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语村言
繁体版

26.4电报信件(2)

    26.4电报信件(2)

    小村那些年人流量大的地方是小村的供销社,邮电所在小村供销社设有邮箱,这个邮箱是专门用来寄出信件的,寄过来的信件不用装进这个邮箱里面去,通常都是邮递员直接放在小村供销社(或者大队)里面,按照要求那时候是需要签字确认的,也就是说,信件到了收件人手中的时候是需要签字确认的,这个说的是挂号信,普通的信件是不需要签字确认的;话虽如此,早期的时候很少发生信件丢失这样的事情;小村人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彼此很少拆台,有的都是顺便就帮别人一把,比如我去了供销社买东西,看到有你的信件就顺便给你带回来送到家里去;小村人们也还是比较淳朴的思维,没有那种斗角勾心的小心思也是真的。

    那么怎么才能够知道邮递员有没有到了小村,有没有开箱收取信件呢?这个在当时也是有一个监督机制的,在邮箱里面有一个小戳子,这个小戳子代表着小村的那个邮箱的身份,这个小戳子盖在了邮递员的工单上面,就证明了邮递员已经来过了,并且收取了邮箱里面的信件;同时在工单上面是有登记的,回到邮电所里面的时候还会有工作上的交接的。

    一个值得说的事情就是那时候的邮递员是不会把那个代表小村身份的小戳子带在身上来作弊的,那些年我们都是亲自见到过的;况且邮递员到小村来也不仅仅就是取送信件,还有那个时期的报纸,这个也是邮递员送到小村来的,所以他也必须来。

    那是不是有的宝宝(2022年)说了,报纸有什么重要的呢?早一天看,晚一天看没什么吧?这个真的不行,报纸必须在指定的时间里面送到,不能够迟误。那个时期的报纸也没有后期的某一个阶段那么多,有的都是国家级别、省地市级的报纸,有一个时期县里面也有办过报纸,不过后来的时候都不再办了。报纸对于多元合一的公社、大队那是重要的,不要想象成可有可无,是必须要有的,不能或缺。

    我们打个比方说,你是大队长或者支部书记,比如公社领导来电话问:你看了某某报上面报道你们大队事迹的那个报导了吗,写的不错啊?你回答说,报纸还没来呢?可是按照实际情况这报纸早该在一天前就送到了,你说,能不追就这个责任吗?小村所在县城那个年月曾经多次上过报纸,也都会在有线广播里面播报为了什么事情上了报纸,以此来鼓励全县人们。

    信件放进邮箱里面去以后,邮递员按照正常的手续收取信件,邮递员在他负责的区域里面转一圈之后回到邮电所里面来,把他收取的信件经过正常的工作交接之后,交接到所里面去,由所里面按照收信地址分拣之后分别装进相应的信件邮袋之中去,等到邮车过来的时候,经过交接之后,信件就装到了邮车上面,到更高一级的邮政局进行分拣发送或者跨局分拣也有可能是实际情况。

    小村那时候每一天邮递员骑着自行车,那些年也就只有自行车,来一次,把外来邮寄过来的信件投递到小村,把小村里面邮寄出去的信件收集起来,再送到邮电所里面去,电报纸也是邮递员随同信件一起带过来的。除了信件之外那时候小村也会有邮寄的包裹,外面来的包裹也是邮递员依靠他的自行车带过来的,小村邮寄出去比较小的包裹也由邮递员收到邮电所里面去进行邮寄,比较大的包裹那是需要自己送到邮电所去的,来的大包裹也是需要自己去邮电所取回来的。

    邮递员来的时候还有一样东西就是报纸,国家级别的报纸、省级的报纸、地级的报纸,都是通过邮递员人工的自行车来到小村的,由于一些原因,小村人们(干部)并不能够看到当天的报纸,可能看到的会是四五天之前出版的报纸,后来的时候是三天左右,再后来是两天,到了九几年前后小村能够看到当天的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