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拍电影
繁体版

184、环形叙事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线性叙事,推动剧情的发展。

    《环形小说》主要是靠人物对话来推动,靠角色之间的碰撞产生剧情。

    三条评论中,看得出来,《环形小说》的更难以控制。

    至于点赞数。

    《康城山》和《星芒》加起来,堪堪和《环形小说》打平。

    还有件事儿搞忘提了。

    当《环形小说》刚刚放映结束,路朝林打电话给涂岳。

    路朝林:“是不是所有人都在为我欢呼?为我起立鼓掌?”

    涂岳:“没有欢呼,也没有鼓掌!”

    路朝林:“???”

    怎么和预想中,应该出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呢。

    这样一部传世神作,起立鼓掌,不应该是最基本的礼貌?

    涂岳:“大家都在忙着讨论剧情,有些人根本没看懂,实不相瞒,我也看的是一头雾水,电影怎么卡在那里就完了呢。”

    路朝林没有解释,喊涂岳改天回国看大佬的视频解说。

    涂岳:“不过,路神,我不是客串了环形小说吗?我的镜头呢?从头看到尾,我怎么连自己的背影都没有看到啊?”

    “哦,剪没了!”

    路朝林相当淡定。

    要是换做其他导演,涂岳可能早就火冒三丈了。

    但面对路朝林,涂岳和颜悦色:“路神,下次还请手下留情!”

    路朝林承认,他其实不是故意的,只是在剪片子的时候手抖了。

    在前世。

    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王祖贤有参演过。

    但成片出来,看完每一秒也没找到王祖贤大美女,那很正常,因为王家卫把镜头全部给剪没了,他故意的,那些镜头不符合他的要求。

    呆沙漠辛辛苦苦几个月,连一个镜头都没,王祖贤从那之后发誓,再也不出演王家卫的电影,她确实是说到做到,直到退圈也没有参演过。

    视线转到国内。

    开幕影片放映结束,那也意味着第31届戛纳电影节拉开序幕。

    大家对戛纳电影节的关注度,一点儿不弱。

    看到《环形小说》的口碑成绩,新鲜出炉。

    大家为路朝林捏了一把汗,原本还以为,路朝林在开幕影片放映结束时,在其他两位大导演面前,相形见绌,没想到,大为出乎预料。

    路朝林在口碑上的强劲,康拉德和比尔,比之不及。

    “我早就说过,应该义无反顾的相信路神!”

    “什么时候路神让我们失望过?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有!”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多么强大,路神从来就不曾倒下过。”

    “这一次,开幕影片口碑出炉,路神便不落下风,那么……”

    “你想说金棕榈,路朝林稳了?哪里那么容易,康拉德才是我心目中的电影之神,他勇于尝试不同类型的风格作品,从不言败,每次都是惊喜。”

    “???”

    “路神不是?外国的月亮更圆?你看过路神的作品?”

    “看你说这些话,我都很尴尬,路神不拍烂片!”

    “比尔的电影还把人嗨晕了,可见其影响力,路朝林的电影放完过后,别人连起立鼓掌都没有,这怎么来说明他的优秀,不过是平平无奇!”

    还是有人,始终站在路朝林的对立面,他们永远相信外国导演。

    在前世,《南方车站的聚会》,这部电影不差吧,豆瓣才7.4,如果换个外国阵容,恐怕至少8.5,总是会有人踩一捧一,踩的是国人。

    很尴尬。

    昆汀看了,爱不释手。

    当年《南方车站的聚会》入围戛纳主竞赛,还被法国一个媒体评委全球十佳。这算是互相吹捧外国的月亮?他们国外的月亮终究太少?

    路朝林吧。

    “问个问题,你们知道《环形小说》中,说了多少次FUCK吗?”

    “???”

    “大佬凡尔赛!”

    “戛纳刚刚开幕影片结束,就在这里谈论环形小说。”

    “牛逼认证。”

    “亲,有屁就放!”

