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名将黄忠传
繁体版

击斩夏侯渊

    黄忠乘胜前进,直逼定军山下,而夏侯渊则听从张郃的建议,据山凭险坚守不出。黄忠和法正仔细观察了这一带的地形,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法正手指西南方向的一座山峰说:“那里有一座高平峰,四下都是险路,从那座山上就可以看到定军山的虚实,将军如果占领那座山峰,夏侯渊就在掌握之中。”黄忠举目观看那座山势,只见山头稍平,山上有些人马旌旗,和驻在定军山的曹军声势相应。他当即决定夜攻高平峰,抢占制高点。当夜二更时分,黄忠命令军士呜锣击鼓,亲自杀上山顶。这座山峰上有夏侯渊部将杜袭把守,只有数百人马。

    杜袭字子绪,颖川郡定陵县人,曾祖父杜安,祖父杜根都是汉朝有名的人物。杜袭避乱于荆州,刘表以贵宾之礼接待他,但他却心怀异志。同郡的繁钦屡次受到刘表的赏识,杜袭告诉他说:“我之所以和足下同来此地,只是打算暂时隐居,等待时机一到,再出而一展抱负,怎么能说刘表是拨乱反正的圣主,而规劝长者委身服事呢,足下如果不停止自己表现才能的话,就不是我的朋友,我要和你绝交了。”繁钦慨然敬受他的指示,杜袭于是南到长沙。建安初年,曹操迎接天子建都许昌,杜袭逃回故乡,曹操任命他为西鄂县长。县界的南边,冠贼横行,当时地方长官都聚集百姓保卫城郭,一直无法从事农耕,田地荒废百姓穷困,仓库空虚。杜袭自己知道恩德结于民心,于是分派老弱居民,各自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成年强壮的人,担任守备工作,吏民上下都很高兴。适遇荆州派出步兵和骑兵及一万人来攻县城,杜袭就全部召集县内担任守拒的吏民,和他们立誓守城。杜袭临危不惧,亲自拿着弓矢和石头,率领众人合力御敌,坚守城池。部下伤亡甚重,于是带领伤残的吏民突围而出,最终死亡殆尽。他招集流散百姓,迁徙到摩陂菅。司隶校尉钟繇上表请任命他为议郎参军事,荀彧也举荐杜袭,曹操任命他担任丞相军祭酒。曹操称魏王以后,杜袭担任侍中,深受敬重。其后兼领丞相长史,跟随曹操到汉中讨伐张鲁。曹操大军将还,拜杜袭为附马都尉,留下来督理汉中的军事,安抚开导百姓迁到洛阳、邺城。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杜袭也来参战,派到定军山,驻防高平峰。

    当夜,杜袭听到鼓声,透过夜色看见汉军几队人马拥上山来,急忙带兵抵抗,部下纷纷逃跑,他只得弃山而走,借助夜色的保护,从林间小路溜向曹军大营。

    黄忠占领高平峰,黎明时分,他耸立山顶观看形势。这里正好和定军山直线相对,瞰制曹军大营,一切活动和虚实情况尽在眼下,掌控了作战主动权,随时就能使曹军遭到打击。法正又向黄忠献计说:“将军可守住半山,法某居在山顶,待夏侯渊兵到,我举白旗为号,将军按兵勿动,待他倦怠懈备,我举起红旗,将军便下山进击,以逸待劳必当取胜。”黄忠欣然采纳法正的建议。

