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语村言
繁体版

3.1.2.3 纸笸箩 之 烟笸箩一

    3.1.2.3.4.抽烟的孩子

    说到烟盒我们就要说说香烟这个事情。小村没有县城发展的那样快,香烟进入小村比县城晚一些时候。不过在计划经济的后期也还是有香烟的,我在这里说的是普遍售卖这样的事情,不是说第一次出现在小村这样的事情,更多的说的是小村孩子们接触到和看到的事情。

    香烟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十几厘米长、半厘米(或者不到一厘米,也有的粗得多)粗的一节白色(或者其他颜色)的纸卷,里面卷着一种叫做烟丝的东西;抽烟的时候把一端叼在嘴里面,另一端用打火机点着了,慢慢的吸进嘴里去,再把烟吐出来。我们说香烟在直觉上就是一截卷着烟丝的纸卷儿也许更容易理解一些,实际上我们大家都熟悉它,貌似有时候人们还很喜欢他。

    不过说到香烟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说的就是,香烟现在(2021年)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外观了,比如我们现在好多人抽的烟就没有一厘米半厘米那么粗了,比这个还要细一些,人们叫它女士烟;虽然叫做女士烟,可也没有就不让男士抽,相反的就是男士抽的也并不少。不过我生活在小村的时候,女士烟还是没有的,我是说在小村是没有的,至于是不是在小村之外存在,我不知道,那时候我们是没有能力走出很远的地方的,这个怕是现在(2022年)的我们难以理解的事情吧,有很多的条件限制着我们不能够离开我们生活的那片土地,这个也是真实的事情,现在听起来就觉得非常的奇怪,不过在那时候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我们回来接着说我们的烟和抽烟这个话题。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孩子们是不被允许抽烟的,孩子们抽烟往往都是偷着抽,这个事情在那个时候也是很常见的,大人们也是知道的。退一步说,大人即使没有看到,也能够从孩子们身上闻到烟味儿,这个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是不是一定要严加管理,这才是那个时候的一个实际情况。

    也就听说当年在外面上学的时候,有的孩子抽了烟之后,为了在家长面前有一个伪装,就去用牙膏含在嘴里面反复漱口,希图清楚嘴里面的烟味,这个也挺好多学生说过。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小的时候小孩子们抽烟,大人们通常的都是一种口头上的制止,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还是默许了的;没有做到以身作则,教育别人的时候就有一些底气不足,面对自己的孩子,似乎并没有因为孩子们小了一辈儿就忽略了这个规则。大人们不允许孩子们抽烟,可是自己是抽的很勤的,也戒不了,说教孩子的时候也还有一些不自然吧;这底气也就不太足。

    抽烟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些新鲜感的;有一个值得说的事情就是,孩子们对于一个事情有新鲜感,往往有着去探索的冲动,用小村人的话来说,就是想给他整个明白,这个在生活中好像是正确的思维;孩子们对于抽烟也是一样的心理,大人们越是禁止,孩子们就越是想弄清楚到底抽了之后会怎么样;就比如那时候有的大人就对孩子说:不要抽烟,抽烟之后就不长个子了,更有的大人就说抽烟就熏黑了肠子,以此来阻止孩子们抽烟;香烟也罢、旱烟也罢,冒出来的烟真的就没有特别黑色的,也是真的,不过我们那时候看到的烟囱里面冒出来的烟黑色的就多的多,这烟是黑色的,再比如那时候点的煤油灯、麻油灯,都能够把屋里面的墙壁熏黑了也是事实,想来迁移到熏黑了肠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吧,虽然我们知道这个熏黑了肠子就不是事实,不过并不耽误大人们用来教育孩子。对于孩子而言也就有了一个疑问:到底抽烟会不会不长个子,会不会熏黑了肠子,孩子们是有着一种探索的欲望的,用那时候的话来说就是:抽了会咋样?这等同于欺诈的方法,并不实用,也许有的大人也就说出来这个说法不是真的这样的话来,于是就泄了密,这也是一个原因。一个值得说的可能就是,小村人们认为吸入体内的烟,是吸入胃里面去了,而不是吸入肺里面去了。