    “265次法克,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路神的作品,可能打死我也不会想到,环形小说可能出自路神之手,那种创作风格,和路神前面的那些作品,割裂性太强,而且,剧透一波,环形小说相当重口味。坏笑.jpg!”

    “哈哈哈,放国内上映,至少成长级起步。狗头.jpg!”

    “有多重的口味,难道连少儿不宜的裸露的有吗?如果是那样,我肯定带眼罩进电影院碎觉,妈妈告诉我,不能在电影院看成人内容。”

    渐渐歪楼。

    说起法克,《华尔街之狼》一共569次,平均每分钟3.18次。

    至于出现次数最多的影片,可能看得人少,名叫《FUCK》,是部纪录片,平均每分钟出现9.21次,一共857次。

    逼乎。

    提问:大家怎么都在讨论《环形小说》?那是啥?

    “泻药,兄die,你们村不会到现在还没有通网吧?”

    “就连我这个路人都知道,环形小说是神级导演路朝林最新作品。”

    “我不是路人,我其实也知道,我还知道,环形小说很炸。”

    “谢邀,刚回到五星级酒店,就看到了你的提问。你算是问对人了,环形小说是啥?华夏人都知道,那是路朝林导演的作品。我明白,你想问的,肯定不仅仅是这个表层意思,你肯定是想知道,何为环形小说?

    如果你说想,我马上就告诉你,环形小说为什么叫环形小说?”

    回复:“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刚从戛纳电影节回到酒店,准备泡个澡休息下,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我肯定要满足你才是。所谓的环形小说就是……以下涉及轻微剧透。

    慎入。

    环形小说,不同于一般电影结构的线性叙事,它的风格,在当今世界影坛,绝对算是上独树一帜,仅此一家,它的电影构架和展示风格,看过的人,绝对忘不了,不是因为它有多差忘不了,而是因为它的炸裂内容。

    你们看电影,看到过哪部电影,在电影放到中段,后半段,直接把结局放出来的吗?没有吧没有吧,那就对了,环形小说就是这般,首创。

    布奇骑着摩托载着女友远去,那个镜头,就是电影的最后,要是换个导演,这里肯定就是结尾,而且镜头缓缓上拉,会来段夕阳应景。

    但环形小说的导演是路朝林,高深莫测的路神。

    如果在环形小说之前,我可以相信路朝林是路神,拍电影全是精品,炸翻全场,但在环形小说之后,我更想称呼路朝林为鬼才。

    什么是鬼才?

    鬼才知道他的想些什么。

    看过环形小说,绝对就会明白,我这样的称呼,全都有理有据。

    看完后你会感觉到,这个犯罪故事,不是很稀松平常吗?

    但是,当你看到这个犯罪故事,出自路朝林之手,他亲手来打乱故事发生的频率和节奏,由他来进行一波拼凑,有些狗血的镜头,直接就化腐朽为神奇,很多的巧合,要是在别人的电影,肯定被喷了,但在路神这里。

    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能够把巧合运用的如此炉火纯青的导演,能够把个性化的叙事风格玩的如此之溜的导演,现在,我的脑海中,只能够想起路朝林这三个字。

    不管这届戛纳电影节,大神云集也好,新秀无数也罢。

    他们。

    统统只有给路神提鞋的份儿,甚至有些连提鞋的资格都没。

    路朝林就是当之无愧的电影之神,他站在了电影的至高点。

    俯瞰这尘世间,凡人导演为了拍片而苦恼,为了指导演员如何如何诠释角色而苦劳,在我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类型的导演,路朝林和其他。

    话说回来。

    路神在环形小说中,首次使用的这种叙事模式,我甚至敢大胆预言,在不久的将来,这将会掀起模仿狂潮,高仿的像,那也是神作,就怕别人连模仿都无法抓到精髓,搞些不堪入目的表层东西,看着就让人很难受。

    这种打乱故事原本线性叙事,咋一看混乱不堪,实则有序的风格,目前在电影界没有统一的定义,我把这种叙事风格称作——环形叙事。

    环形,取自片名,环形小说。

    所以说,一部优秀的电影,其实从片名开始,就在挖坑。

    哈哈,路神从片名就在暗示我们,他的环形小说,风格将有区别于其他电影,只不过,我敢肯定,从一开始就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暗示。”

    “环形叙事?”

