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道帝
繁体版

第十四章 道法自然

    小狸儿瞪大了眼睛,即使被其流露的一丝气机震得双目刺痛,流泪不止,也仍旧一眨不眨的盯着上方云海间的两位“神仙”。

    佛陀佛唱一声,身上的金光又耀眼几分,率先开口说道:“贫僧的佛法太高,还望道长莫要太过执著。”

    佛陀一席话说得极为不客气,可张守和却难得从中听出几分真诚,心下又不由得高看其了几分,想到对方的来历,张守和又不由得慎重了几分。

    “敢问大师,何为佛?”张守和率先开口问道,道音飘渺,

    此刻也不管什么“远来皆是客”的礼貌客套,跟这种级别的人物论道,还敢让对方先开口,张守和自认为没这种魄力。

    “所谓佛,即觉悟者,可通晓万物之规则,明众生之因果,可不受天地所拘,是即以自身为拘…佛者无量,即觉行无量,如实知见即为无量佛者…

    凡觉者,可觉己,觉他,觉天地万物…”金莲之上的佛陀缓慢讲经,而每当其说出一字,就有一道金光向下而去

    佛陀与道士二人脚下,金光所落之地,先是有一条枝蔓破土而出,而后伴随着佛陀的讲经,开始快速生长,枝**拔,含苞待放…

    终于,有一朵生机盎然的金莲率先迎风绽放,不蔓不枝,傲然独立。

    张守和挺直了腰板,额头上的滴滴冷汗顺着脖颈缓缓滑落,打湿了后背,如坐针毡。

    这…已经不是在论道了

    这这这…他娘的已经成了在给贫道传道了。

    张守和此刻才知自己与对方的差距在哪,原本以为只是望其项背,如今才知竟是云龙井蛙

    唉…张守和叹了口气,不敢分心看下方的少年,只求他能够记下其中的几句至理,如此一来,自己也不算白白遭受此苦。

    而那下方的少年,在这佛陀的张嘴的刹那便像是跌入了某处云端,浑身轻飘飘的,宛若醉酒的旅客,迷失了道的方向,双目朦胧恍惚,可嘴唇却不自觉的跟着天上的佛陀讲经而一字一句的读着…

    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

    等到佛陀缓缓吐出最后一字,张守和才硬着头皮继续问道:“贫道听闻,佛法分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敢问大师,大乘与小乘孰高孰低?大师修的又是何佛法?”

    佛家中人的大小之争一直颇受争议,这些年来无数得道高僧辩论此法,甚至最后闹到大打出手的地步。

    修大乘佛法的高僧认为小乘上不了台面,私心太重,难以成佛

    而修小乘佛法的高僧也颇为不忿,认为其只是在装模作样,只会骗取香客的香火供奉,极为不耻

    这一来二去的相互诋毁,辩了有近万年之久,不知有多少得到高僧受此牵连,落得个走火入魔,修为尽毁的下场。

    金莲之上的佛陀轻笑一声,先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下方的少年,而后再次开口说道:“其实无论大乘与小乘,其本意不过一字!”

    “何字?”

    “渡!”

    中年道士蹙眉思索,良久无言,而下方的少年却身体微微颤动,眸中的亮光又盛了几分。

    “还请大师解惑!”张守和缓缓起身,站直了身子,脸色微白道。

    “小乘佛法渡己,大乘佛法渡己亦渡人,亦为自救与他救,靠己与靠人…这其中看似有高低之分,然,我则以为大乘与小乘是不分高低的…”

    “为何?”

    “你道家的无为,就真的只是无所作为吗?”佛陀轻笑一声,反问道。

    然而还没等其他回答,佛陀又自顾自说道:“至言去言,至为无为,以无为去胜有为,高啊…此法实在是高啊…”

    张守和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这位佛陀竟连自家的学说亦有所参悟。

    佛陀接着开口道:“像你之前所言,天下的道理殊途同归,在我看来便是极有道理的,而今的三教修士太过重视自家学说,以至于丧失了向外求学的念头,可这道统之争,与理又何干?”

