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被曹操识破穿越者身份
繁体版

第039章 光禄大夫+关内侯?

    历史上的曹操从颍川回来以后,便被拜为济南相,赶往青州赴任,曹昂对这个官职毫无异议,只是不确定曹操上任的具体时间,到底是年中,还是年末。

    虽然仅仅只有半年时间,但其中的差别还是挺大的,因为年末上任的话,青州黄巾基本上只剩余孽,那是真上任,年中上任的话,基本上就是去平叛的。

    因为接下来的战略计划,是抢夺董卓的主线任务,如果曹操的宿命没有改变,依旧是被发配往地方赴任,那么上任时间便是战略计划的关键了。

    曹昂最最担心的便是这一点,因为接下来的计划不确定因素太多,如果年中上任,意味着曹操在雒阳待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这点时间,充其量只够曹操跟朋友、家人叙叙旧,收拾收拾行礼,哪有时间收集情报,更别提私下里运作,抢夺董卓的主线任务了。

    切入正题后的曹操,变得一本正经起来:“如你预料,陛下册封我为关内侯,同时迁为光禄大夫,执掌顾问应对,为陛下谋事。”

    嘶—!

    曹昂闻言,不自禁倒抽一口凉气:“当真是光禄大夫,没有外放为两千石郡守?”

    曹操肯定地点点头:“嗯,的确如此。”

    “耶斯!”

    曹昂兴奋地恨不得跳起来。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历史的车轮竟从这一刻开始,悄然发生了偏移。

    虽然,光禄大夫只是秩比两千石,比郡守秩两千石要低些,但曹操却能留在中枢供职,继续接触汉帝国权利的核心。

    在天下彻底大乱之前,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虽说光禄大夫与议郎一样,都属于皇帝的顾问,没有例行事务,皆听从皇帝诏令行事,但光禄大夫只有三人,而议郎足足有五十人。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光禄大夫便是皇帝的首席顾问,身份地位绝非寻常议郎、谏议大夫等官职可比。

    这个官职证明了皇帝对曹操“一军二帅”纰漏的肯定,否则也不可能会给他光禄大夫的官职,这是充分的信任。

    “嗯?”

    曹昂忽然察觉到曹操神色有些不太对劲,皱了皱眉,好奇询问:“你能留在雒阳供职,难道不开心吗?”

    “没有。”

    曹操摇了摇头,轻叹口气:“只是回府之前,与你祖父在马车中聊天时,才得知为了能让为父留在雒阳,他们付出了多大的艰辛。”

    曹昂听出了些许异样,急问:“怎么回事?”

    曹操倒也没有遮掩:“一军二帅的论述触犯了何进威仪,令其颜面扫地,甚至还去皇宫当面控诉,却被陛下痛骂了一番。”

    “此外还有中常侍蹇硕从中作梗,想要联合某些人,将为父派往兖州为官,协助平叛,其实就是想将我逐出雒阳,明升暗降。”

    “若非你祖父亲自拜访了何进,岳伯父亲自拜访了袁隗,为父是不可能继续留在雒阳的,充其量只是个两千石的郡守而已。”

    曹昂惊呆了!

    他没有想到事情背后还有这么多权势纠葛。

    中常侍蹇硕阻挠,还自罢了,毕竟曹操棒杀了蹇图,即便后期摆平了此事,但二人之间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这辈子都得继续斗。

    可大将军何进竟也跟着凑热闹,这就有些令人不爽了,难道非得等到败报到了,让黄巾打他的脸,才不算触犯威仪?

    曹昂没好气地吐槽道:“蹇硕还自罢了,何进又是为何?”

    曹操摇头苦笑一声:“昂儿,你终归还是太年轻了,何进纠结的不是一军二帅的论述,而是为何没有先向他禀告,而后由他入宫奏禀陛下。”

    身居高位的人最是要面子,自己的脸,自己可以打,但别人绝对不能打,尤其何进才刚被提拔为大将军,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

    可谁能想到,他的第一把火还没烧起来,就被曹操无情的浇灭了,浇灭还自罢了,曹操又因此力挽狂澜,大伙全胜。

    恁娘的。

    这简直是打脸之后,又剁两脚的节奏!

    毫无疑问,这件事情必会成为文武百官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背地里的吐沫星子,能把何进给淹死!

    “若不是曹操及时发现一军二帅的纰漏,估摸着雒阳要被黄巾围攻喽。”

    “屠户出身而已,能有什么高见,若不是有个好妹妹,大将军能轮得到他?”

    “别人出谋划策是要立功,咱何大将军出谋划策,可是要命呐!”

    “......”

    这些污言秽语,别说是何进了,就算是曹昂自己,也受不了啊。

    难怪何进会如此生气,这脸都要被人踩稀碎啊!

    可如果先向大将军何进禀告,然后由他亲赴皇宫,言明利害,事情的性质便会彻底转变,不仅能引兵出征,甚至还能交好何进,一举两得。

    曹昂意识到自己战略计划的缺陷,轻叹口气:“此事赖我,没有全方位考虑到各种因素,才会造成今日这般后果。”

    “不怪你。”

    曹操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道:“其实,我早想到会得罪何进。”

    曹昂愣怔:“啊!这......”

    曹操摸着颔下短髯,饶有兴致地道:“我之所以没有先向何进汇报,有两点原因。”

    曹昂把手一拱:“还请不吝赐教。”

    “其一!”

    曹操解释道:“我乃议郎,本就可以议政,且只对陛下负责,没有责任提前向何进汇报,且事情十万火急,而那一日,何进刚好在巡视八关,不在雒阳。”

    曹昂惊诧不已:“难不成......”

    “没错。”

    不等曹昂把话说完,便被曹操直接打断:“我是专挑何进离开雒阳城后,才去递交奏疏,入宫面圣的。”

    曹昂佩服的五体投地:“那其二呢?”

    曹操捻须,继续解释道:“至于其二,为父亲自说服陛下,陛下知是为父才学,若是让何进面圣,岂不变成了何进的才学?”

    “如此一来,即便何进举荐为父引兵平叛,大获全胜以后,恐怕也只能落得个外放两千石的郡守,又岂能留任中枢,更遑论光禄大夫。”

    “若是往常,为父照顾何进的面子,还自罢了,可这天下都要乱了,为父哪还能顾得上何进那点可怜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