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职业演员的音乐生涯
繁体版

第24章 一出“好”戏

    “友友们,紧急集合,二哥发博了!”

    一个名字叫“二哥的初代后援会”的圈圈群里,李尔的新粉丝奔走相告。

    “这是二哥以歌手身份出道以后的第一次微博营业,咱们给力点,数据做起来!”

    对于这一套流程,群里的粉丝几乎无需熟悉,因为目前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粉丝,大多都是从一家爬墙到另一家。

    如果是第一次追星,一般会被称为“初恋追星”,不过李尔才崭露头角,第一次追星的粉丝估计都还没有找到组织。

    因此,现在这个群里的粉丝还是比较熟悉那套约定俗成的粉圈玩法。

    很快,李尔的这条微博下涌现了许多粉丝。

    [居然是视频,是会动的二哥!]

    [李尔:二哥,是说我吗?]

    [这是什么乐器?哥哥真是多才多艺]

    [李尔:卡祖笛,也不必硬夸!]

    [好帅!但是摄影师是谁?这个蜜汁角度,幸好哥哥颜值撑住了]

    [李尔:@王小小小川,找他算账]

    [你们光舔颜吗?难道没人关注到哥哥即使用卡祖笛都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李尔:发现真相了]

    李尔查看了一下微博下的评论,也有些疑惑,自己的样子也没变,怎么就多了那么多颜粉,他还以为喜欢自己音乐的人会更多一些。

    其实他不知道,他在《华夏好歌曲》的那段表演视频已经在小破站上杀疯了。

    不得不承认节目组对李尔的那段表演确实用了心,完美凸显了李尔那时颇为古典的气质。

    之前的电影,李尔的脸往往是被隐藏的存在,因为他的角色并不需要让人觉得他是个帅哥。

    因此被涂黑粉,画上特效妆都是常态。

    而这一次节目,李尔的各种脸部特写频频霸占屏幕,打中了不少少女的心巴。

    可以说这一次,他的脸算是真的被发现了。

    李尔不是矫情的人,并不觉得别人更关注他的脸是件很不好的事儿。

    因为颜值永远不会掩盖作品的光芒,如果掩盖了,那一定是自己的作品站得还不够高。

    目前为止,评论区的留言还算温和,不过很快李二尔就翻到了一个带了些火气的评论。

    [哗众取宠的小丑,就凭你也配和赵哥争榜?]

    这人是赵楚奇的粉丝?

    李尔看着这条留言的点赞量正在蹭蹭往上涨,正有冲到热评第一的趋势,他不由感叹这个“小耳朵”真的会挑事儿。

    虽然李尔很反感别人借自己的名义去惹麻烦,但是如果有人踩到自己头上,他也很不舒服。

    让李尔欣慰的是,自己的粉丝还算理智,没有直接用“优美的华夏话”去问候这人和他家人。

    [有什么配不配,榜放在哪儿,又不会偏袒谁,谁的歌好听,听的人自然多]

    [赵楚奇是配锁师傅吗?有什么配不配的]

    跳过这条评论,李尔返回去发现被他回复的评论下迅速聚集了一大堆毫无意义的复读机。

    [啊啊啊啊啊啊啊!兄弟姐妹们,我被翻牌了!]

    [啊啊啊啊啊…]

    虽然这画风有些清奇,不过李尔回复的那几条还是成功让大家关注到了自己的音乐。

    继续查看评论,李尔终于看到了一条get这个视频目的的评论。

    [所以二哥还没有签约公司?有想过签哪吗?还是自己开工作室?]

    [李尔:还是个自由身!万事皆有可能]

    李尔这个已经不算是暗示了,他说这些也不只是为了提醒粉丝,更是为了释放信号给其他公司。

    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收不到其他公司橄榄枝,除非有草莓传媒从中作梗。

    这不是不可能,毕竟草莓在业内能量那么大,如果先跟业内打好招呼,说李尔已经是旗下艺人,其他公司也不会自找没趣。

    毕竟草莓艺人经纪合约中的赔偿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然这种方法也瞒不了太久,其他公司也在打听真实消息,现在是观望阶段。

