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从养猪开始?
繁体版

第59章 裴家斗气

    王停给裴家刻碑时,就断定有生意登门。

    因为裴大他爷爷的墓碑上,立碑人名单里有十一个孙子。

    老裴家有三房,裴家四兄弟是第三房,其余七个堂兄弟是大房和二房。

    虽然堂兄弟没有出立碑的钱,三房还是在墓碑上写了他们的名字。

    这是规矩,也是导火索,当天下午就出事了。

    三房立完碑回家,大房二房去了祖坟,七个人气得脸红脖子粗。

    祖坟里有四个坟头,如果都不立碑,外人不会说什么。

    现在爷爷和三叔有碑,他们的父母没有碑,村民们就会嚼舌根,背地里骂他们不孝。

    三房的孝,衬托着大房二房的不孝,所以七兄弟恨不得去三房大闹一场。

    也许他们真的不孝,却不想背负不孝的骂名。

    但这种事没法闹,本来就输着理,闹到最后小丑就是自己。

    当看到爷爷的墓碑上有他们的名字时,七兄弟再也忍不住,在祖坟里大骂三房。

    没有出钱还留名字,是故意让他们落下骂名。

    外人会说,你们给祖辈立碑,不给爹娘立碑,对爹娘有意见吗?

    这是更大的不孝!

    骂完三房,出口恶气,七人蹲在路边抽烟,商量怎么解决问题。

    两条路,要么不管不问,后半辈子背负不孝的锅。要么给父母立墓碑,不背锅。

    七兄弟很快决定立碑,不被锅。

    他们不是害怕备不孝的锅,而是担心这口锅影响孩子们婚事。

    有四个订婚的后辈,就像王停和李莹,婚事已经提上日程。

    如果有流言传到女方家,婚事可能告吹。

    譬如:别把闺女嫁给裴家,他们只给祖辈立碑不给父辈立碑,大不孝。

    当父母的不想把闺女嫁给名声不好的人家。

    所以,为了孩子,七兄弟决定立碑。

    三房的碑是高档花岗石,大房二房可以买更高档的,可以买同款的,不能买低档的。

    他们生三房的气,不想搭理三房,于是请田主老刘去三房打听花岗石碑在哪买的。

    正好老刘有王停的地址,于是兄弟七人来到了王停的石雕厂。王停说:

    “您家祖坟里的碑确实是我做的,两块碑一共八百块钱。”

    七兄弟的话事人是大房裴明,他把名单给王停,说:

    “老弟,我也做两块,我不跟你讨价还价。”

    又说:

    “但是有要求,明天必须把碑送到坟里。”

    早一天立碑,少一天骂名。

    不过王停要加夜班,微微一笑说:

    “老叔,时间有点紧。”

    “加加班吧。”裴明掏出一包烟放在茶几上。

    烟是硬盒白豫烟,四块钱一包。

    “好吧。”王停阅读裴明给的资料,不禁皱起眉头。

    92年风俗,认为嫁出去的闺女是泼出去的水,墓碑上不能出现闺女的名字。

    而这份立碑人名单,不仅有裴家闺女的名字,还有裴家女婿的名字。

    王停放下名单,指着裴家女婿的名字:

    “裴叔,这个是不是写错了。”

    裴明脸色一变,说:

    “没有,按照名单做吧。”

    王停:

    “可以,但是丑话说前面。如果因为名单出现纠纷,跟我没关系哈。”

    “跟你没关,放心。”裴明叹口气,他也很无奈。

    一般来说,给父母立碑都是儿子们共同兑钱,不让姐姐妹妹出钱。

    但是裴家兄弟为了少出钱,要求姐妹拿份子钱。

    姐夫妹夫们以退为进,表示可以兑钱,但碑上必须有我们的名字,不然不兑钱。

    裴家捏着鼻子认了,省钱才是王道。

    王停不再废话,让李莹去请老张。

    老张骑着三轮车来到厂里,当着裴家人的面写碑文,提起毛笔一蹴而就。

    裴家人很满意,两块墓碑交二百元订金,拿着收据回家准备立碑。

    客户给的时间太紧,众人马上开始工作,王停哑叔搬石碑,李莹买菜做饭。

    老张在碑上写字,突然指着碑文说:

    “小五过来,看看这几个字写得怎么样?”

    “您别开玩笑,我的水平不敢点评。”

    当看见那几个字时,王停楞了一下,老张竟然写了碑文落款。

    兰县白茅石雕厂,铁笔王停。

    既是落款又是广告,给裴大刻碑时,王停想写又不好意思。

    碑文出自老张的,不好意思据为己有。

    老张说:

    “杀猪王一刀在兰县很响,我希望你能打响铁笔王停的名头。”

    王停有些感动,笑着问:

    “要不要给你枪手费?您又是教我书法,又是授权我剽窃,感激不尽!”

    老张摇摇头,说:

    “枪手费就算啦,抽空多陪我下棋。”

    王停一拍胸脯:

    “没问题!军棋,五子棋,斗兽棋,飞行棋我都会,想玩哪个?”

    老张:

    “我只玩象棋。”

    王停:

    “我不会。”

    老张:

    “我教你。”

    吃完午饭饭王停给他二十元润笔费,李莹送他回家。

    这天夜里,王停敲了一夜锤子,加班加点刻完两块石碑。

    越发想念手砂轮,如果有手砂轮,两个小时就能刻完。

    郑城的鑫鑫旅行社一直没有消息,不知道去港岛探亲的事到哪一步了。

    第二天上午,李莹和哑叔打磨石碑,王停回王家堡找三老表借驴。三老表说:

    “你该买牲口了,不能让牲口耽误生意。”

    又说:

    “别误会,不是我不想借驴,你啥时候来我啥时候借。”

    王停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回自己家先老王,让他帮忙张罗买一匹骏马。

    牵着毛驴回到厂里,装上墓碑跟哑叔去裴家庄送货。

    李莹留下来看店,哼着小曲儿十分开心。

    从五一到现在,不到一个星期就卖了四块墓碑,赚到了一千块钱。

    照这个速度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能盖楼。

    她越想越开心,一边在院子里洗衣服,一边哼着豫剧穆桂英挂帅。

    忽然一对母女走进院子,大人三十岁左右,小孩五岁左右。

    母女俩背着行李,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少妇很紧张,说:

    “大妹子,这里是王停的铺子吗?”

    李莹心中疑惑,走过去说:

    “大姐你认识王停?你是她亲戚吗?”

    少妇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纸上写着店铺的地址。

    李莹认识王停的笔迹,就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两眼一黑直接昏了过去。

    这是在哪犯的风流债?

    孩子都这么大了,人家母女找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