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到底咋回事
繁体版

第44章 英主再临

    尽管李重进又一次挫败了南唐救援寿州的企图,但却并没有击溃这股援军,李景达仍率领着多达数万的军队死死地钉在紫金山。

    而这一消息传到开封后,再次在朝堂引起了争议。

    原因还是之前所提到过的,后周在南唐境内作战,只要不能取得一次彻底的决定性胜利,就会一直面对南唐不知道何时才休止的反击。

    这期间,后周尽管可以一胜再胜,却始终面临着凡一败就难翻盘的险境。

    客场作战,客队的容错率永远要比主队低得多。

    故而在此时的开封,主张放弃淮南作战的声音又一次高涨。而这次的势头,就连柴荣也不好直接予以压制。

    思索之后,他决定援引一个重量级人物,来堵住这些反对的声音。

    这个人就是宰相李毂。

    自从上次正阳作战不利之后,李毂先是被削去了前线兵权,当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行寿州府事”,而后回到开封继续当宰相。

    只不过,他已不如先前那般炙手可热了。

    此时,李毂正因“病”休养在家,故而没有参与这次激烈的争论。

    但柴荣命人专程赶到李毂府上“探望”,顺道征询他的意见。

    李毂意识到躲不过这场争论之后,非常干脆的站队皇帝,为继续进攻强力背书。

    李毂不仅是当朝第一宰相,还亲自参加过之前的战斗,他都言之凿凿的说一定要继续进攻了,那其他的人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你们是职务眼界都高于李毂呢?

    还是也亲自到过前线所以更有发言权呢?

    这场争论很快平息,柴荣随即下令:

    再次亲征。

    刚回来休整不到半年,这就要再次出发。柴荣除了是要趁着反对声音刚被压下去的势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个从他回来之后就一直在紧锣密鼓准备的杀招,这会儿终于练好了。

    这个杀招就是:水军。

    因为多年未曾在南方河网地带作战,此前的中原政权基本都没有建设水军,承袭而来的后周也是如此,而正是这个因素导致了柴荣在第一次南征的时候受尽了限制:

    眼瞅着占据了寿州附近的颖水入淮、淝水入淮、涡水入淮三个重要的水路枢纽,后周却无法充分的利用水运便利补给粮草。

    这才要不停地造浮桥、造城寨,而且因为雨水暴涨而导致粮草运送不继。

    更为关键的是!

    由于没有水军,后周等于在战场上被绑住了一只胳膊。哪怕是在陆地上多次打残南唐的陆军,也只能看着南唐的水军来去自由,却始终不能伤其分毫。

    所以,柴荣痛定思痛,在返回开封的第一时间,便一面疏通开封通往淮河的水道,一面打造战船、训练水师。

    为了尽快建城水军,他放下架子,下力气邀请南唐的降卒作为教头,手把手教导那些最多只会下河摸虾的北方军人游泳、操船、划桨、旗号和水上攻防战术。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被列为“一把手工程”半年后,后周水师初步成军。

    957年二月,柴荣任命王朴为留守兼判开封府事,韩通为京城内外都巡检,组成留守班子。

    跟上次相比,因资历威望深而被用作旗帜的向训已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柴荣正式将两位“寄几人”推到了前台。

    王朴自不必说,韩通作为托底保险的掌兵人,此时也已经晋升为侍卫司的二号人物,都虞侯。

    有了他们两个的搭档,柴荣放心的把内政和家小交出,翌日便启程离京。

    这一次,柴荣亲自带着新成军的水师自开封而出,不过十余日便经颖水抵达淮河,担负警戒的南唐军队看到这一幕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柴荣以此形式再次降临战场,瞬间就把唐军的士气又打下去了几个段位。

    三月初,柴荣亲临紫金山下,在仔细地观察了唐军的营寨后,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攻寨!

    而这次受领任务的,又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男主,头号当红炸子鸡赵匡胤。

    感受到身后来自皇帝意气风发、充满期待的眼神,赵匡胤再次拿出一身本事,以自己为箭头带着人马向山上冲锋。

    自以为依仗着山势之利又是连珠布寨的唐军,面对来自柴荣、赵匡胤这当世最强组合的进攻根本没有任何还手的能力,先锋营寨和后军营寨当天就被攻破。

    在赔上3000士卒的同时,还让好不容易修好的甬道又被彻底毁了一通…

    对,我也差点以为看错了,南唐就是又把甬道修起来了,就是这么的头铁…

    这一招连李重进都挡不住,又哪来的自信挡住柴荣呢…

    再次遭受重创,使得之前就内部矛盾重重的唐军开始出现了崩盘的迹象。

    朱元作为李璟提拔起来的跨界将领,因为此前收复失地异常顺利,也不免出现了恃才傲物的倾向。

    而这一点正是没有真才实学却执掌实际大权的陈觉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这位李璟的宠臣开始不断的向金陵打朱元的小报告。

    一次两次,李璟尚且能不为所动,时间一长,也不可避免的相信了自己的老相好陈觉。

    于是他批准了陈觉的提议,派人到前线取代朱元的兵权。

    而这一举动,直接把刚猛的朱元给逼反了。他一气之下,带着本部人马向周军投降,这一下非同小可!

    原有5万之众的唐军经过连续的战损,此时满打满算也顶多4万人。

    可朱元的麾下就有一万多人,而且其营寨已经直接深入到了南唐连珠寨的纵深之处。

    换句话说,朱元的投降,不仅极大的削弱了南唐的战力,就连地理上的优势也被周军轻松的破掉了。

    此时的形势,已经不是唐军战败这个简单的问题了,柴荣已经迎来了一举歼灭几万唐军的机会!

    面对天赐良机,柴荣并没有激动地马上掀牌,而是周密的部署扎口袋。

    他先是让水军沿淮河绕到了紫金山以东,做好拦截准备。而后又安排了一支陆军悄悄地机动到了今安徽凤台县以东,一个叫做赵步的地方,在此构筑阻截阵地。

    当他把南唐水陆两头的东撤道路都堵死了以后,才从容的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周军摧枯拉朽,不费力的就击穿了南唐剩余的所有连珠寨。少数唐军眼见败局已定,果然开始向东撤退。

    和柴荣料想的一样,这些军人根据自己的兵种,或乘船、或骑马、或纯靠腿颠儿,上演了一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戏码。

    但柴荣早就为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看着这些人撤退,柴荣大手一挥,周军沿着水、陆两道全速追击。

    柴荣本人更是亲自带着亲兵奔袭了将近200里,直到当天黄昏才堪堪停了下来。

    在后周如此赶尽杀绝的势头下,失去了水军这个作弊器的唐军再也没有可能虽战败而生还。

    这一仗,唐军战死、淹亡和投降者累计近4万人,主要将领中,除李景达、陈觉只身逃脱外,包括边镐在内的将领几乎全被周军俘获。

    除了人马的损失之外,唐军被缴获的战船粮草、兵械物资更是数以十万计。

    柴荣二征南唐的首战,就为国库省下了后面的开销,可把后方筹措粮草器械的王朴给乐的合不拢嘴。

    英主再临,淮南地动,寿州也将迎来最后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