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翻天覆地
繁体版

第23章 能拉一千斤豆饼

    然而,梁思成并没有被这个数字吓到。他依然悠闲地摇晃着脑袋,嘴角带着一抹狡黠的笑:“叔,我也在市场打听了。虽说野猪肉不如家猪肉,但物以稀为贵,市场上如果喊5毛钱一斤那也肯定会被一抢而空的。您老别欺负我年纪轻,咱们今后还要打交道的。我的猎物总归是要拿到这来宰的。”

    老板心里暗自权衡了一番,的确,团部杀猪房有三家,竞争虽不算激烈,但也绝不能把顾客往外推。

    尤其像眼前这样的年轻猎户,若是处理得当,今后的合作可谓是长久之计。

    “那你说想卖多少?”老板的语气软化了许多,他开始认真地考虑起梁思成的提议。

    “这样吧,咱们以后也要常来常往的,我也不希望占了您的便宜。”梁思成顿了顿,仿佛在计算什么,然后缓缓开口,“120块,整头卖给你。不过,肠子你得留给我。”说到这里,他的眼神里透出了东北人的那份精明与执着。

    肠子,在东北地区是一种珍贵的食材,不管是溜肥肠、灌血肠还是做香肠,都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因此,即便是120的价格,也显得十分公道,毕竟那些肠子的价值也不菲。

    老板沉默了一会儿,仔细权衡着这个提议,最终,他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价格。

    “好!就这么定了,我这就招呼人抬进去。”老板心里盘算着咬了咬牙应了下来,连忙招来了几人将这将近300斤的大家伙抬了进去。

    “喏,这是给你的野猪肠子,还有120块钱,你数数。”老板递上了一个胶丝袋子,同时也递上了120块钱,这可是一笔巨款,毕竟当时的120块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了。

    “好咧!多谢老板,你放心等我再打了大家伙一准来你这杀猪房。”梁思成数着手里那一张张大团结,80年代最大面额的纸币就是10元,也就是所谓的大团结,刚子则接过了老板递过来的胶丝袋子。

    “大哥,钱和肠都到手了,咱们撤?”刚子看了看袋子里的肠子,确认无误后对梁思成说道。

    “走,跟我去个地方。”梁思成拍了拍手上厚厚一打大团结,在思考是不是再回山打猎然后出来卖。

    可是他也知道毕竟不是每次运气都这么好,能碰上野猪之类的大家伙,反正回去也是空爬犁,不如积少成多,能多赚点是点。

    路过供销社,梁思成让刚子在外看着爬犁,自己走了进去,出来的时候手里拎了两条大前门,那个时候大前门是4毛8一盒,但是很少有人成条买,一下买两条更是少之又少,原本梁思成是打算买4条,可是供销社实在找不出,没办法也只能买了两条,毕竟现在还是抽烟叶的比较多。

    粮油食品加工厂,这是场里也就是团部成立的对外销售的加工厂,自1959年建厂以来,一直立足于传统工艺,致力于创新发展,专注产品生产、研发、销售和贸易每个环节,不光产面粉,挂面,还生产豆油。

    既然产豆油,那豆饼自然而然是数不胜数的,看着这个规模,面积都不算小的加工厂,刚子有点不知所措,毕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哎哎!你们找谁?”看到两个年轻的陌生人在门口探头探脑,鬼鬼祟祟,看大门的大爷叫住了二人。

    “大爷,跟您打听个事,咱这豆饼卖不卖?”梁思成从口袋里掏出了额外购买的两盒大前门,悄悄递给了看大门的大爷。

    “卖,进门左拐,那排平房找到销售科,张科长管这个。”大爷低头看了看梁思成悄悄递过来的大前门,环顾了一下四周,确认没人后,将烟装进口袋,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跟梁思成比划着。

    “好咧,多谢大爷。”梁思成让刚子在门口看着爬犁,将用纸包着的两条烟揣进了怀中,按照大爷的指示向销售科摸了过去。

    “咚咚咚!”

    “请进!”屋内传来了一个声音。

    “您好,请问是张科长吗?”梁思成进了屋,关上了门,向着屋内桌上坐着的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是的,不知道你有什么事?”张科长抬起头疑惑的问道。

    “是这样的,我想购买一些豆饼,不知道咱们这是多少钱一斤?”梁思成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问道,毕竟是正经买卖,没必要偷偷摸摸。

    “哦,咱们这市价3分钱一斤,一饼有10斤不知道你要多少?”张科长见过很多买豆饼的,虽然也零卖,但是这里的零散最少也要500斤往上,毕竟团部养猪的很少,而这东西也太便宜,卖的少也确实没什么意思。

    “我的爬犁估计也只能拉一千斤,主要是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但我基本上一两天就得来一趟。”这里的豆饼只要3分钱一斤,以往在连队买都是5分钱,那就是一斤能赚2分钱,一千斤也有20块,说话间梁思成从怀里掏出了那两条大前门,悄悄的递给了张科长。

    在当时来说一年的公分不吃不喝也只有250个左右,一个公分也只有5毛钱,然而这回去一趟就赚20块,够买4条大前门,两斤半肉了。

    张科长赶忙接了过来,放在了抽屉里,拒绝不了梁思成的香烟,自然也不好再按原价给梁思成。

    “这样吧,给你就按2分5来算,以后只要你来,要多少有多少。”当真是巴掌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是这么大方个小伙子,张科长顺顺当当的开了一张条子,交给了梁思成。

    “多谢张科长,那以后咱们可要常来常往了。”梁思成笑着拿起张科长刚给批的条子,退出办公室往仓库的方向走去,他也没想到豆饼的利润这么大。

    利用这个短暂的等待时间,梁思成向刚子解释了豆饼的用途:可以用来喂养家中的牲畜,也可以加工成高蛋白的饲料销售,甚至还能直接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

    听着梁思成的介绍,刚子不由得感慨于梁思成那神奇的经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