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狐长生
繁体版

第七章 治蝗虫青狐骗书

    自蛋生离去,胡青书可是日思夜想。

    天书一拿,这是非之地便不能待了。

    每日下山修行赚钱,胡大仙、胡仙姑之名已经在云梦山下的各村庄传遍了。

    加上今年自春分后便没下过雨,百姓的庄稼长势又不好,村民们都各自求神告佛,胡大仙自然也沾了光。

    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日,只见天穹上黑压压一片飞来。

    “蝗蝗虫!好多蝗虫,要闹蝗灾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们看见那黑压压一片,嗡嗡的振翅声,一个个的跌坐在田埂上。

    不多时,就见一只只指头大小的大肚蝗虫飞飞跳跳的扑在庄稼上开始啃食。

    “去去,打死它。”

    “快,拿枝条来打死它!”

    一个个村民争相去打自家地里的蝗虫,但蝗虫的数量委实太多了。

    一夜之间便毁了大半的庄稼。

    “造孽的老天爷啊,今年可怎么活呀……”

    不少人都是心有戚戚,无语凝噎。

    忽然有人提议道:“那胡仙姑灵验的很,不如我们去求仙姑驱除蝗灾如何?”

    “能行吗?那就是一伙骗子。”

    “对啊,找仙姑去。”

    “走走走。”

    有人不信,但那是少数,更多的人都在家中筹集钱款一起去村头的土地庙前。

    从来世人不信神,且喜福禄寿更多。

    灯盏烧尽千斤油,不见神佛低垂头。

    只因蝗灾来袭,三狐沿路走来逢着许多。

    胡媚婵正要摘菜一朵野山花,忽然飞来五六只蝗虫,大嘴一嚼就剩下个花骨把子,气得胡媚婵把脸一变,露出长吻尖嘴,噗嗤一口将几只蝗虫送入嘴中。

    “呸呸,难吃。”

    胡青书手中捏着一只蝗虫暗道:“既然蝗灾出现了,那我等的天书也该来了吧?”

    三狐一下山,立即便被村民找上,请求他们驱除蝗灾。

    胡老太自是满口答应,随即让村民搭建台子法坛,准备施法三日。

    实则却是打算在第二日就跑了。

    搭好台子,胡老太开始手持木剑跳大神,疯疯癫癫口齿不清,一众村民都被唬的不轻。

    却是漫天蝗虫,当中有只青黄色碗大的,正趴在麦苗上大口咀嚼。

    忽然有蝗虫飞到它身边耳语一番,那大蝗虫随即震动翅膀飞向三狐所在的台子。

    “就是这三个人了。”

    胡老太正在台上念道:“天门开,地门开,此地不该受蝗灾……小小蝗虫快离开!”

    正趴在树上的大蝗虫闻言顿时怒道:“我当有什么法力,原是装神弄鬼,竟敢小觑我的儿郎们,都给我上。”

    ——嗡嗡。

    霎时间,一团黑压压的蝗虫飞来,吃贡品的吃贡品,啃香烛的啃香烛。

    而那大蝗虫更是飞扑去啃伤胡老太。

    “哎哟,哎哟……都给仙姑离开。”

    胡老太被蝗虫在脸上咬破了皮,用手扑打却怎么也打不完。

    台下的胡青书发觉不对,凝目一看,当中分明有一只蝗虫竟是长着人脸。

    这是成了精的蝗虫妖啊!

    当即跳上台来:“姥姥且退,今日仙姑或不在家,看我请胡大仙相助。”

    劈手夺过木剑,向着那只大蝗虫便砍去。

    “嗯?这小子认得我!”

    大蝗虫振翅一弹,随即指挥更多的蝗虫扑来。

    台下的村民见此情形已然看傻了眼。

    胡老太也晃悠悠退去,在庙中听见动静的胡媚婵从后出来将她搀住。

    “姥姥,这是怎么了?”

    胡老太见胡青书木剑斩蝗虫,皱眉道:“有些不对,这蝗虫们好似真成了精。”

    ——噗噗。

    木剑一扫,劈死数十只蝗虫,但不过顷刻间木剑就被啃食光了。

    “哈哈哈,原来是个毛头小子,不过如此!”大蝗虫嘲笑道。

    随即便煽动翅膀往胡青书脸上扑去。

    等的就是你啊!

    胡青书把嘴吸一口气,忽然一喷,呼呼大风将那蝗虫吹得左摇右摆,左手掏出一把剔骨刀,唰的就砍下半个身子。

    “啊!痛煞我也。”

    大蝗虫还未死,急忙让众多蝗虫抬着它半个身子嗡嗡的飞走了。

    村民们见蝗虫飞走,而且还砍下这么大个蝗虫,顿时更加相信胡大仙了,纷纷喝彩。

    而在一群小孩子中,蛋生不知何时混了进去,当即也啪啪的鼓掌。

    胡青书其实早就看见他飞来了,刚才那一手也是专门漏给蛋生看的。

    当即起身走向蛋生道:“蛋生小师弟,还不助我将这些蝗虫收拾了?”

    “咦,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还知道我能治理蝗虫?”

    胡青书低声道:“我家中也有天书,可惜看不懂。”

    蛋生顿时喜道:“原来是师兄。”

    我可没说,胡青书暗笑道。

    随即便见蛋生拿出天书译本来翻看,找到一个法术,调禽!

    现学现卖,顷刻间就将云梦县附近百里之地的鸟雀统统招来,不过一时三刻就将蝗虫吃尽。

    随即又使个呼风唤雨术,降下甘霖,普济黎民。

    百姓们无不欢喜异常,纷纷磕头。

    “这这是天书!”胡老太惊疑道。

    而胡青书则扭头眨了眨眼,二狐顿时明白。

    村民们见甘雨降下纷纷回家整治田地,留下三狐与蛋生。

    “师兄,你也是袁公的徒弟吗?”蛋生问道。

    胡青书摇了摇头:“我并未见过袁公,只是曾进入洞中观看天书又认不得字,无缘拜师,只是在我心中袁公自是吾师。”

    “如此也算师兄。”

    “诶,可惜不解真意,蹉跎半生也没学成什么法术,连这小小的蝗虫都难以应对。”

    胡青书叹道。

    蛋生见他可怜,想着师父本就给了天书,也算同门。

    当即拍着胸脯道:“这有何难,我这有师父点化过的天书,我们一起学习便是。”

    “我们也可以学习吗?”胡老太二人凑过来问道。

    “他是师兄,你们就是师姐,当然没问题。”

    三狐顿时哈哈笑道,齐声拜谢。

    胡青书害怕有什么变故,随即就请蛋生一起到寺中做客。

    三狐与蛋生当即便开始共同参悟天书。

    “哦,这是变形术。”

    “还有点石成金、移花接木。”

    “看,五雷轰顶!”

    “还有撒豆成兵、剪草为马……”

    这三狐与蛋生皆是仙根,这般一百零八道法术,看了就会,学了就成,虽一时学不完,但也让人道心不稳。

    毕竟便是诸多仙人,手中也不过有那么几道神通法术护身,还是费劲千辛万苦从法中悟得。

    此正是:

    如意宝册藏仙宫,留存后世是袁公;

    三狐一蛋参玄机,天机难掩世人心。

    却不知会惹出什么祸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