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道帝
繁体版

第十二章 赤子之心

    张守和于山巅之上向天上看了半晌,最后陡然惊醒,只得是放弃了再去上天与之一战的念头

    陌上花开,道士携风凯旋

    几步迈出,便来到少年二人所在的洞天。

    老僧闭目打坐,小狸儿四下张望

    “咳咳咳…”张守和眉眼柔和,温声开口问道:“要不要拜贫道为师?”

    这个刚才在阴阳家曾扬言要一方祖师真身“下天”一战的中年道士,此刻竟罕见的有些紧张。

    小狸儿扯了扯老僧的衣袍,老僧未曾回应,少年幽幽一叹,最后起身开始和道士对视。

    二人大眼对小眼对视了半晌,给道士看的心里发毛,就在道士想打个哈哈先糊弄过去的时候

    少年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仙人吗?”

    道士一愣,犹豫半晌还是忍不住问道:“你觉得何为仙?”

    小狸儿想起老僧之前所言,开口便是一句:“可坐忘长生,手握日月…”

    道士长舒一口气,甩袖淡笑道:“若能做得此事便算的上是仙人的话,那贫道的确可以称之为仙!”

    身旁闭目打坐的老僧眼皮微跳

    小狸儿皱眉思索,半晌开口继续问道:“我若拜你为师,你可教我什么?”

    “修道、练剑、习武、卜算…”张守和颇为得意的介绍了一通,而后看到依旧凝眉不语的少年,声音渐小,“你…想学什么?”

    小狸儿沉吟片刻,还是犹豫的开口问道:“我需要付出什么吗?”

    中年道士微微一愣,有些惊讶于少年的早慧,“我道家修士,修道长生,修的便是个长生久视,人间逍遥,行事随心,收徒随缘,不论得失因果…”

    一席话说得极为真诚,少年似有意动,但还是强忍住性子开口问道:“我听说修道之士都有各家的章法章程,各自思想宗派,我若是入了道家…”

    就在道士前去问天之际,老僧曾和少年说了些许修道之路的事情,而其中小狸儿最关心便是修道之人的门派信仰

    若是终点不同,即便是一时同行,又能在一起走多远?

    中年道士神情庄重,不由得向那老僧望去,见那老僧还是一副闭目打坐的样子,心下微动

    这孩子的跟脚来历到底是何?

    怎么会考虑的如此深远?

    他此刻才隐约感觉到,这老和尚之前所言的“生而为道”好像指的并非是其根骨资质。

    “我道家修士并无明确的规章制度,像我之前所言的逍遥无束,坐忘长生便是大多修道之士的所求之道…”

    “可人活一世,又怎会真能做到如此…”小狸儿神情黯然忽而眼睛一亮,“仙人便可以做到…”

    张守和哑然失笑,笑了片刻,摇头道:“人无绝对自由,修道之人亦如此,若是世间有仙,怕是也无法完全做到…”

    “那修道是为何?”

    “你是为了长生而修道?”张守和反问道。

    少年摇了摇头

    “为了不受世俗规矩而修道?”

    少年再次摇了摇头

    “那是为何?一世无忧?俯瞰人间?地位崇然?受人敬仰?”

    小狸儿神色茫然,一时之间竟说不出到底原因为何

    他一心想成仙,可成了仙要做些什么,他却从未想过,甚至走得路远了,行走多年,走的远了,有时就连他自己都有些怀疑,世间当真有仙吗?

    为何要修道?

    少年觉得自己隐隐约约的抓住了什么,可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只是这一丝的念头,便让少年急得面色张红,烦躁不已。

    一旁的中年道士心中暗自点头,仔细一想,却有些后背发凉,像这种问题哪里会是一个凡夫俗子该想的?

    一个尚未踏足修道之路的凡人,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了“仙人”的传承,第一念头就是先学了再说,哪里会去想自己若是万一以后成了仙,又该如何自处。

    修道之路,有些机遇不一定全是好事,福祸相依,难以预料

    就拿这孩子来说,若是他刚才没有问这些问题,只是高高兴兴的点头答应了

    道士也会高兴的收下这个弟子,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嘛,但是却不会给少年多高的评价

    你怎地如此轻易就答应了?

    若贫道心怀不轨,你又能作何?

    如若不同路,岂不后悔?

    一味按照他人意愿行事,即便根骨再好又能如何?

    修行先明心,这几乎是所有山巅修士在教导后辈子孙时的共识,越是修为通天者便越是看重修士的心性。

    而这少年在无人提点下便有如此想法…

    张守和看看了仍在闭目打坐的老僧,随即摇了摇头。

    既然此人已说这孩子是我道家的修士,那他想必肯定不会多管。

    到了张守和这等境界的修士,其实已经对所谓的根骨天赋不太看重。

    “黄泉路上数英雄”,君不见,有多少年少成名,被誉为是一方天地的“天之骄子”,大道可期的少年豪杰,被一些名不经传,大器晚成的凡胎肉体所败,一颗无敌道心就此破碎,成了那“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修道笑谈。

    这种半生都风调雨顺的修道天才,但凡是遇到打击便是致命的。

    世事若冰,道心仍似水,才算大道可期

    赤子之心问天地?

    修了道,成了仙,赤子之心如初否?

    修道长生,宗门资源第二,资质第三,唯有道心方可列第一

    “你为何要吃饭?”道士忽然再次开口,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小狸儿先是一愣,转而下意识是的开口回道:“因为我会…饿啊。”

    “那你为何要喝水。”

    “因为…我会渴啊。”

    “嗯…可曾读过书,上过学?”

