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贞观当咸鱼
繁体版

第十六章封地武功

    李渊手扶额头,有些丢人道:“还不赶紧落座,平日让你好生读书偏不听。”

    李元吉虽不懂,但看众人表情和自己父皇的斥责,再迟钝也反应过来,大吼道:“你这小贼,安敢欺我?”说着还欲举拳打去。

    “三弟莫闹!”李世民前面的华服男子忍不住斥责。心中也满是失望:自己这三弟虽然是自己的坚定拥趸,但却是个只武功的莽夫。输了并不可怕,但输了还不认,还要动手那就丢人丢到家了,而且丢的可不仅仅是他李元吉的脸,更是自己的脸。朝中大臣谁不知道李元吉就是自己的人。

    “孽障,还不赶紧坐下!”李渊的老脸也有些挂不住,相比较那浑然不惧的年轻人,自己这三子真是货比货得扔。自己怎生出了这么个玩意?若不是老大和老二俱是顶尖的人才,自己都要怀疑这老三是谁的种。莫不是随了他娘??

    见到老头子发怒,李元吉这才忿忿不平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不过也因此记恨上了盛利。

    见到李元吉吃瘪,盛利倒也没有真的叫其把长案吃了,这里毕竟是太极殿,现在当权的可不是李二。只是饶有兴趣的盯着李世民旁边的华服男子看了许久,看来这就是那个悲剧的主角,大唐隐太子李建成。

    说句实话,若不是李二这个妖孽在,凭借李建成的手段和实力,不说开疆拓土,但绝对会是个优秀的守成之君。前期李唐未建立时也曾是个马上征战的好手,后立为皇太子后依旧能在大后方协助李渊处理朝政,并且知人善任采用魏征之计,招抚降众、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等功绩为李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李建成也察觉到了盛利的目光,心中稍稍不喜,也不知是因为这人是李世民推荐的,还是因为刚才让李元吉丢了面子。

    “盐乃国事,小郎君为国献制盐之方,可算解得国朝危机,于国有大功,孤欲赐爵。不知众位以为如何。”李渊沉吟一番开口道。

    “不可!万万不可!圣人!此小贼微末之功尚未证实!安能赐爵!”李元吉蹬得站起身来言辞激烈。

    “父皇,儿臣也以为不妥,制盐虽有大功,但我大唐以武立国,此子就算不凡,但无军功就封爵位,恐难以服众。”李建成也站起身子,本以为自己父皇不过是赏个文武散官的虚职,并不在意。没想到居然是封爵。这可不行,一旦有了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男爵也算的上是从五品的官职,足以成长为一个不小的勋贵世家。倒不是与盛利有仇,只是不想再增加自己那锋芒毕露的二弟的底蕴了。

    “谁说盛郎没有军功了?”李世民歪嘴一笑,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从怀里取出一份奏折和一份地图,站起身递给李渊。

    众人只见,李渊原本犹豫的神情顿时变了模样:“哈哈哈!好!是我大唐的好男儿!”

    李建成心中咯噔一下,莫不是这小子有啥军功不成?还有那满是血污的羊皮地图是何物?

    “来人拟旨,秦王府盛利,为国献制盐之法,对敌斩突厥蛮子,为人纯良,乃国之大才,遂赐开国县子封地武功。”

    李世民乐了,连忙按下盛利朝李渊拜谢。本以为父皇最多赐个开国县男,没想到居然如此大方,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大的惊喜居然是封地武功。这可是长安附近较为富裕的地方。

    李元吉的脸都快扭曲成一团浆糊了,父亲这是年老昏聩了吗?区区白身就凭借一个制盐和一封奏折就得了一个开国县子,还是封地在关中腹地的县子。武功县可是京畿之地啊!怎可如此大方。

    李建成想说什么,就见李渊命内侍将奏折上的内容读出来。

    “武德九年三月初一,盛利同致果校尉尉迟宝琳于秦岭山脚遭遇一支深入大唐腹地的精英突厥小队,血战拼杀,最终以一死四伤的代价击杀突厥蛮子十七人,并活抓六人,缴获战马二十余匹,并从俘虏腹股处寻得突厥各部落对大唐北境兵力部署图一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以往我们对战突厥获胜一般都是损伤极大,怎么可能?就凭借这小子和尉迟宝琳带十几个年轻部曲就剿灭了突厥精兵?二哥!你可知谎报军情可是大罪!哪怕你于国朝有大功!”李元吉大声吼叫一脸不信,这定是假的!李世民啊!李世民!没想到你为这小子铺路能做到这个地步!怕是你小舅子吧!真是愚不可及!你真当父皇老眼昏花了不成!

    李渊也凝视地看向李世民:“二郎可有证据?”

    “父皇可派人去我秦王府地牢看看,还有几个俘虏还活着嘞。”李世民一脸洒脱,早就想到会有人不信,不然自己早就将那几个突厥人当了人肉靶子,岂会让他们活到现在浪费粮食?

    李渊侧头在内侍耳边吩咐了几句,内侍就小跑出了太极殿。

    内侍走后,太极殿内就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安静,李建成的怀疑,李世民的淡泊,李元吉的不信还有朝堂上衮衮诸公各怀心思在此刻形成了一幅人世间。

    盛利和尉迟敬德一左一右站在李世民身后,就像保镖一般。尉迟敬德倒是无所谓依然一幅已经习惯了的模样,盛利就不一样,屁股的挺翘是干嘛用的?不就是为了坐着更舒服吗?悄悄移动了一下身形,往一旁的立柱靠去。李世民微微一愣,内心莞尔:还真是个胆大的,在太极殿中都如此疲懒。看来回去还得让夫人收拾收拾。

    人呀,一旦有了依靠便会懈怠。不知过了多久,李渊听到一阵轻微的鼾声不由得皱眉,何人如此大胆!居然敢在太极殿睡觉!目光四处扫动,最终停留在李世民身后。少年身子微微倾斜倚靠在太极殿的立柱上,不仔细看还以为站的笔直。眼睛居然是微睁的,若不是有轻微的鼾声,怕是自己也发现不了。

    “武功县子,睡得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