    杜袭败退以后,来见夏侯渊说:“杜某失去了高平峰,形势对我军不利,杜某有罪,请将军依法处罚。”夏侯渊说:“现在我军正值危难关头,不能因为失去一座山峰就处罚将领,希望你日后将功补过。”杜袭感动地说:“杜某感恩不尽,请令带兵收复高平峰。”夏侯渊说:“黄忠占领对面山峰,对我军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争夺过来,今日我协助你夺取山峰。”张郃看见夏侯渊准备出战,又来劝说:“将军千万不可出战,黄忠步步进逼,就是激发将军离开险要地势,趁机进兵,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地理优势,坚守拒战,不能外出。”夏侯渊说:“黄忠占领对面山峰,观察我们的虚实,已经丧失了地理优势,如果不夺回来,形势对我不利,收复以后,再凭险坚守。”夏侯渊令张郃守卫大营,自带主力分路围住高平峰,向黄忠挑战。法正站在山上,举起白旗,黄忠按兵不动。午时以后,法正看见曹兵开始倦怠,锐气明显低落,很多人下马坐地休息,他认为出战时机已到,于是将红旗招展。黄忠即令后队鼓角齐鸣,前队下山杀敌,一时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冲下山来,军土挥刀挺抢紧跟而下,势如天崩地塌。黄忠趁势冲向中军主将的麾盖,杀得护卫将校七零八落。夏侯渊看见将士披靡倒落,急忙亲自迎战。黄忠冲到他面前,大喝一声,刀光一闪将他砍下马来,斩下首级。

    曹魏益州刺史赵颙急来抢救,一看主帅已经阵亡,知道祸如塌天,罪责难逃,当即迎战黄忠,想力挽狂澜,扭转败局,以便向曹操报功补过。黄忠手起刀落,击斩赵颙。黄忠和陈式乘胜追击奔逃的曹军,进至曹军大营。这时刘备挥师围攻张郃。曹军大营一片混乱,张郃听说主帅夏侯渊临阵被杀,致使全军崩溃,他顿时大惊失色,稳定一下心神,领兵凭险坚守。黄忠、陈式、赵云三路攻打,横扫如同卷席,杀得曹军全线分崩,东逃西散。张郃一看大营实在守不住了,急忙带领残兵败将避开汉军的主力,退回阳平关一带,到汉水立营,派人飞报曹操。刘备全部缴获了曹军大营中战马军器,粮草物资。

    定军山一战,黄忠只手扭转汉中战局,奠定了刘备夺取汉中的坚实基础,成为汉中争夺战的转折点。这个辉煌的胜利使刘备信心大增,他对手下将领说:“现在就是曹操来到也无能为力,汉中一定是我们的。”

    黄忠这个出色的战例,十分符合兵书所云:狭路相逢勇者胜。打仗本身就是靠勇力拼杀搏斗,尤其是短兵相接的时候,哪些妙计奇谋先进武器统统用不上,战场上依靠高强的武功和顽强拼搏的勇气,去获得更大的胜算。黄忠就凭借冠绝三军的勇气,阵斩曹魏名将夏侯渊,以及曹魏益州刺史赵颙,正是这一仗中的出色表现和卓越功勋,投效刘备已经十年的黄忠才能在汉军中超过实力派的赵云,成为一级大将。在汉朝历代的名将之中,黄忠是继西汉开国时期的名将灌婴之后,成为勇将出马的正面教材,在当时名扬天下,在后世广为传颂。

    有诗赞曰:横刀临大敌,上阵显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定军山战役告捷以后,刘备十分高兴,加黄忠为征西将军,当日设下大宴进行庆贺。

