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繁体版

第130章 亚洲美人,尽归姜耀

    当然了,仅仅献上扶余国公主简蓓,并不能表达曹操对姜耀的恭顺,还必须有其他的措施。

    按说,此刻曹操对姜耀最佳表达恭顺的方式,就是直接上表称臣,请姜耀称帝。

    不过,曹操是尝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甜头的。

    他太明白“天子”名义的价值了。

    姜耀自己要称帝,曹操当然管不了。但是,如果曹操主动请姜耀称帝,表示臣服。再加上如今二人非常悬殊的实力差距,恐怕曹操在姜耀面前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所以曹操是采用了其他的方式,表达对姜耀的恭顺。

    其一,除了曹操义女扶余国公主简蓓之外,另外再选四名扶余国美人,一同献给姜耀。

    其二,命侍中刘晔为使者,献金万两、银五万两、山参百斤、上等貂皮三百张、八分以上东珠五十颗、海东青十只,以贺姜耀音度河大捷以及为华夏又辟三州之地。

    其三,姜耀让百乘、朱罗、安息臣服,大扬华夏之威。曹操愿每年输粮十万石、绢三万匹,以助天策军之军资。并且,愿意每三年送上五名美人,表达对姜耀的敬仰。

    其四,曹操愿意加大与天策军的贸易,什么烈酒、羊皮袄、棉服乃至于阿司匹林、青霉素,都请天策军定下售价,进行贸易。

    这这三条,其实就是向姜耀纳贡的变种,不过“助天策军军资”“敬仰天策秦王”,比“称臣纳贡”名义上要好听许多。

    第四条,则是曹操要借助这种贸易,增加实力,加快对华夏东北地区异族各国的征服。

    以曹操的智慧,当然明白,这种贸易姜耀占了很大的便宜。不过,那又怎么样?不进行这种贸易,曹操不能迅速扩张,双方的实力只会差的更多。

    再说了,这第四条,也能表达曹操对姜耀的善意不是?现在对曹操最紧要的,是不引起姜耀的杀心,猥琐发育。

    ……

    ……

    又一个月后,乌戈国的盘蛇谷内,火光冲天,惨叫声此起彼伏。

    “救命!救命啊!我不想死!”

    “卑鄙的汉人,不敢正面和我们作战,只敢用火攻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我不服!我不服啊!”

    “伟大的山神,求您降下甘霖吧!您的子民正遭受着灭顶之灾!”

    “蜀王刘备,蜀人丞相诸葛亮!我记住你们了!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会下地狱的!一定会下地狱的!”

    “你们以及你们的子孙,死后都会烈火焚身十万年,不得超生啊!”

    ……

    三万乌戈国藤甲兵在熊熊烈火中挣扎,对刘备和诸葛亮发出绝望的诅咒。

    不过,可惜了,他们说的都是蛮语。

    远方山峰上观战的刘备和诸葛亮,连听都听不懂。

    刘备转头问诸葛亮:“丞相,他们在嚷嚷什么?”

    “不知道,但是,想来无非是痛骂或者诅咒而已。”诸葛亮满脸不屑之色,道:“如果,他们的诅咒能有效的话,咱们汉人能生活在富庶安稳的平地,这帮蛮子能世世代代躲藏在十万大山里?”

    如果姜耀没有穿越,诸葛亮深受儒家影响,见到眼前“火烧藤甲兵”的惨状,会产生很强的负罪感,认为此举“有伤天和”。

    不过,诸葛亮曾经跟随姜耀西征,受了姜耀很大的影响,就毫无心理负担了——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你信吗?华夏从豫州发端,扩张到十三州之地,哪块地盘是修文德来的?最好的土地,掌握在华夏族的手里,是因为什么?不是因为先贤修了“文德”,而是凭着先贤手里的刀子,凭着殉坑里的无数异族尸骨!

    再说直白一点:如果异族和汉人异地相处,就会对汉人心慈手软吗?当初的鲜卑人、匈奴人入寇中原时,是如何对待华夏子民的,不是很清楚吗?