    “偶尔翻过几本圣贤书…”小狸儿羞赧一笑,其实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话本小说上面了。

    “那你觉得读书是为何?”

    “是为了…学知识?”

    道士双手笼袖,眉眼柔和,开口笑道:“读书便是修道…”

    “读…读书?能…能成仙?”小狸儿有些不敢置信。

    张守和却欣然点头,“儒家修士便是读书修道,佛道二家也差不许多,世间大道其实最后才会发现原来是殊途同归,书生看书,道士清修,和尚参禅,皆为修行…”

    “你说你饿了要去吃饭,渴了便要去喝水,是有人让你去这么做得吗?是圣贤特意教你去这么做得吗?其实都不是,不过是顺从本心罢了…”

    见少年若有所思,道士继续开口道:“读书人读书的本意是为何?是为了功名利禄吗?是为了成为圣贤吗?

    其实最初那些儒家圣贤只是想通过读书从而明理博学,在书中去寻一个适合天下人所走的大道,一心向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圣人在读书时其实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能成为圣人…

    可如今的读书人读书又是为何?

    是为了考取功名,为了远大前程,为了成为圣贤…所以,二者的大道高低一眼便能望之…

    其实无论是为了成为圣贤还是为了明理,二者虽然高度不一,但却并无对错之分。

    可问题就在,他们一边要名,一边还要学问,但却又不敢去正视自己真正的内心所求,毕竟在世人眼中,又有哪个圣贤是有私心的?

    平常的百姓若读书为此,能说的过去,可那些已经踏入修道之路治理纲领礼规的君子们又岂能有如此想法?

    时代洪流如水,数不尽的浪花英雄粉墨登场,挥笔一抹,文字慷慨,读过几本本圣贤书就觉得自己是圣贤了,穿个白衣儒衫就以为自己书院君子了,哪有这么容易?

    到头来,无法真正做到立心天下,行事万民,只得了个君子头衔,便觉得此生足矣,唉…其实依着贫道看来,他们每个人其实原本都可以成为圣人的,只不过,他们都太聪明了,可惜了…

    圣贤读书是为了明理,而当今天下人读书却是为了成为圣贤,大道可不就是越走越窄吗?

    你看,他们与圣贤所做的明明是同一回事,读的同一本书,为何却永远成为不了圣贤,当真只是资质、气运不够吗?

    我看不然

    心境不一,又如何相同?

    问道无余说?

    也不过是云在青天水在瓶罢了

    自己的本心都不敢正视,又如何去谈得道成仙?

    追求本我其实要远胜于标榜仁义…”

    中年道士侃侃而谈,少年张大了嘴,从一开始的凝眉思索到后来的频频点头,然后再次失神沉思。

    大道至简

    老僧身躯微颤,似乎是冷哼了一声。

    道士越说越来劲,一开始还想再拿当今的佛家举例,而后看了身旁的老僧一眼,一肚子话给硬生生憋了回去。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小狸儿眨巴着眼,连连点头

    “可更重要的是,你应该明白你是为了什么而修道,而不是修了道,成了仙,你能做什么…”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中年道士冲着少年伸出一只手,“现在你告诉我,你修道是为何?”

    “圣贤修道为天下…”小狸儿蹙眉思索良久,转而眉头渐渐舒缓,还是诚恳道:“可我却没有这样的伟大抱负,世界很大,圣贤很多,我不想再成为圣贤…”少年坚定抬头:“我修道为己,不求万世留名,只愿当世无敌…人间逍遥!”

    “若前方深渊?”

    “天地尚难阻!”

    老僧心下叹了一口气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

    张守和良久无言,整了整道袍,一顶太清鱼尾冠不知何时又被其戴在头上,语气轻佻:“就凭你?”

    少年目光坚定,大步向前,于此刻叩开心关,“就凭我,请师傅收我为徒!”

    风过树梢,云雾渐散

    身穿金袍,头戴太清鱼尾冠的中年道士抿嘴淡笑良久,双目暗沉而深邃,就这么淡淡的俯视着这个还未踏足修道之路,便敢口出狂言要无敌一世的少年

    不知看了多久,云遮春晖,那人忽而双袖一甩,衣诀翩翩若舞,锋芒毕露,俊美的道士声音雄浑道:“今日起,你便是我道家九守的第四位徒弟…”

    人间青城山,太清受长生

    天地赌一掷,一掷定乾坤

    大风起,云飞扬

    少年眸中星汉灿烂,胸中乾坤起伏

    虎豹之驹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

    鸿鹄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

    一直闭目打坐的老僧忽而张开了双眼,眼中有佛光一闪而逝

    悠悠岁月荡乾坤,道士双眼恍惚的看着这个突然跪倒在地的少年,脑海中却浮现出一位位时代豪杰的身影

    有人拔剑断江流,引下万丈黄河巨浪,有人一子定乾坤,得尽天下风流,有人起身论天地,说那众生不自在,天道太无情,有人一步跨出,便立教称祖,教化众生…

    时代长河溅浪花,浪花入水忘英雄,万千风流人物跌入长河,岁月滚烫,星河长明,豪杰终难刻骨,唯有逍遥一世者无悔此生

    数天下风流人物,要看今朝!

    他只觉得,自己这个弟子,未来的路或许真的会很高很高,会高的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这一日,有个尚未及冠的少年踏入修行,大鹏展翅,龙翔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