    黄忠指挥定军山战役,战略战术值得借鉴。由于曹军凭险据守,汉军正面夺取定军山,确实不易。他们当时施展反客为主的计策,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并没有最后拔掉定军山这个据点。黄忠根据法正的建议,乘夜夺取西面高平峰,占领制高点,以此瞰制魏军,掌握了作战主动权。但法正没有单单依据地利,而重在人谋,他根据当时的地情,又想出了一条以逸待劳击其惰归的计策。《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在这场战役中,黄忠智斩夏侯渊正是成功运用以逸待劳、击其惰归计谋的结果。两军相交,士气锐者胜。刚刚出战的部队,将士精神饱满,斗志旺盛,求战心切,此时投入战斗,将士奋勇杀敌,常可以一当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士的体力消耗增大,精神逐渐疲惫,没有获得可以鼓舞人心的战果,必然导致士气低落,这时再战就是强悍好斗的勇士也会失去战斗之心,部队的战斗力必然锐减。因此战争史上那些善于用兵的将军,都特别强调蓄盈待竭,即面对强敌进攻,坚持尽敌阳节,盈己阴节的策略,在防御和相持中,注意保持和壮大自己的力量,避免在不利情况下与敌决战。黄忠在作战中将兵马屯于半山,即可造成势险节短之势,又能以逸待劳,持重待机。夏侯渊在山脚下叫阵挑战,部队的锐气却在慢慢的消减。这个战法,同春秋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的三鼓而出,彼竭己盈而获胜的战法颇为相似。兵家认为以逸待劳,击其惰归目的不只在于养精蓄锐,疲惫敌人,而在审时度势后发制人。在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善于捕捉战机。定军山一战,如果单从形式上看,黄忠一刀将夏侯渊斩于马下,十分顺利,瞬间立下大功。其实就武艺而论,夏侯渊是曹操的一员勇将,多次随曹操南征北战,屡见大功,武艺高在魏军诸将之上,今日遇见黄忠,只一照面就成了刀下之鬼,这里的原因还在于法正对黄忠出战时机把握得非常到位。他居高临下,发现曹军倦怠,锐气已堕,便及时将红旗招展,迅速抓住了这个有利战机。可见,击其惰归关键在于准确地掌握敌军士气由盈到竭转化的关节点,适时出击。如果一味的等待,或者轻率地出击,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黄忠在万军之中击斩夏侯渊,一举声威大振,名气赶上了响震天下的张飞和马超。他们也在汉中各攻一方,听说黄忠在千军万马中斩杀曹军主将,都很震惊,对黄忠十分钦佩。回顾两员大将的军事生涯,也没有如此辉煌的记录。

    张飞,字益德,是涿郡涿县人。年少时期,他和关羽一同辅佐刘备。关羽年龄比他大几岁,张飞对待他像兄长一般。刘备联合曹操击败吕布,一起回到许都之后,曹操任命张飞为中郎将。此后跟随刘备离开曹操投奔袁绍,参加官渡大战。后又随从依附刘表。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进入荆州,刘备只好奔往江南。曹操亲领精骑五千一日一夜急行三百多里,终于赶到当阳长阪。刘备听说曹军来到,匆忙退走,让张飞带着二十位骑兵断后,张飞骑马立在桥头,瞋目横矛,大声吼道:“我就是张益德,谁有胆量,就过来跟我一决生死?”曹军没有人敢接近他,终于解除了一场危难。同年冬季十月,张飞参加赤壁大战,协助周瑜攻下江陵。刘备平定江南以后,表任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来转调南郡。刘备进入益州,率军攻打刘璋,张飞和诸葛亮等人率军逆流而上,分别平定郡县。到了江州,击破刘璋大将巴郡太守严颜的部队,同时降服严颜。张飞一路下来,每战必胜,和刘备在成都会师。益州平定后,刘备封赏有功人员,赐给张飞黄金五百斤,银子千斤、钱五千万、锦一千匹,任命为巴西太守。曹操攻破张鲁后,留下夏侯渊、张郃两将镇守汉川,张郃另外督导军队直下巴西,想把当地的居民迁到汉中,然后进军宕渠,蒙头、荡石,跟张飞相持五十多天。张飞率领精兵一万多人,从其它途径邀击张郃,这里山路狭隘,曹军前后不能相互支援,因此张飞把张郃全军击溃。张郃丢下战马,带着十几个部下,沿着山岭从小径逃回南郑。从此,巴郡一带才获得安宁。张飞和黄忠比较起来,他没有上阵斩杀主将的记录,只在当阳桥头吓退曹氏重将曹休,在巴西打败曹将张郃,所以张飞对黄忠的战功,暗中叹服。

