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铁甲兄弟
繁体版

第二回 令狐明月出汉水

    君子创业垂统,求为可继。中华文明千年传承,是因为后继有人,不断接续。

    虚云道长登位后,第一件事便是按照灵虚道长的嘱托,寻找传承人,并遥指终南。虚云道长将派中事宜安排妥当,手持一把拂尘踏上了寻徒之路。

    终南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龙虎气运蟠据,仙气独占鳌头,几千年来仙家高道、隐世高人、名人骚客辈出,气运之说,绝非空穴来风。

    紫阳城位于终南山北麓,依汉水、靠秦岭,山雄水秀;这里盛产茶叶,因富硒而盛名,紫阳富硒茶更是成为了区域商标。紫阳城郊有个紫阳观,相传紫阳真人在些修道成仙飞升。

    “紫阳观下汉水秀,水到龙头向东流”,当地人都知道这句谚语。在汉水转向东的拐弯处,有一个小村落各叫龙头付,因汉水转弯似龙头转向而得名。小村依汉江而建,依山傍水,气量不凡。

    茂竹深林,一处三间瓦房藏于竹林之中,一个脸色苍白的中年男子正编着箩筐,手法娴熟但力道不足。身边蹲着一个小孩,明眸皓齿,眼神灵动和内秀,直盯着中年人灵巧的手指而思索,不觉间一只蚊子叮在小孩的额头,中年人编筐的手指忽的一转,准确的按住蚊子,轻揉一下弹了出去。小孩顿时惊醒,忙给中年人递上茶水,父子对望,相视一笑,其乐融融。

    中年人姓令狐名刚,祖上来自关外,再往祖上追溯百代是鲜卑人士。令狐刚书读得不多,身患慢性支气管炎,干不得重活。故而以编筐为生,虽生活拮据,但令狐刚尊重读书人和向往读书,故希望儿子多读书,能够出人头地、为人正直,如明月般通透而无私的照耀芸芸众生,故给儿子取名令狐明月。令狐明月母亲在生产时大出血而离世,所以令狐刚又当爹又当妈,自己身体不好,带起来实为不易,好在他与人为善,村民大多帮衬他,日子也还过得去。

    虚云道长对紫阳观自是相熟,毕竟是同道中人,在拜会紫阳观观主后便在山下结竹庐清修,因修竹庐需竹子,便特地向令狐刚买些竹子做材料。令狐刚见虚云道长仙风道骨,气质超然,哪里愿意收钱。虚云道长也不强求,见令狐刚身患重疾,便亲自上山采药与青神丹药配制成特效药给令狐刚医治,经过时日,令狐刚的老毛病有些好转。

    以前,令狐刚上街卖筐都需带上令狐明月一起,毕竟不放心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通过一段时间了解交流,并且从紫云观观主也了解到虚云道长确为青神派掌教,据紫云观观主说,虚云道长从最高学府北清大学毕业,学识渊博、学贯古今,邀请他去讲学的国内外大学多不胜数;虚云道长在道家哲学、医学、武学上造诣很高,当世能排在前十,为宗师级;因此青神派前掌教灵虚道长才会传位于他,也得到了各辈同门及同教中人的认同。因此,现在令狐刚外出时就将令狐明月托付给虚云道长照看。

    虚云道长除了日常打座修行,也自己种菜,还上山采药配制药丸提供给村民们,并且还教愿意学习的村民打太极拳。因此自虚云道长来后,村民们身体健康多了,很少生病,同时麻将、纸牌也打得少了,家庭也和谐多了,村民们打心底里崇拜虚云道长,认为他带来了福气。

    令狐明月从第一眼看到虚云道长就有冥冥之中找到灯塔一般的感觉,有种不似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当令狐刚外出时,令狐明月就跟着虚云道长上山采药、读书练字,虚云道长偶尔教令狐明月打座、静心、背诵诗词。

    时间不经意过去,令狐明月不到七岁就已经熟背唐诗三百首,且书法也得自虚云道长皮毛,行楷似有王孟之风,这把令狐刚乐得不知所以。令狐刚在闲暇时也常与虚云道长求教,无论何种问题,虚云道长总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令狐刚愈发佩服的五体投地,视为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