻,开花弹三号装药。”炮兵重复命令。

    “发射。”詹东来令旗一挥说。

    “发射。”军曹对炮兵说。

    “轰隆”一声,炮弹飞越城墙向着大树飞去,将大树西南边炸出以巨坑,迟海龙嗤之以鼻。

    詹东来重新测量后对炮兵说:“坎位东偏两刻,炮口抬高一尺三寸零四刻,开花弹三号装药。”

    军曹对炮兵重复命令后,炮兵点火开炮,炮弹不偏不欹命中大树,众人佩服的不行。

    惊讶的迟海龙撩袍欲跪詹东来,詹东来急忙伸手拉住迟海龙说:“迟大人学习射击就行了,拜师就免了。”

    “愿赌服输,詹尚书受迟提督一拜不为过。”明王朱牧笑呵呵地说。

    “只要水师努力学习射击,保卫日月岛,我给他们磕头都行。”詹东来真诚地说。

    “我迟海龙定虚心向詹大人学习各种火炮射击,但凡以后大人有令,水师上下莫敢不从。”迟海龙正色地道。

    “迟大人,严重了,水师上下应该听从明王的。”詹东来纠正说。

    明王朱牧听后高兴地说:“孤王现在封詹东来为靖王,另加封太师和太保衔,不仅水师要学习火炮射击技艺,步军要学习,三军全部学习,对不好好学习的军卒或将领詹卿可以先斩后奏。”

    “是,明王。”詹东来行礼道。

    “靖王,你以后见孤王可以免礼。”明王又说。

    “谢明王。”詹东来拱手说。

    明王转首对文武百官说:“还不见过靖王?”

    “见过靖王。”文武百官众人齐声拜道。

    “众位大人免礼。”詹东来说。

    “靖王,这护城河的水来自何处?”明王问。

    “禀明王,来自西南栖霞山,一部分流入护城河,一部分经过暗渠进入光禄城水厂,作为居民们的饮用水。”詹东来说。

    “靖王,王宫荷花池与广场假山的喷泉可是栖霞山引来个水而成?”明王又问。

    “是。”詹东来答道。

    “靖王真是别具匠心。”明王赞道。

    “明王,可有在护城河泛舟雅兴?”詹东来指着城墙下护城河中的画舫问。

    明王看着城下护城河中装饰漂亮、美丽的的画舫说:“泛舟十里护城河,是孤王的幸事,百姓的幸事。”

    这艘画舫高一丈、长三丈、宽一丈,为纯手工制作,船身全部用木构件拼接而成。一般用于在水面上荡漾游玩、方便观赏水中及两岸的景观,有时也用来宴饮。

    整艘画舫古朴而精致,分为头舱、中舱和后舱。头舱是一座亭台,与中舱相通,打开门后便可看到画舫的内部格局;中舱分为三层,上层是活动区,中层是休息区,底层与中层用可活动的木板隔开;后舱主要用于储物,两侧各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储物柜。

    画舫全部用老红木和黄杨木制作而成,由多个工艺师历时半年共同完成。不管是船身的双龙戏珠,还是亭台上的镂空花纹精美绝伦。整艘画舫全部使用木构件拼接而成,没有一个零部件是用钉子钉上去的,所有部位都需经过反复测量、试验,只要出一点错就可能会前功尽弃,这个过程相当艰难。

    明王率领文武百官登上画舫,船工徐徐开动画舫,画舫于是沿着护城河航行。

    扩建的光禄城东西宽300丈,南北进深450丈,护城河1500丈长,游完护城河画舫在河中行驶约十里。

    明王高兴地看着护城河沿岸个风景,还有巍峨高耸的城墙,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道:“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与子同行,不枉人生百年时光。”

    “有幸识君,尚方得以挥斥方猷。去日苦短,十里长蓬聚散有定。”詹东来接着吟道。

    明王泛舟一个多时辰,午时前与靖王回到王宫,他要大摆筵席宴请詹东来与文武百官,入席前,先上二对香,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有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入席后先上冷盘然后热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全席汇集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流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人领略华夏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