    马超也没有黄忠那样的辉煌战果。

    马超,字孟起,是扶风茂陵人。他的父亲马腾,跟边章、韩遂一道在西州起兵。汉灵帝初平三年,韩遂、马腾率军抵达长安,朝廷封马腾为征西将军,调守郿县。后来马腾袭击长安的李傕,没能成功,便退回凉州。当时司隶校尉钟繇镇守关中,奉曹操的密令,联络招纳马腾。马腾就派儿子马超跟着钟繇到平阳去讨伐郭援、高幹。马超部将庞德亲自斩下郭援的首级。后来,钟繇暗奉曹操的密令,设计消弱马腾的武装,要求他调回京城,担任卫尉,任命马超为偏将军,加封都亭侯,统率马腾的军队。此后,马腾受到曹操的控制,马超就联合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人,结盟联兵,一同进军到潼关。曹操采用贾诩的计谋,离间马超和韩遂,使他们两人互相猜疑,因而各遭失败,马超退走。曹操追到安定,恰逢北方有战事,就率军东回。马超率领戎人攻取陇上郡县,这些地方都纷纷响应,进而杀死凉州刺史韦康,占领了冀城,兼并对方的军队。马超也因而自称征西将军、凉州刺史,并总督凉州的军事。韦康的旧友僚属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共谋攻打马超,杨阜、姜叙在卤成起兵,马超领军进攻卤城,梁宽、赵衢趁机禁闭冀城。马超进退受到牵制,被迫奔向汉中投靠张鲁。但是,他看到张鲁不是成就大事的人,内心郁闷不乐。就在这时,听说刘备在成都围攻刘璋,便派人密送书信,请求接受他的投诚。刘备派人迎接马超,马超领兵直接抵达成都城下。城中将士都感到惶恐惊惧,刘璋马上顿首投降。刘备因此封马超为平西将军。建安二十年总督临沮,并封他为前都亭侯。马超对黄忠力斩敌将也十分欣佩。能够在千军万马的战阵中力斩敌军上将的人唯有关羽和黄忠。曹魏和孙吴两军大将更没有这样的战例。因此刘备对他特别重视。

    张郃在汉水立营以后,由于刚刚失去统帅,阳平守军人心惶惶,诸事乱作一团,时而有军士离营出走。此时,营中还有部分将领是夏侯渊的部下,习惯了摧枯拉朽般的胜利,新兵也是久闻夏侯将军的威名,突然听说主帅阵亡,大军溃败,个个感到大祸临头,随时准备逃生。督军杜袭和夏侯渊的司马郭淮召集散兵游勇,向各营将士发出号令说:“张将军是国家闻名的将领,素为刘备所忌惮,现在军情急迫,只有听从张将军的指挥,才能转危为安。”于是临时推举张郃担任军中主帅,作为权宜之计。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县人。在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派任平原府丞。当曹丕最初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他召郭淮前去,授他为门下贼曹,后来转到丞相府,担任兵曹议令史,跟着曹操出征汉中,当曹操由汉中回来,留下征西将军夏侯渊抵挡刘备,又派郭淮为其司马。当夏侯渊和刘备激战过程中,郭淮声称身染重病而不能出战。当夏侯渊死讯传来,他竟然一反病态,慌忙出营集合散兵。

    张郃出来统领军队,巡视阵地,将领们都接受张郃的指挥调度,形成一支主流力量,军心才得以安定下来。

    第二天,刘备为了扩大战果,决定从定军山分军进逼汉水,准备渡水进攻阳平关的曹军。曹军诸位将领认为敌众我寡,打算凭借汉水列阵抵抗,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的做法,不能挫败敌人,不是良策,不如远离汉水列阵,引诱敌人来攻,等他们渡过汉水一半时,我们再出击就能够打败刘备。”张郃带领曹军排列布阵,摆出等汉军半渡出击的态势。

    黄忠率领先锋部队抵达汉水,发现曹军严阵待动的意图,立即停下部队。作为一个统帅,需要在胜利的时候保持冷静的头脑,因为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以前的成功有可能导致后来的大败,先前的失败有可能换来日后的胜利。黄忠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权衡利弊,报告刘备,使他最终取消了渡江作战的计划。于是郭淮坚守阵地,表示曹军没有撤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