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学姐表白了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网络杠精分几类?

    “星星啊,我问你个问题啊。”

    “什么问题?”

    叶星阳转头看着凌兢欣。

    “上次我们去市里玩,回来时你为什么只给我买东西,不给你自己买。”

    “你想听高情商还是低情商的回答。”

    “两个都要,先听高情商。”

    “只要你开心就好,我自己没关系的,只要你开心我就开心。”

    “那低情商的回答呢?”

    “我不喜欢买东西,购物什么的,我只喜欢往游戏里充钱,我觉得往游戏里充钱更加值得,不过我也不是什么游戏都充的。

    这也是我妈为什么总是说我用钱不知道节约的原因,我也不想这样的,可是控制不住啊。”

    叶星阳也查过百度,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是都是一些废话,说什么自己是因为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叶星阳每天游戏的时间都不超过两个小时,除了版本更新的时候会久一点,但是那是为了过剧情,还有一些竞技类的游戏叶星阳也不玩。

    喜欢往游戏充钱纯粹是个人喜好,没什么错不错,理智不理智的,只要用的是自己赚来的钱,想充多少都可以,而且还没有心里负担。

    “但是现在你充的是自己赚来的钱吧,只要不给父母负担,不把自己饿着就好了啊。”

    “说的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以后你的衣服我给你买就行了,我需要的东西则是你给我买,这样我们都不需要自己花钱了,而且我们都是不希望麻烦别人的人,买东西的时候肯定会想着对方,这样就能存下钱了。”

    “还能用这种方式解决吗?”

    叶星阳惊呆了,这算什么啊?感觉好麻烦。

    ……

    到了中午,叶星阳跟凌兢欣一起来到食堂吃饭。

    “星星,你吃什么,我去买。”

    叶星阳想了想,要了个一荤一素,七块钱。

    “不再多要点吗?”

    凌兢欣看叶星阳点得这么少,真的吃得饱吗?

    “放心,已经够了,我胃口又不大,而且不够还可以添饭,说说你要吃什么吧。”

    凌兢欣本来想着也要点少一点,但是她突然又反悔了,于是点了个两荤两素。

    叶星阳瞬间猜到凌兢欣在想什么,毕竟自己很容易就能看穿别人想法,于是直接帮着付了钱。

    果不其然,凌兢欣一坐下来,就把一半的菜都给了叶星阳,叶星阳连忙阻止,因为太多了,凌兢欣那边都要没了,所以叶星阳又把菜还了三分之一给凌兢欣,这样两人都能吃饱。

    “我觉得还是收回早上的话比较好。”凌兢欣突然开口。

    “反悔了?”

    “对,反悔了,这样根本不行。”

    “对啊,平时那样不好吗?没事的时候就各买各的。”

    “好吧,我明白了。”

    “也不用这么沮丧,至少出发点是好的。”

    “嗯,好了吃完了,我们回去吧。”

    ……

    叶星阳回到寝室,恰好看见彭开俊在看科普视频。

    “你在看什么?”

    “原来杠精还分为以下几种,我以前居然都不知道?”

    “哪几种?”

    “比如

    a:有时候带上狗头说话可以显得有好。

    b:那我说你xx死了,友好吗?

    那a明明说的是有时候,b这种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找刺,明显的杠精行为,a从来没有说过要恶语中伤别人,也没否认有这种情况。

    但是b突然发疯开始聊这件事,攻击了一个不存在的对象,即稻草人,这种就叫做稻草人谬误。”

    “长见识了啊,你看的谁的视频。”叶星阳好奇问道。

    “瞎猜的视频,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来我们一起看,随便学学怎么解决网络杠精。”

    a:我经常给我家狗狗洗澡。

    b:你长那么大都不一定给你爹妈洗过几次脚。

    b这种叫红鲱鱼谬误,引用了不相干的话题,让别人把注意力从a身上移开,实际上给狗狗洗澡和给爹妈洗脚没直接关系。

    还有其他案例。

    a:我收养了很多流浪猫。

    b: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呢,你怎么不去管管他们。

    收养流浪猫跟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也没直接关系,还有打游戏时,你跟别人说你怎么不上呢?结果那个人回你,你连我这英雄都没有吧。

    还有你玩别的游戏,你说这卡池延迟这么久,结果补偿就给这点,结果别人说,那边疫情你不知道啥样吗,卡池延迟是他的问题吗。

    还有一种叫做偷换概念,比如:

    a:这个人姿势好奇怪啊。

    b:这人可是世界冠军,你不妨说说哪里有问题。

    a此时应该回复那个人姿势为什么奇怪,结果他却回复,没打过乒乓球就不能评价了?我评价冰箱制冷有问题我还得会制冷吗?

    不去探讨具体的话题,而选择用不恰当的比喻去偷换概念。

    还有学校举行运动会时,学生扔铅球差点砸到人,我结果有人评论我们学校扔铅球砸死过人,这样的比赛意义何在,比的是体力还是抛物技巧,然后有人回复,吃饭还有噎死的,喝水还有呛死的,所以你想表达什么?

    回复的这位网友就用了偷换概念,扔铅球跟吃饭,喝水不是同一类事情,不能用来比喻,这也是用了偷换概念。

    但是a网友这种就叫做滑坡谬误,通过不合理的串联因果关系,来推导出非常极端的结果。

    人类扔铅球这项运动是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的,他们学校扔铅球砸死过人,所以他觉得这项运动没有意义,这样的运动应该取消,太过于极端无脑,正常的做法是这项运动应该采取保护措施。

    接下来的叫做打压对立。

    a:我这台GTR真快。

    b:呵呵,他能比战斗机还快吗?

    路人眼里的b网友纯粹的没事找事,实际上b将“快”的外延缩小,通过拿战斗机来对比,让“快”难以发生,导致对方无言以对,因为确实没战斗机快,不过快本身是相对概念,GTR没有战斗机快,并不代表没有其他车快。

    最后叫做语境去除,就是大家熟悉的断章取义。

    常见于很多媒体传播的网络舆论事件,比如一女的出门取个快递,结果被拍下来发到网上,说她出门是想出轨,这种最让人恶心。

    那么怎么对付网络上的杠精,最好的办法是:啊对对对。不管他说什么你都是:啊对对对,他要阴阳怪气,你就比他更阴阳怪气,反正跟他好好说话他又不听。

    这样把他下一句话噎住,不给他发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