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644年当皇帝
繁体版

第四章 甩锅朱元璋

    明末是个烂摊子,崇祯十七年更是烂中烂。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三个月后,崇祯皇帝就会在煤山上吊。

    这种命运当然不是当世的朱由检所能接受的。

    上吊,上你奶奶的吊,我才不要像那个倒霉皇帝朱由检那样自杀呢!

    但不自杀又能怎么办?

    本来想着穿越成崇祯皇帝,至多玩个地狱模式。但崇祯十七年,这是直接将自己打到地狱十八层啊!

    奶奶的,这贼老天会玩,真的会玩。

    之前的崇祯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朱由检并不清楚,只能从后世人的评价推测出他大概的性格。

    聪慧。要不然也不能在十六岁时,登基后不久就弄死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多疑。当皇帝当了十七年,换了几十个内阁首辅,平均四个月一个。这频率之快,堪称历史之最。

    性格急躁。也可以从上面的事看的出来。他换了那么多首辅,不就是想改变朝局吗?但改变是需要时间的,而他没有慢慢等待的性子,只能一个接着一个的换首辅。

    刚愎。眼中不容得任何沙子。大臣将领,犯一点错,轻则下狱,重则斩首。弄的人人自危,一味揣摩他的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做事呢!

    除了上面的这些外,崇祯帝还有一个最明显的,也是最致命的缺点。就是他极其自负,而又不愿担责。

    明明是崇祯皇帝自己下令让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满清和谈的,但等事情不幸泄露出去,闹的群臣皆知时。他却直接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陈新甲身上,并最后杀了后者。

    因为这个原因,等李自成快打到京师,崇祯皇帝向群臣问策时,无人回应。

    当他拿出左中允李明睿的力劝南迁的奏折让诸臣讨论时,朝内重臣也无一人敢于牵头。只有光时亨这个小小的兵科给事中跳出来,还是坚决反对。

    大臣们怕啊!

    如果真的南迁成功,到时候崇祯皇帝后悔了怎么办?是不是又要砍几颗人口。到时候首先死的恐怕就是那些支持南迁的。

    况且,支持南迁可是要留下骂名的。

    毕竟有前例。

    土木堡之变,几十万大明精锐尽丧,叫门天子朱祁镇被俘,京师危矣!但天降猛男于谦于少保,当庭斥责提议南迁者,支持坚守京师。

    关键是,最后于谦还真的成功了。打退了敌军,守住了京师,使大明得以延续。

    有这样的前例在,难免人们会心存侥幸,要是能守的住呢!

    大臣们不表态,崇祯皇帝自己又不愿自己担负骂名。

    唐朝天子九逃,六失国都。

    宋室南逃,偏安一隅。

    南迁,这可是要沦为千古笑柄的。

    崇祯皇帝自负而高傲,大臣们不表态,他又顾及自己的名声。

    所以,就这么拖着吧!

    拖到最后,李自成打进了京师,崇祯皇帝把自己拖上了煤山的那颗歪脖子树上。

    朱由检不是崇祯皇帝,他没有那么自负,也没那么高傲。他不觉得自己比崇祯皇帝强,觉得在这个时刻自己还能扭转乾坤,守住京师。

    所以,当朱由检把自己撞晕过去又再次醒来,发现自己还在这个时代的那一刻。他就暗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逃到南边去。

    或许逃到南边最终也难以活命,但至少还能苟延残息一段时间,扭转形势也未必完全不可能。

    但即使朱由检愿意担负南迁骂名,想要南迁成功也不容易。

    朱由检不完全清楚崇祯皇帝的性格,但那些大臣,还有他周围的人可清楚的很啊!

    如果做出过分违背崇祯皇帝以前性格的事,难免会引起他们的怀疑。说不得还没到三个月,自己就先被他们当成妖孽给清除了呢!

    因而,朱由检便想出一个主意,那就是借着这次被砸中脑袋装疯卖傻。

    我有病啊!有大病啊!

    病人啊!脑袋有问题啊!

    做出一些出格的事,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至于说到自己梦见什么的,那是朱由检看到周皇后之后临时想到的。反正你们不能进入我的梦中来确定我说的是不是真的?

    洪秀全能玩“天父托梦”那一套,难道我就不能玩太祖托梦?

    而且还可以趁机把南迁的锅甩给朱元璋,就是他托梦让自己南迁的,是他说只有南迁才能保住大明的。

    什么?

    你们有意见,你们反对,那去找朱元璋啊!看他理不理你们。

    看朱由检哭的惊天地泣鬼神,周皇后显的有点手足无措,表情比刚才初见崇祯帝抱着王承恩更加吃惊。“皇上,没事的,只是梦,没事的……”她用手轻轻的拍着崇祯皇帝的后背,细声安慰着。

    朱由检继续干嚎,双手不自觉的向下挪了两寸,在周皇后细软的腰肢上轻轻的摩挲着。而头向上移了一寸,深深的埋进她怀里。

    这感觉,真好。

    周皇后似乎感觉到了,脸色有点不自然。待崇祯皇帝的情绪稍微平静了些,她柔声道:“皇上,万太尉他们都很担心您,也跟着过来了,此刻就在外面候着。”

    万炜听着里面不似人的干嚎,“这……,谁在哭?陛下?这怎么可能?”他脑海里回现出崇祯皇帝那张严肃而阴沉的脸。

    王承恩走出来,看了一眼万炜他们,行了一礼道:“万太尉,陛下病体未愈,可能有点……,有点和以前不太一样。”

    万炜不懂,“公公什么意思?”

    王承恩摇了摇头,“万太尉还是待会自己看吧!三位,请进来吧!”

    周皇后替崇祯皇帝整理了一下衣装,扶他坐上龙椅,自己则安静坐在他旁边。

    朱由检坐好,引目望去,见下首站了三人。

    站在最前面的那一人年纪甚高,须发皆白,起码有七十岁。他穿了一件红色蟒袍,双目有神,身姿笔挺,看起来十分的有精神。

    看到他的一瞬间,朱由检脑海中顿时回荡着一个名字,老黄忠。

    另外两人年龄相仿,都三十上下,俱皆穿着蟒袍。

    一个是身材高挑,眉清目秀,长相清丽的翩翩公子。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个标准的大帅哥。

    另外一个长的稍微次了点,身材也稍微矮了点。方脸大眼,天庭饱满,留着一寸多长的山羊胡,给人一种老实人的感觉。

    三人皆弯身行礼,“臣拜见陛下,祝陛下万福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