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天眼
繁体版

第34章 陶小明

    第二天,吴浩带着两箱农业大学的书籍,回到了农业大学。

    刚回到宿舍,就听见有人敲门声,开门看见袁世平校长就站在他的门口。

    吴浩说道:“校长您回来了!”

    袁世平点点头,回答道:“我也是昨天刚从JN实验田回来!”

    “校长,快进来坐!”吴浩请校长进屋谈话。

    袁世平点点头,走进宿舍坐在椅子上,说道:“今年实验田收成还不错,比去年收成又提高了些,可以全国推广了!”

    吴浩笑道:“真是一件大好事!”

    “听你刚回来,我就过来问问你,你现在课程学到哪里了?”袁世平问道!

    “大二课程,异地植物移植技术和嫁接技术,还有植物天敌病防范技术!”吴浩简单的汇报自己最近的进度。

    袁世平对于这个进度很满意,说道:“你的基础理论知识已经差不多了,是我见过学得最快的人,但是书本上的理论始终是死的,我们必须要活学活用,用实践来证明理论,想不想自己开垦一片实验地?”

    吴浩连忙说道:“早就想过了!”

    “那就好,那你想种植什么?”袁世平问道!

    吴浩道:“我想种植药材方面的植物!”

    袁世平沉思片刻,说道:“药材种植不太好出结果呀,没有五年十年时间,是很难有结果的,周期性太长了,你想好了?”

    吴浩点点头道:“来农业大学前就想好了!”

    袁世平沉思了片刻道:“学院周围都是教授和高年级的实验田,大多药材种植也不太适合,不过我有个地方可以试试,只是交通不便,那地方太清静了,你一个年轻人呆得住嘛?”

    吴浩连忙说道:“没问题。”

    袁世平说道:“那可行,你收拾收拾东西,明天我们就一起过去吧!”

    第二天,袁世平开着车,载着他朝山里开去,

    吴浩想道:校长给自己开车,多大的荣幸呀!心理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开车两小时,小车已经进入深山,看着越来越稀少的建筑。

    吴浩问道:“校长,咱们这是要出首都地界范围了吧?”

    袁世平笑道:“是的,我们去的是首都、TJ市和SJ市三市交界处,哪里人烟稀少,只不过路不好走,但,是一个好地方!”

    吴浩越发对这个地方好奇,小车又颠簸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路的尽头,车停在唯一的一块平地上,远处是一条十来米宽的小河,河水很清澈,静静的流淌在峡谷之间。

    这个季节即将入秋,天气也开始下降,在首都的时候还感觉有些暑热,但到了这里就感觉开始秋高气爽了,四周群山峻岭,薄雾缭绕,好一片画中美景。

    袁世平下车笑问道:“这里的景色不错吧!”

    吴浩感叹道:“这里太美了,简直就是画中的美景一样!”

    深吸一口气道:“嗯,空气很清爽!”

    袁世平笑道:“远离城市环境污染,自然界的生物就是这里的主角,它们会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好地方都是山水无数年养出来的,这就是自然生物的魅力所在!”

    吴浩认同的点点头道:“只有远离城市,远离人群活动的地方,现在有这样的地方太难得一见了,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袁世平笑道:“喜欢就好,好了,收拾东西,我们还要坐一段时间的小船。”

    袁世平拿出汽车遮阳油布,吴浩一起帮忙将车遮盖起来,遮掩的油布也是绿色的,盖上后就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将所有需要带的东西放在河岸,没一会儿,只见峡谷中一个年轻人撑船过来,

    还没靠岸,上面的年轻人大声叫道:“老师,您等等,马上就来啦!”

    袁世平点点头对吴浩介绍道:“这是我的学生:陶小明。”

    船靠岸,陶小明就说道:“哟,老师还带了一位小鲜肉呀!”

    吴浩笑了笑道:“你好!小明大哥!”

    袁世平介绍道:“这是吴浩,医科大学的,现在选修农业大学!”

    陶小明笑道:“哟,高考状元,我知道你,闻名不如见面,能被老师带到这里,你一定很不错!”

    吴浩谦虚地说道:“小明大哥说笑了,都是好久以前的了!”

    “好了,别聊了,来个人说起话来就没完没了了!”袁世平催促着!

    陶小明嘿嘿笑道:“哎,这不是在茶谷里没什么人说话嘛,好不容易来个新朋友,早就憋不住了!”

    袁世平没好气道:“好了好了,赶紧的,回去你们慢慢聊!”

    陶小明嬉笑道:“好的,老师,你先上船,东西我来搬就可以了!”

    吴浩说道:“我一起帮你吧。”

    陶小明连忙说道:“不用,你和老师先上船,这船小,东西上了你就上不去了。”

    袁世平招呼道“吴浩,我们先上,小明一个人就行了,人多了反而危险!”

    袁世平也没和他客气,自然拉着吴浩上了船,陶小明将岸边的东西搬上船,然后就开始朝山谷中划去!

    小船在山谷之间穿梭,划船一个小时,吴浩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只见这一处山谷是进来以后唯一一块比较平缓地带,一座小山镶嵌在山谷中,小山有一百米多高,地势起伏平缓,山顶有房屋三栋,两层木制楼房,四周就都是几百米高的大山。

    吴浩感叹道:“这地方可真大,简直是心目中的桃花源!”

    陶小明称赞道:“桃花源不错,老师,咱们茶园改名桃花源吧”!

    袁世平笑着训斥道:“桃花源要有桃花,咱们这里有桃树吗?瞎胡闹”。

    吴浩也笑了起来。

    陶小明小声道:“种几颗不就行了”!

    袁世平没有理会他,对吴浩解说道:“这个地方原来是没有的,30年前一场暴雨由于山体崩塌,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凹地,河流也因大量的山石改了道,所以下游水势平稳,我们又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小的水电站,将上水引流了一部分,足够我们在谷内的用电需求,谷内占地约60万平米,开辟出约70亩土地,日照时间约6个小时,茶谷冬暖夏凉,平均温度保持在16到25度左右,这里适合种植山茶,一共种了50亩山茶,还有二十亩地是实验研究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