    “圣人说得对,就学圣,佛陀说得对,就信佛,仙人仙术高,就求仙,总之就是不肯认自己的…”

    张守和暗自咋舌,这话可不当说,要是让如今的三教修士听了,搞不好会齐心来贫道这论道一番。

    “哼…怕什么,我已经遮蔽了此处的天机。”金莲之上的佛陀冷哼一声。

    “成佛不难,可修佛却是难如登天,无论大乘与小乘,若其本意是求佛,那就都落了小乘,若其为修佛,尚有一线觉悟可能…”

    说到这,佛陀顿了顿,眉头微蹙,似是想到什么极为不好的事情,浑身气机一滞,差点压抑不住满身气机,将那长身玉立的中年道士掀翻出去。

    “至于我…”佛陀忽而轻笑一声,双目恍惚,神念宛若重返上古时代的某个盛景,一时之间竟是不愿再回当世,半晌,佛陀才再次开口叹道:“就算是修的大乘佛法吧…”

    张守和愣愣望着佛陀,不知为何,心下忽而产生一丝悲意,虽然只是转瞬即逝,还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颇为自欺的再次往后退了两步。

    再其反应过来这位如今的自称时,又是一阵心里感慨,好一个无我众生相啊。

    佛陀有意无意的看了几眼下方的少年,满塘的金莲摇曳生姿,恬淡嫣然,一风而过,自生一身傲然风骨。

    面容清秀的少年靠在其中一朵金莲上,闭着双目,倚金莲而眠,先忘那山水迢迢,再别那人间苦短…

    莲开,花见佛;莲落,佛不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梦一轮回,一念一缘尘

    金莲之上的老僧轻叹一声,双手合十,一念清净,结束了这场论道。

    张守和腿脚发软的来到少年身边,他是想着再和对方论几场,好让自家弟子能领悟的更多一些,可没办法,对方的境界太高了,再论下去,估计自家弟子醒了以后就得给自己收尸了。

    金莲之上的佛陀亦是缓慢起身来到少年身边,两位天上、人间的修为通天的修士就这么齐齐的打量着一位尚未踏足修道之路的少年。

    “给他取个名字吧!”老僧忽而轻声开口道。

    “哦?”张守和先是一愣,“让我取?”

    老僧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行吧!”

    修道之人的取名可不是随便就能定的,而修为越高者便越是如此讲究此道。

    道家的言出法随,佛家的舌灿金莲,儒家的妙笔生花

    其中的奥妙难以说清,就拿这中年道士的修为来说,他即便是不用特意动用术法,只是轻声开口说一句,天地有感,就有可能会帮其实现,当然,其中的因果还是由他自己承受,再加上,到了张守和这等修为的修士,其本身都会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会留下太多的因果。

    修道长生,一饮一啄,皆为定数。

    “姓李…”

    “好姓…”张守和下意识的开口回道,“此子与我道家有缘,嗯…让贫道好好想想…”

    中年道士蹙眉思索良久,老僧却没有丝毫不耐烦,只是一双清澈的双眸紧紧的盯着少年,不知看了多久,老僧才扭头望着身旁的金莲,满塘花开,不知折煞了多少英雄豪杰。

    有些时候,一朵金莲便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

    一晃眼,多少时代都过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老僧自嘲一声,神色平静,又转头眉眼柔和的望着少年。

    愿君如莲,一世安然无恙

    林间的山风不知吹散多少的春云,山间的流水无意叨扰多少的鸟鸣。

    彼时风过,彼时无忧

    人间的少年忽而睁眼起身,双目清澈如水,向着老僧,道士,又或许是整片天地轻声开口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少年说完这段话竟是又直接闭眼睡了过去,嘴角含笑,鼾声如雷

    而张守和却双目骤然一亮,大笑一声:“道…道…道法自然,好好好…”

    老僧却浑身气势陡然一震,抬头望天,一双苍目来来回回的扫着比天穹还要往上的世界,不知看了多久,才缓缓低头沉思。

    “就叫你…李道然吧。”

    “啪!”

    天地间,有老者伸出双指,白皙修长的指间有阴阳二气相生相化,最终演化成一枚纯黑色的棋子。

    老者一子落下,天地静止,轻声笑道:“李道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