    因此,李尔估计草莓应该很快就要来找他了。

    果然不出李尔所料,草莓传媒派的人来了。

    而且比他们先到的是关于李尔的负面新闻。

    李尔这条视频发布了一会儿,巫巴也顺利搞掉了“二哥的初代后援会”。

    然后,李尔的负面新闻就接踵而至,除了那些上次就曝过的黑料,还有新鲜出炉的爆料。

    首先是星新闻的一篇报道,在报道里非常生动地描写了李尔在《华夏好歌曲》的节目中是如何目中无人、恃才傲物。

    其次是李尔粉丝与赵楚奇粉丝发生的摩擦一下被广而告之,其中“小耳朵”很多狂妄发言被很多营销号转发。

    桩桩件件下来,在大家眼中,李尔的身上已经打下了“狂妄自大”的标签,这种标签对于一个华夏娱乐圈的新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到了现在,李尔觉得自己算是搞清楚草莓传媒的意图了。

    他们或许吃了之前艺人的教训,既想让艺人红,为公司创造收益,又不想让艺人脱离自己的掌控。

    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控一个艺人?

    雪中送炭、恩威并施永远是老套但有效的方法!

    一味地提供资源,锦上添花或许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并不划算。如果能在艺人危难时施以援手,雪中送炭更能让艺人体会到公司的作用。

    在这过程中既能施恩又能展现公司的能量,双管齐下,还怕拿不下刚刚入行的愣头青?

    草莓传媒在李尔身上下的功夫可不少,李尔自己都觉得自己“何德何能”?

    既然草莓传媒想上演一出“雪中送炭”的戏码,那他何不配合他们演上这么一出戏呢?

    。。。。。。

    “李尔,这是草莓传媒的艺人经理曹森”

    “曹经理,这就是李尔”

    《华夏好歌曲》的制作人灰灰是这次谈话的中间人,一经介绍,双方马上开始了“热情”的寒暄,但彼此各怀心思。

    李尔想着:“居然直接来了个部门经理,够看得起我”

    曹森看着李尔不虞的表情,心想:“果然是个新人,这么沉不住气”

    “李先生似乎心情不大好,是有什么事情吗?”,曹森见李尔年轻气盛,更有底气。

    “嗐……还不是因为网上的这些事情”,李尔皱起眉头。

    “确实,网络上的声音总是太杂太乱,大家都分辨不清”

    “还有粉丝的管理也是个麻烦事”,李尔叹了口气说道。

    “我记得李先生是想做自己的专辑,如果为了这些琐事而耽搁了,是在是太可惜了,按理来说这些事情应该有专门的人员打理”

    “是啊,这些事整得我很烦躁,可是没有签公司,只能先这样”,李尔还在装傻。

    “李先生为什么舍近求远呢?”

    “舍近求远?你的意思是贵公司愿意签我?”,李尔很是惊讶地问道。

    “我们公司愿意给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一个机会”,曹经理的话术中依旧把自己一方置于较高位置,并不表现出需要李尔,而是李尔需要他们。

    “我们公司有非常成熟的艺人培养流程,而且对艺人的公关工作一直是业内标杆,如果李先生成为我们的一员,必然无后顾之忧,一心创作,终有登顶乐坛之日”,曹森开始画饼。

    李尔表现出向往之色,但是瞬间又犹豫道:“我能问下基本的分成比例和版权归属问题吗?”

    “版权归属按照业内的惯例,艺人在公司期间所创作的作品版权归属于公司旗下的音乐发行公司;而艺人合约规定的分成比例一般都是二八。”

    “分成比例倒还行,八的分成我挺满意的,就是这版权归属……”,李尔喃喃道。

    “李先生你想错了,是公司八”,曹森笑着说道。

    “什么?这也太少了吧!”

    “其实不少,业内新人甚至还有九比一的分成。当然我们还可以谈,因为我们比较欣赏李先生的才华,说不定可以谈到三七”,曹森一副尽在掌握之中的表情。

    “emmm,我再考虑一下吧”,李尔大致摸了个底,也不再想与此人虚与委蛇。

    “那行,但是我们的签约艺人是有上限的,如果太晚,好的合约可能就没了,李先生抓紧时间,这次节目里的新人可不少”,曹森语气轻松地说道。

    “嗯嗯,我会尽早决定的”,李尔表现得非常积极。

    曹森见状,满意离开。

    灰灰离开时,似乎有话想跟李尔说,不过又忍了回去。

    回去的路上,曹经理打了个电话:

    “网络舆情部门再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