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棍巡捕
繁体版

第三十章 万里路始于足下,三句话胆战心惊

    “醒了?”

    叶桓转头,正好看到黄帝冲自己微笑,下意识地挥了挥手作为回应,随后才从司南几乎要吃人的目光里察觉到不对,尴尬地笑了笑。

    黄帝倒没怎么在意,学着叶桓的动作同样抬手挥了挥:“醒了就好,话说这是什么意思?”

    “呃……打招呼,和‘你好’差不多。”

    “是吗?”黄帝又挥了挥手,这才站起身,“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呢?”

    感受?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想去见识这神奇的世界。”

    是啊,既然能够重活一世,何必顾虑那么多,与其隐姓埋名,不如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一瞬间,叶桓身上的桎梏纷纷脱落,直到现在他才彻底融入这个充满武侠、神话与天机的世界,而不是那个格格不入的穿越者。

    “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识万种人,做万样事……叶小子,你的想法很不错。”

    司南欲言又止,在她看来叶桓并没有明确表示出善恶的倾向,也没有树立绝对的信念,这样的人很容易被某些极端思想所蒙蔽,最终走上歧路。

    但黄帝并不担心,只是转头说了一句:

    “这是个通透的孩子。”

    司南默然,微微低下头不再说话,既然黄帝心意已决,他们这些臣子便没有插嘴的权力。

    “既然如此,叶小子,这场赌赛便是你赢了。”

    “诶?”叶桓本来做好了打一场苦战的准备,谁知……“为啥?”

    “因为你通过了《黄帝心经》的考验,在你这个年纪,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意志,没有对世界足够清晰的认知,很难脱离大道三千的洗礼。”

    叶桓愕然,难道之前那些声音就是所谓的“大道”?

    黄帝看出了点什么:“不,不是你想的那样。想要成就大道,必然要经过无数的苦难,你看到的应该是你最近经历的难关的具象化。”

    “这样啊,那么当时的老头子还有……”

    “不,那些不是虚假的。”黄帝摇头,“我想,你能够脱离苦海,必然是消解了其中一人的怨气,让他再无牵挂地重入轮回。”

    想到叶功博那时欣慰的笑容,叶桓突然感觉眼前有些模糊,明明他什么都没做,只是聊了几句,还都是和他本人有关的内容,怎么就……

    黄帝上前两步,抬手搭在他的肩头:“重点不在于你说了什么,也不在于你做了什么,关键是你把真实的内心传递给了你在乎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停顿片刻,黄帝眼中流露出一丝黯然:“其实,朕(叶桓注意到黄帝再次恢复了自称)自知如果再次进入苦海,恐怕很难从中离开,这一点朕不如你。这么多年的冥想下来,朕以为当年和九黎族的战争并非不能避免,只是无论朕还是蚩尤都不肯退后半步,也不相信对方可以后退半步,于是只能用铁与血完成最终的较量……”

    “朕不后悔,但朕不能不反思。身为帝王,理应有包容天下的心,即使是蚩尤也是一样,他再强,不过是一方雄主而已,当不得这天下的王。虽说战争赢了,但朕终究没能战胜他,折服他,这是朕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叶桓渐渐明白,所谓的苦海,其实就是由人世间的种种不得意组成的,如果无法战胜心中的自我折磨,就会在其中永远沉沦。如果在黄帝尚且活着的时候,他当然可以战胜苦海的威力,可如今事情已经过去数千年,幸福的时光早就消磨殆尽,留下的全是艰难的回忆。在这个时候,黄帝根本无力对抗苦海的拉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动机。

    “看来你已经明白了,朕的意志早就被时间消磨殆尽,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若是下一次朕被拉进苦海,将无法保证继续保守秘密。”

    叶桓愣住,突然震惊地抬头:“陛下,您是说……您被困在此地是有人……有人故意为之的?!”

    黄帝面色平静地吐出一个字:“是。”

    “还有,您说被拉进苦海,难道有人能主动把人带入那种境地吗?”

    黄帝再次点头:“是。”

    “嘶——”叶桓倒抽一口凉气,“这、这可就太可怕了。”

    “放心,虽说他有这样的能力,但限制很大,而且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来调整。”

    黄帝的解说非但没让叶桓高兴,反而更加凝重了:“但这么一来,那家伙必然会选择心境出现破绽的顶尖高手。武功再高,他们也是人,总会有事情让他们露出破绽,最后沉沦苦海……陛下,冒昧问一句,一旦沉沦苦海,您会如何?”