    说到底,这个时代无非是万族争锋,各凭手段而已。

    赢了,才有继续生存的权力。

    输了,消失地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这个世界上。

    弱肉强食,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真理。

    所以,现在的诸葛亮对于乌戈国藤甲兵的惨状,不但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反而认为自己有大功于华夏——我之英雄,敌之仇寇。敌之英雄,我之仇寇。

    最后,诸葛亮甚至淡淡地说道:“关于这些乌戈国兵卒现在所的话语,臣想起了姜耀说过的一句话。”

    “什么话?”刘备好奇地问道。

    “无非是败犬的哀嚎罢了。”诸葛亮冷冷地说道。

    刘备微微点头,深以为然,感叹道:“这天策秦王真是惊才绝艳啊!不仅作战出人意表,连说出来的话都这么有深意。”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问道:“破了乌戈国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是继续向南进攻还是像秦王那样逼迫周边蛮国称臣纳贡?”

    诸葛亮毫不犹豫地道:“当然是继续向南进攻。咱们和天策军的处境,完全不同。天策军接下来要攻取的,是安息,是天竺。它们都是和我华夏一样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国度。王上请想,如果有异族要灭我华夏,我华夏将有多少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又将爆发怎样的战力?姜耀要灭安息和天竺,没那么容易。所以,他才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徐徐图之。”

    “温水煮青蛙?”

    诸葛亮解释道:“这是天策姜耀所言的一个典故:如果把青蛙丢进沸腾的开水锅中,青蛙感觉到危险,会奋力一跃跳出开水锅。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入温水锅里面,再慢慢加热。青蛙刚开始没感受到致命的危险,只是有些难受而已,不会跳出来。随着温水被不断加热,青蛙感觉不对,再想从锅里面跳出时,却已经快被煮熟了,没了跳出锅力气。只能坐以待毙。”

    刘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根本不需要温水煮青蛙这种策略?”

    “当然用不着。”诸葛亮道:“南蛮诸国,说穿了,不过是些刀耕火种的部落而已,能有什么仁人志士?能有什么了不得的英雄?又有多少人,懂得舍生取义,为族群牺牲?吾等只管向南打下去即可,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刘备有些犹豫,道:“一直向南打?南方丛林瘴疫遍地,道路难通。越往南打,对我蜀国的增益越小。吾等打下的疆域已经甚广,近乎三个益州之地,光南蛮奴隶都过了百万。短时间内继续南征,似无必要。”

    诸葛亮却摇了摇头说道:“王上此言差矣!只有继续往南打才能让我们蜀国真正发扬光大!”

    “哦?此话怎讲?”刘备好奇地问道。

    “王上可知乌戈国再往南是什么地方吗?”诸葛亮反问道。

    刘备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臣从乌戈国俘虏口中得知,再往南是一个名叫罗娑国的国家。”诸葛亮道:“罗娑国与一般国度不同,此国内并非男尊女卑,而是女尊南卑,连国主都是女子。这也就罢了,此国崇尚浮屠教,国内不仅修建了数座寺庙,而且无论男女人人信仰此教。”

    “信仰浮屠教?”刘备眼前一亮,道:“我大汉的浮屠教,是从西域传来,在中原地区较为流行。但是,在益州,只有零零散散的信仰,远不是天师教的对手。至于南中地区的南蛮,孤从未听说过,他们有信仰浮屠教之事。所以,这罗娑女国信仰的浮屠教,是来自……”

    诸葛亮主动接口:“天竺!罗娑女国的浮屠信仰,很可能来自天竺!换言之,很可能有一条道路,从罗娑国通往天竺!”

    刘备心中一动,道:“所以,丞相以为,我蜀国发扬光大之机,不在于南方丛林中的蛮人,而在于天竺?”

    “王上英明。”诸葛亮道:“我蜀国,不过有益州五郡而已,即便加上丛林之中茹毛饮血的蛮族,如何称得上强大?继续往南打,打到天竺去,获得天竺的子民和财富,才是蜀国发扬光大唯一的机会。”

    “对,天策军能让百乘国割地赔款,咱们怎么就不能了?铜雀之盟,只说华夏诸侯之间不准互相攻打,可管不着天竺!”

    此时此刻,刘备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

    没办法,天竺啊!

    是和华夏齐名的,繁华富庶的国度!

    随便在天竺捞上一笔,不比丛林中和这些蛮人战斗强得多?

    什么?丛林里面道路难行,难以从益州投放兵力经南方丛林进攻天竺?

    那有什么?刘备有稳定的根据地,才多长时间?他本来就不怯于流动作战!

