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语村言
繁体版

10.1.1.10年糕

    10.1.1.10年糕

    年糕是小村那些年又一种黄米面食品,也是小村人们喜爱的年节食品之一,我在小村生活那些年不是任何时候想吃年糕就能够吃到的,只有在过年才能够吃得到,年糕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过得更好);小村人们朴素的期盼思维,源于小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年糕那时候在小村是作为年节食品的,平时是没有机会见到吃到的;不过也还有例外,曾经经历过在农忙的时候撒年糕的事情,那些年生产队在农忙时候做过(年糕)。

    小村的年糕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年糕还是有些不同的,小村那时候年糕的原料是大黄米面,还有一样就是饭豆,作为辅料。

    看到这儿小村人可能就不太赞同了吧:你说饭豆是辅料?不放饭豆的年糕你吃吃我看看?

    没错,如果做年糕不放饭豆的话,真的就不好吃。人们吃年糕都是刻意找饭豆多的来吃,这是那些年的事实。怎么吃是一回事情,怎么做是另外的一回事情了,大约是你想自己制作出品味独特的年糕,一定要先知道怎么样才能够把大黄米做成年糕才是正确的。

    10.1.1.10.1蒸撒年糕

    第一步自然是淘米了,这里与我们说的蒸年干粮时候淘大黄米是一样的操作方法,没有区别自然不用说,实际上就是在淘米的时候一并就把制作年糕的那一部分数量加在了一起,一同就淘出来了。一句话,一直到制作年糕之前都是一样的活计,一样的做法。只不过制作年糕的大黄米面不用发。没错,制作年糕的大黄米面是生的,不是蒸熟了备用的。

    蒸年糕小村那时候也叫做撒年糕。这个撒字很传神的写出了制作年糕的过程与动作。我们来看看小村那时候的撒年糕是什么样子。

    撒年糕之前需要事前准备好饭豆,并且要把饭豆烀熟了备用,这个现在还能够见得到,我们就不细说了。

    那些年小村使用的灶具还是比较大的大铁锅,我们现在(2022年)在城里面的家庭中是看不到的了。小村村民家里面人口多少不同,大铁锅尺寸也就不同,大体上比较常见的是6印、8印、10印、12印;再大一些的铁锅在小村的家庭中就不常见了,说不常见不是说没有,后期小村出现了专业的豆腐制作人员,小村人们叫豆腐匠,他们(家)使用的铁锅就大一些。

    我们接着说我们的撒年糕的话题。撒年糕在小村毫无疑问的就要用到大铁锅了。大铁锅里面放进去足够量的水之后,在锅里面放上锅叉,锅叉上面放上帘子,帘子上面放上屉布,盖好锅盖,烧大火加热,直至锅里面的水沸腾起来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时候小村人们烧的柴火比较硬实,比如烧(干)柳条子,这火儿硬实,烧着了一会儿温度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