    黄帝的目光微微暗淡,叶桓顿时心惊肉跳,随后的回答差点让他晕过去:“如果沉沦苦海……那么你的一切都会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包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秘密。”

    “我的天!这简直就是武林……不对,是天下的灾难!”

    叶桓立刻想到了这门邪功的用途,毫不客气地说,作为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客,他能想到的招数比眼界不够开阔的古人强得多,哪怕是直接颠覆整个天下的招数都有不少,其他规模较小破坏力弱一点的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但朕的运气还算好,拥有这门功夫的那人……不是坏人。”

    “呃?此话怎讲?”

    “朕和他谈过话,虽然不能完全相信他说的一切,可朕觉得他身上并没有恶意,其个人的理想虽然有些虚无缥缈,却也比现在的世道,比朕那时的世道要好得多。”

    “敢问陛下,他的理想是……?”

    “总结起来只有三句话:”

    “第一,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卧槽!

    叶桓双眼暴突,差点就要举手大喊666。

    这句话的原文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出自姜尚姜太公的《六韬》之一——《武韬》。原本的意思是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占有这个天下。”

    说白了就是告诉老百姓,统治你们的那个皇帝是个好人,他道德比你们高尚,这才能统治。而你们不是好人,你们的道德败坏,所以才需要被人管着。甭管姜尚原来的意思是啥,封建时代的统治者绝对会这么理解,从而加强自己的剥削地位。

    可这位无名氏改了后半句,变成“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意思马上成了“天下是天下人拥有的,不是你皇帝老儿一个人的所有物”……这特么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啥区别?哦,或许更温和些,某些臣子或者世家门阀能够利用这句话来做文章……可这还不是挖皇家的墙角么?

    “第、第二句话呢?”

    “第二句话是‘肉食者鄙,子孙不肖,无可身居高位’。”

    哎呦我去!

    牛批!

    自古以来,老子英雄儿不如狗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不过再怎么不行,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得给他一条出路。因此,利用自家权势为孩子铺路的情况蔚然成风,甚至在本朝还形成了“有偿荫官”(就是有门槛限制的卖官卖爵)的制度。这位无名氏第二句话就砍向了这群人,简直和直接打脸没什么区别,而且抽的还是所有官员与世家的脸面,简直和杀人无异。

    有了前两句振聋发聩之言,叶桓觉得第三句作为压轴,恐怕打击面和力度都要再上一个台阶才成,心情平(破)静(罐)不(破)少(摔):“最后那句……”

    “百姓并非愚钝,只是不通教化,须令其读书写字,方能耳聪目明。”

    系统突然疑惑地抬头:“什么东西碎了?”

    叶桓:“……我的小心脏。”

    这第三句话最狠,直接对准天下所有的知识分子捅了一刀,把他们的君子皮剥开,露出内里的烂肉臭骨。百姓不傻,他们只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一旦受到教育,就能知道道理。

    而这个“道理”是什么呢?诗词曲赋?琴棋书画?

    屁!

    百姓知道的只有一条:没有人可以过分剥削我们!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能在太平时节造反的前提,是你得成个秀才,得认字,能安排一二,这才有造反的资本。历史上哪次农民造反最后的领头人没有变成更高阶层的存在?就算是最“接地气”的朱元璋,他也得靠着自家老丈人的势力挖下第一桶金。一句话,读书人才能有掌控天下的底气和实力,因为他们能蛊惑人心,能让愚民为自己所用。

    那现在呢,所有百姓都读了书呢?剥削?你敢剥削我一个试试?看我不挥舞着法律的大棒抽死你。什么?连官老爷都和你们站在一起?好哇,兄弟们商量商量,弄个章程出来,反了他娘的。

    民众觉醒的直接后果,便是所谓的“读书人”的地位急速下降,开启民智,等于剥夺这群光会说话不会做事看似牛批实则一无是处的蠢货的权力,他们当然要闹起来。

    第一句话对准皇上,第二句话对准官员,第三句话干脆怼上了整个天下……这位能把人拖进苦海的高手究竟是谁,竟然要做成当年黑衣宰相都没办到的事情,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