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顾不全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来面君命(三)

    关键时刻,一直暗中跟随顾不全的黑衣人蒙面人竟然没来,这让凌岸多少有点措手不及。

    “为今之计,唯有尽力拖延了。”他暗忖道。

    好在还有黑白无常可以联手,他们的身手亦是不凡,以少敌多拼尽全力暂时可以抵御住茶庄那些喽啰的剿杀。

    因为茶庄喽啰的人数众多,而被囚的书生们原本就手无缚鸡之力,又兼戴着脚镣,一点也帮不上忙,凌岸既要杀敌又要避免伤及无辜,还要避免黑白无常伤及无辜,因而渐渐有些吃力。。

    陈楚之倒还算机灵,一直将顾不全护在身后,因此这场混战之中,顾不全还算幸运,没伤到一根毛发。

    不过,顾不全也没闲着,左闪右避的同时,一双眼珠子亦滴溜溜地寻找机会,一块石头映入她的眼帘,那是书生用来充当镇纸用的。

    趁着混乱,她从陈楚之的胳膊底下溜了出去。

    “别去。”陈楚之叫喊已来不及,顾不全已抡起那块石头,朝着茶小二砸去。

    恰在那时,沈庄主从黑无常手下挣脱,祭出一掌想偷袭凌岸,凌岸侧身避开了,那块石头则不偏不倚砸在凌岸的脑袋上。

    顾不全瞪大了眼睛,看着凌岸一声未吭倒了下去。

    “呃……啧啧啧。”陈楚之发出一连串的叹息声。

    黑白无常也不可思议地看着顾不全,不住地摇头,这算啥?

    好在这时候尚书大人的侍卫们赶到了,杀光了茶庄的喽啰,将地窟团团围住,茶小二也被一箭射穿了喉咙。

    尚书大人恢复了自由,突然暴起,夺过一名侍卫的剑,毫不犹豫地刺进了沈庄主的胸膛。

    “你、你……”沈庄主捂着胸口,暴突着双眼,“你……”

    尚书大人又使劲一戮,利剑穿心。

    沈庄主在倒下去的最后一息,依然圆睁着双目瞪视着尚书大人,发出最后一个字:“你……”

    随着沈庄主的咽气,一切归于平静。

    陈楚之冷幽幽说道:“想知道为什么我的字最象宋不醉吗?哼,有眼无珠,我就是宋不醉。”

    “啊,那你还上街代写书信?”顾不全诧异道。

    而王尚书此时亦大吃一惊,随即丢开手中的剑,跪倒在地。

    “臣王云郾,见过济王殿下。”

    一道闪电霹雳,小公高高轻点侍卫们的头欺身掠下,稳稳地立于陈楚之身旁,尖声喝斥。

    “济王在此,尔等还不下跪请安!”

    “见过济王殿下。”

    地窟上下跪倒了一大片。

    “免礼。”

    陈楚之一挥衣袖,俨然已是那位霸气侧露的济王殿下,面露一抹深不可测的笑意,傲视脚下臣子。

    “这么个小案,还得王爷亲自出马,真不明白朝廷请你们是喝茶呢还是吃干饭?”

    小高公公阴阳怪气,矛头直指尚书大人。

    王尚书早是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皇三子元徵十五岁便领兵驻守边关,屡建战功,回朝之后从不轻易露面,更不与群臣结交。要不是王尚书在揽星阁见过他一回,恐怕也难认出他来。

    王尚书知道济王战功显赫,杀伐果断,却没料到,他竟然不惜以身犯险,亲入洗尘茶庄,一举破获近年来困扰京城的学子失踪案,可见其心思和行事极是诡谲,非常人可测。

    关键是,他还是传说中一字万金的宋不醉,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是、是,臣虽不掌刑狱案件,但常在洗尘茶庄走动,与学子们探讨文章诗文,对庄主沈白的恶行却丝毫不察,臣甚是汗颜。乞请济王殿下奏明圣上,该如何责罚于臣,臣绝无半句怨言。”

    王尚书两句话说得十分圆润,一者说明他是礼部尚书只管学子不管案子,二则说明他是受了沈白的蒙蔽,不知者无罪,三则,他是朝廷命官,想罚他,得先上奏圣上定夺。

    济王是何等精明之人,又怎么听不出王尚书的话外之音?他只是微微勾起一抹笑意,挥了挥手。

    “尚书无罪。”

    王尚书跪地磕头谢了一回恩,又转而对着众学子磕头谢罪。

    “济王殿下宽仁,对老夫不予责罚,但终究是因老夫而引得众学子纷纷投靠茶庄而来,以至于有人被恶人沈白囚禁至死。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愧悔莫及啊。从今日起,老夫自请罚俸半年,并将倾家中微薄之资补偿所有死去学子的家人,以求乞天下学子宽谅。”

    “尚书大人无罪。恶人是沈白,不是大人。”学子们纷纷上前将尚书大人搀扶起来。

    王尚书泪如雨下。

    那情景直教人看得心酸又感动不已。

    “不全姑娘。”

    济王唤了一声,顾不全浑身颤了颤,从震惊中醒过神来,在济王的口中,她已不是不全妹妹,而是不全姑娘。

    眼前的人不再是她的陈大哥,而是济王殿下。

    但她还是无法将这位威风凛凛的济王殿下,与那位又酸又腐被花摇铃嫌弃得要死的穷书生联系在一起。

    济王笑意岑岑,“记得不全姑娘说过,本王就是生来面君的命,当时本王就很想告诉你,不全姑娘,你真是生得一双慧眼啊。”

    “是啊,不全姑娘真是有一双慧眼,咱家也佩服之至。”小高公公附和着说道。

    顾不全张着嘴不知道怎么回答,脑中乱糟糟思虑着,要不要和众人一样下跪?

    小高公公又笑眯眯地附过耳来,细声细语:“王爷不能多说什么,但咱家保证,姑娘也是生来面君的命哟。但是,以后别再提自己是卖棺材的了。”

    顾不全一愣:“我就是卖棺材的呀。”

    小高公公看着顾不全,笑得意味深长。

    此时京兆府衙与神捕司的人都赶到,小高公公已无暇与顾不全多说,他得紧跟在济王身旁,去应对这些他口中“朝廷请来喝茶吃干饭”的。

    随即一场狂风骤雨突如其来,冲刷着洗尘茶庄,地面上的鲜血被冲进了地窟,沈庄主等人的尸体也被填埋其中,依然以财神爷镇之。

    暴雨过后,茶庄恢复了平静,学子失踪一案也终于平息。

    葡萄架依旧在风中摇曳,就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然而随着沈庄主的死,一切又成了不解之迷。

    五位书生供述,沈庄主让他们等到科举揭榜之后再有所交代,但具体的是什么,也已无从得知。

    济王不愧为年少戍边的一代名将,面对王尚书、陆掌司,京兆府尹这些老谋深算的臣子,指挥淡定且安排得合情合理同,既揭开了学子失踪案的真相,又没有在百姓当中造成恐慌,同时还收获众多学子们的拥戴,可谓满盘全赢。

    待他发落完了这一切,回过头来去寻顾不全的时候,却只见她搀扶着凌岸悄然离去的背影。

    他的心似被什么蛰了一下,感觉到闷闷的疼痛,但他很清楚,在众目睽睽之下,身为皇子的他,无论如何都不能不顾礼仪去追一个卖棺材的女子。

    “入宫面圣。”他淡淡地朝着小高公公吩咐了一声,径自走了出去。

    他,才是真正的生来面君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