    必要的时候,不顾益州五郡,率领大军,无后方对天竺发动远征,在天竺打下一番大大的基业,对刘备来说都不是不可以考虑。

    当即,刘备心中豪情万丈,坚定地点了点头,道:“很好!就依丞相所言。咱们先取罗娑国,继续往南打,直打到天竺去!收取天竺的土地和子民,建立不朽的功业,青史留名,不负此生!”

    “臣愿附骥尾!”

    诸葛亮此时,心中也是豪情万丈。

    他的建功立业之心,并不比刘备弱。只是刘备的理想,是成为一国之主。而诸葛亮的理想,一直是自比管仲乐毅,要成为一代名相罢了。

    然而,天策军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即便他全力帮助刘备在南方丛林中进军,都和天策军的差距越来越大。

    没办法,南方丛林中,只是一些茹毛饮血的蛮人而已。虽然进军甚为容易,但刘备在南方丛林中的收获,怎么可能有姜耀向当世强国进攻的收获大?

    这罗娑国的出现,终于让他有了破局之策。

    打!

    继续向南打,打到天竺去!

    到了那里,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

    一个月后,刘备灭了罗娑国,搜罗了罗娑国五名绝色美人,命人给富楼沙的姜耀送去,然后继续向南进军。

    为什么,罗娑女国连十万人口都没有,刘备就选出了五名美人?不再在其他蛮国挑挑?

    当然不是因为刘备开始敷衍姜耀了,而是罗娑女国的美人质量非常高。

    这“罗娑女国”,到了后世的大唐年间,被唐人称之为“女蛮国”,非但以女尊男卑著称,而且以信仰浮屠和盛产美人著称。

    正所谓:“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没错,就是“菩萨蛮”。

    因为这些蛮族美人,信仰浮屠教,“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妆容类似浮屠教的菩萨,所以以“菩萨蛮”称之。

    这些美人有多么漂亮?

    首先,“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是大唐贵人们用来装逼的三大利器。昆仑奴是***,新罗婢是女婢,菩萨蛮却是能歌善舞的歌姬。都做了以色侍人的歌姬了,菩萨蛮不美丽动人,可能吗?

    还有,《菩萨蛮》的词牌曲是怎么诞生的?还不是盛唐那些文人骚客,一看到这些“菩萨蛮”就椿心荡漾,试图用文字和音乐将这种“菩萨蛮”的美好记录下来吗?菩萨蛮”的美貌,更可见一斑。

    如今,最美丽的五名“菩萨蛮”,被刘备献给了姜耀。

    ……

    ……

    又一个月后,扶南国国都的王宫大殿内。

    扶南国,这个位于林邑西方的国度,南濒大海,东西绵延一千五百里,人口七十余万。为了征服这片土地,吴王孙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此刻,他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在五百多名女子身上一一扫过。这些女子都是扶南国贵族的年轻女眷,她们的出现让孙权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原本以为扶南国的女子都会像那些男人一样,皮肤黝黑,卷发丑陋,难以入眼。然而,眼前这些贵族女眷却让他改变了看法。

    “孤还以为这扶南国的女子和男人一样,都是歪瓜裂枣呢,没想到这些贵族女眷倒是颇有姿色。”孙权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身旁的鲁肃说道:“从这些女子中挑选出五名最出色的,送往富楼沙给姜耀。他应该会满意的。”

    鲁肃微笑着点头应允,同时解释道:“其实扶南国的贵族男子也颇为英武,只是王上没有见他们而已。由于长期与南洋岛人通婚,扶南国的普通人确实相貌平平。但这些贵族据说是从海外迁徙而来,他们击败了扶南女王,建立了如今的扶南国。这些贵族一直保持着内部通婚或与当地最美丽的女子通婚的传统,所以他们的女眷都颇具姿色。”

    孙权听后点了点头,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这样的好事恐怕以后很难再有了。这五名美人送去后,下一个三年的供奉就算凑齐了。可是接下来呢?那些南洋岛人实在太丑陋了,他们与南方沿海的子民有不少血脉交流,又污染了南方丛林的血脉。咱们想要再找到绝色美人,可就只能加大扩张的力度,广撒网碰运气了。”

    说到这里,孙权不禁感到有些酸溜溜的:“那天策秦王姜耀真是好福气啊!我们竭尽全力将世间的绝色美人送入他的后宫之中,恐怕用不了多久,这亚洲所有的绝色佳人都成了他的禁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