    “听着还挺有意思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上映?”

    逼乎里面,经过某些用户的回答,热度不断升高。

    无数人看到逼乎,关于《环形小说》的讨论。

    只要路过,哪怕看上一眼,都会对《环形小说》这部电影充满期待和好奇,几乎是以一种坐等上映的姿态,三步一回头离开逼乎去其他地方。

    去哪里?

    贴吧,微博,企鹅群,这些都是可以装逼的地方。

    这边学习到了,自然要到那边释放出来,不然憋得难受。

    很快,热度变成全网级。

    讨论《环形小说》的声音,不断的增强。没看过就不能讨论?开什么玩笑,就算《环形小说》只出了一个片名,可讨论的空间都很大。

    更何况。

    如今《环形小说》在戛纳电影节上大爆,蜜娅的扮演者南希,颜值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这都是讨论的点,最难以绕过去的点莫过于路朝林。

    这什么神仙导演,居然又拍了部牛逼的电影。

    甚至,一些恶趣味十足的网友,对路朝林的期待,不再是他下一部电影多么炸裂,多么牛逼,相比起来,他们更愿意看到路朝林的电影扑街。

    这对他们来说,才算是绝对意义上的新闻,大神跌落神坛!

    他们不知道是。

    这辈子都没有希望了,路朝林外挂加持,佳片不断。

    法国当地,不少的媒体围着戛纳电影节打转,开幕影片是他们绕不开的点,疯狂的报道,相对比尔和康拉德,不了一次出现在戛纳电影节。

    路朝林第一次出现在戛纳电影节,且他带来的作品《环形小说》,根据看完影片的口碑反馈的信息来看,他并不比康拉德和比尔弱。

    所以。

    媒体在报道时,看上去是更“偏袒”路朝林的。

    关于路朝林的报道,足够康拉德和比尔加起来相比拟。

    从出生,到成长史,到《小丑》在全球范围大放异彩,再到现在的《环形小说》口碑炸裂,在网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议论风暴,这都是报道的点。

    只要媒体擦亮眼睛。

    有的可以报道,没有的也可以根据事实编造报道。

    路朝林躺在酒店,在网上看到几篇法国媒体对他的报道。

    外网上,到处都看得到一些帖子,他们在努力表达后悔。

    诸如——

    “早知道就不去《星芒》凑热闹了,太重口味了,让我这个重口味爱好者,差点翻车,要是我再晕倒,医护人员有的忙了,当时还是排队进场。我听朋友说,环形小说才是今年戛纳,最好看的那部电影,没有之一。”

    “如果我被提问,人生做过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我肯定不会说,没牵起年少时期暗恋女孩的手,而是错过了戛纳开幕影片的环形小说。我是怎么了,居然脑门一热,早早排队进场,去到《康城山》,可恶啊。”

    “环形小说,我愿意用自己一秒钟的寿命,换一次穿越的机会,我什么也不干,就想回到过去,坐在环形小说的影厅好好的感受一下。”

    “我最后悔的事情,不是一周前的那个晚上没有回家,而是在戛纳开幕影片中,错过了现在最想看的环形小说,该死,为什么当时不想看呢?”

    “对不起路朝林,我承认,我当时没看环形小说,是因为对你没什么感觉,但现在,我真的好想扇当时的自己一耳光,为什么不看环形小说。”

    “据说环形小说在放映的时候,影厅里面,并没有坐满。”

    “现在想来,当真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