    孩子们抽烟不被大人们所允许,就只能够背着大人们,换句话说就是只能够偷偷摸摸的抽,真的就是一种做贼的行为。

    既然要躲着大人,多数情况就不能在家里面,一个做法就是去别人家里面;这个想法好像有些幼稚,不过在那个时候还是很管用的,大人们原本对于孩子们抽烟就是一种只是在嘴上说说,实际上并不就管理得很苛刻,对于自己家的孩子尚且如此,对待别人家的孩子自然就更是网开一面了。也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大人们对于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时候还是真的惯着,不但不管束,还会纵容孩子们的行为。

    还有就是孩子们在外面比如躲在一个黄土壕沟里面,或者远离家里的小河沟子边儿上等等这样的地方抽烟。这样的事情是有的,也有下面的事情发生:比如孩子们去了自己的亲戚家里面,亲戚多数情况是不能够限制孩子抽烟的,恰恰相反,亲戚可能还会怂恿孩子抽烟——我们现在叫做吸烟的,前些年还有个礼貌用语叫做请吸烟,本身就带有礼敬的成分,那个时候也是一样的存在的,不过小村不说请吸烟,往往就是来一颗烟吧,再抽一颗、再来一颗,也不说一支烟——因为有了礼敬的成分,亲戚倒不好去禁止孩子抽烟了,否则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在面前了:亲戚的孩子来家里面了,没有好好的待承(招待),这就远远比好心劝诫孩子不要吸烟而引起的误会更加严重了。类似的喝酒很多情况下也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的,虽然家里面是限制自己孩子喝酒的。

    有一个事情就是抽烟抽多了也是会醉的,我们现在说抽烟抽迷糊了,至于是过敏还是中毒根本就不在小村人那时候的思维之内。抽烟抽醉了的孩子处于一种类似于短暂昏迷的状态,像恶心呕吐这样的表现还是有的。不过小村孩子们那时候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找一些白菜吃下去,感觉会好一点儿。我们说的是没有发生大的事故,这样也就慢慢的好起来了,真的中毒了,也很严重了,恐怕光靠吃白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世上万物都有一个前世今生来世,香烟也不例外。

    说到香烟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国家就是土耳其,还有就是我们知道的俄罗斯。十九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统治逐步动摇,俄罗斯看到了这个机会,想在这个机遇中争取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于是发生了俄土战争。这场争夺战争最终以俄国人求和而告终,也就是我去打你,目的是为了占领你的地方,打不过你我给你服个软,说我错了。我们所以提到了这场战争是因为在这场战争中,士兵从奥斯曼土耳其士兵那里学会了吸烟这个事情。学会了吸烟的士兵又把吸烟这个事情传到了其他的地方。这是我能看到的关于香烟的比较早的记录了。

    小村人们吸烟最初是从手卷烟开始的,我们在后面会叙述一下手卷烟,也就是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小村人们的手卷烟,小村人也叫旱烟。这个环节可以在我们后续的烟笸箩相关的内容里面找得到的。

    经历了手卷烟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机器卷烟,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香烟,当然当年制作的香烟与现在相比在工艺上是有差别的,还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样我们就承认了一个事实:生产力进步了。

    我们看到的香烟小村最初的时候叫做洋烟,这个又是外来的东西了。这个洋烟区别于小村人们自己的手卷烟,并且那时候还是高级的存在着。我们在反应二战后期及以后的电影中看到了香烟,香烟真正在小村出现比电影中的时间要晚上几十年。

    说完了香烟的来历我们接下来说说我们那个时候能够见到的香烟,时间上应该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1980s)。这个时候小村出现了香烟,孩子们也才能够见到香烟,注意我说的是孩子们,而不是家里掌柜的;掌柜的见到香烟的时间可能就比我们说的这个时间早很多了。

    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香烟的包装就是我们常说的烟盒。烟盒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就很是丰富了。

    我们印象比较深的有那时候的大生产,这个烟是比较有名的,在小村存在了好多年。大生产不是本地香烟,产地在LN省SY市。大生产是建国后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力时期的品牌,之后一直沿用下来。最初生产大生产牌香烟的在国内有几个厂家,最后经过当时国家商标局认可后将商标给了沈阳制烟厂,对,那个时候叫做沈阳制烟厂,你没有看错。大生产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慰问品之一,后来很多援建外国专家也很喜欢大生产,曾经点名要求供应。上个世纪53年沈阳制烟厂更名为沈阳卷烟厂,继续生产大生产香烟。大生产曾经是国家领导人的专供香烟之一,享有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