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晋雄
繁体版

四十九章 南山幽谷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西起陕西武功,东至陕西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也是“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的诞生地。

    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载秦岭是“天下之阻”。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京兆尹,蓝田县南二十里的南山官道上,约有二十几名骑士缓缓向南而行。

    “二哥,这南山上真的有仙人在此清修么?”

    “谁知道,可能真的有,哈哈。”

    卫恒嘿嘿一笑,扭头向和自己并骑的文丑说道:

    “叔恶,你从河东一路千里相护,此番情意恒必铭记于心,永不相忘。

    “哈哈,又来了,又来了,今日你都说了几遍了,我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我们这一路游山玩水好不惬意,哪里有半点危险。要说起来为兄却要好生谢谢你,这十几天是我这十几年最开心的时光了。”

    满面春风的文丑不由的看向自己的妹妹舞清,现在应该叫文清。只见舞清与徐真个骑一匹枣红马远远的避开众人,在一起嬉笑打骂,好不开心。

    “仲道,再过几天你的任命就应该下来了,我也要启程归洛了,睢阳如你所说却是龙潭虎穴,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所以我意将舞清托付给你,不知可否?”

    卫恒一听文丑这样说不由得想到安邑时徐晃对自己所说的话,不由大为尴尬。

    “额……叔恶,我……我……。”

    “怎么?汝不愿意。”

    “没有没有,恒必不负叔恶重托。”

    “哈哈,这就对了么。”

    文丑看着眉头皱成一团的卫恒不由大为光火,这个小子,要不是自己妹子早已把自己的心给了他,自己何必如此上贴。

    “哼!

    玄清上人听说是桓帝的剑术师傅,闻名宇内,天下武人无不想受其指点一二,快些走吧,我实在想见真人。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一行人走走停停南山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至傍晚时分,见前方青山环抱,谷幽林秀,湖光倒映,草深鱼跃。

    汤峪东蒸,烟霞绮丽,褒斜西卫,群峪唱晚。千峰染翠,翠惹微岚,岚生幽谷,谷响玉川。

    “这里真的太美了,天底下怎会有如此胜地,快看前面有一个村庄。”

    只见徐真舞清敏敏三个女子看着眼前美景,浑然忘了之前的旅途艰辛。

    卫恒见前方幽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竟真的是世外之地桃园佳境。

    “二哥这里明明是一个村庄,我们猗氏山中到处都是,难道玄清真人就在这里。”邓孝有些疑惑的看向卫恒。

    “没错的,就是这里,老夫来往此地已有十年怎会出错。”

    向导是众人在蓝田县中寻到的一名老农与童渊相识,经常替童渊采买些生活用品和慕名前来拜访童渊的名士领路。只见老农也不生气,径直顺着小路往村庄走去。众人也相随而行。

    “老童,老童有人寻你,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波了,老汉来回奔波好不容易长出二两肉就这么哆嗦完了。你得赔我。”

    “好你个老头,真是越老越贪。少不了你一壶酒。”

    卫恒众人只见老农行至庄口一片农田处对着一黑巾裹头短衣竖褐晒得乌黑的老头说道。

    如今已是暮春时节,再有几天就是立夏,可是谷中却没有一丝炎热甚是清爽。绿油油的麦田透着一丝金黄,微风徐徐,麦香扑面而来。

    “什么他就是童渊,闻名天下的玄清上人。难道不应该是力拔山河的雄壮威武之士,又或是是仙风道骨远离尘世的的化外名士。怎会是眼前这位干瘪的老头子呢。”

    卫恒心里如此想道,可是听领路的老农叫他老童那还不知道眼前这位确实是名满天下的童渊。

    “河东卫恒,奉师命特来拜访真人。”卫恒向童渊一礼说道。

    “师傅是谁?”

    童渊看都不看卫恒一眼,依然锄着杂草,漫不经心的开口回道。

    “彭城樊阿。”

    “哦。”

    只见童渊停下手中农活,直起腰目光看向远处山峦像是回忆往事。

    一会才扭头看向卫恒,咧嘴一笑漏出满嘴黄牙说道:

    “老夫想起来了,可是华佗的徒弟。没想到那个樊小子也有徒弟了哈哈哈!”

    “诶。”

    童渊看了一眼卫恒后面文丑邓孝等一众人,眉头一皱又说道:

    “怎么这么多人,这个小子你来汤峪有什么事,怎么带了这么多人。先说好老夫庄中可养不了这么多人。”

    卫恒见此赶忙掏出樊阿手书递向童渊,童渊放下锄头在身上胡乱擦了擦手接过信书看了一会对卫恒说道:

    “原来如此,走吧,先进庄吧。对了天色已晚,你带的人便在庄中留宿一晚,明早起来早点出谷知道么。”

    “小子知道。”

    邓孝文丑见童渊不搭理自己不说还要明天赶自己出谷忙向童渊见礼说道:

    “上党邓孝,安平文丑拜见真人。”

    童渊见两个青年向自己行礼也不回头说道:

    “小子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们心思,要是个人来拜师学艺,老夫就收下哪能活到现在。明日该走的走休的噪舌。

    不过既然你们和华佗的徒孙一起来的,今天晚上就指点你们一二,可好?”

    两人心中大喜,连连道谢。

    众人跟随童渊行至庄中见谷中庄园并不大,大约十几户人家顺着谷中河岸高地整齐排列。青石板铺的道路也是宽阔整洁。不时碰到几名路人只见他们对童渊异常尊敬,对卫恒众人也谦逊有礼。

    “真人我怎么觉得庄中之人并不似黔首农夫。”

    “哈哈,小子难道你以为终南山中就我一个隐士不成。”

    众人听童渊一说不由的看这些“黔首”有了一丝不同。尤其是走在后面的董狐。他本就师从卫扬也算河东名士,又不似卫恒那般离经叛道。向来仰慕名士听到这幽谷之中除了童渊还有别的高人哪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