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月老有点忙
繁体版

冬夏(4)

    “小梅!我带去一个地方!”

    一天我鼓起勇气,拉着她一起跑到村外后山上的一处巨大的大石头上,坐在上面刚好可以看到山底下,村子的风光。

    我其实找到这个地方有段时间了,一直把这个地方设为自己的秘密基地,就连安邦和向阳都没带他们来过。

    “你咋发现这儿的?”她问道。

    “迷路走到这的。”

    多亏了一件冬衣把我和金梅平行的生活链接在了一起。

    在那以后,我就会接着让她帮我补衣服为由,时不时去找她。看着她在一旁缝缝补补,我就能时不时和她搭上一两句话,渐渐的和她也就熟络了起来。

    她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女孩,过年的时候她家的饺子其实味道一般,她的母亲怎么学都做不出本地人的味道。小梅为了能过上一个好年,让她那爷爷写春联换饺子和年货,给家里置办了一个不错的年夜饭。

    她还怂恿那个一开始我见到在他身边的那个男孩,大熊画年画和主席像。跑去乡里买,换了不少年货。

    我一开始见她骑得那个木头自行车,给她提了些意见以后,她还真的研究出来了。

    有一次我在路边上就看到那些和她玩的好的女同学敎她怎么骑那个小破车。后来村里不少人看着她骑着那个车纷纷跑去找老木匠也要一个。村里流行了一阵自行车风潮。

    她很向往村外的生活,每次我去找她,她都会拽着我,让我跟她讲一讲北京的风光。长城有多长,故宫的墙有多高,汽车,电车到底长个什么模样?

    她的问题太多,有的时候我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她就安静听我慢慢和她讲。

    我和她讲的都是曾经自己的琐碎,上学放学,路边卖冰棍儿的老阿姨,水果摊里卖西瓜的好看小姐姐,还有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马路上一个接一个的自行车,来来往往的小汽车和电车其实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没什么好稀奇的了。

    金梅倒不像是其他村里人那样觉得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她说道村子里这些来来往往的牛车马车,冬夏秋收这些事情在他们眼里也都是日常生活,而他们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却也总是惊呼感叹。

    “其实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麻木了,才会觉得对方的生活无比新奇。不是吗?”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把手中缝补好的衣服递还给我。

    我还是不习惯总是从她嘴里听出这些意义深远的话来。

    看着她俯视山下村庄风光时那有些落寞的眼神,我在那一瞬觉得我是懂她的,她想出去,想出去创出一片天地,而不是和村里人一样在这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成不变的生活。

    “我会带你出去的!”

    我几乎无法想象那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因为我对这事一点把握都没有。而我长春,从不会对人在没有把握的时候许下诺言。

    她先是震惊,随后笑了笑。那个笑很陌生,我从来没在她的脸上看都那样的笑容——无奈的笑容。她不信我,就像我不信我自己一样。

    为什么?!为什么她对我的话没有信心?那一瞬间我竟然有些生气。

    “我一定会带你出去的!”我对着她和我自己发誓道。

    “你看。。。山上的长春花要开了。”

    村头闲聊的奶奶A:“你们听说了吗?那个金梅和长春好上了!”

    村头更无聊的爷爷B:“小梅?啥前儿的事儿啊!”

    无聊的大妈C:“我知道,前些天有人看到她俩一起从后山上下来!手里还拿着件衣服呢!”

    奶奶A:“真的呀!那也太不知羞耻了!一个大姑娘和一个大小伙子的。。。”

    大妈C:“就是!不知检点!那个金梅和她妈一个出,都爱勾搭男人!”

    流言就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多,内容也渐渐变得离谱难测。而人也是这样,总是轻信被人嘴里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谣言,成为这个谣言的传承人,而没有人真正的去探索事情的真相是否如同他人说的那样。

    我和其他人一开始都对陌生的农村生活存在着疑虑,困惑和抵触。但是在热心的村民们的感化下渐渐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可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村庄生活的另一个问题。村民虽然热心却闭塞古板,并没有他们表现的那么愿意接收新鲜事物。就比如我曾经试图去换一种更为便捷的记录方式却被村支书他们委婉拒绝。不止我一人,其他人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一点,

    有的时候女孩子们会在吃饭的时候和我们抱怨起,村民不经她们的允许随意走进她们的宿舍,翻看她们的东西,还觉得是她们在大惊小怪。

    偶尔路过村民聚集的大树下还能听到村民对于我们几个城里人的生活方式进行调侃,讨论我们在村子干的事情,就像是在监视我们一样。

    而当流言传到我耳朵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

    我承认我喜欢金梅,但那只是我的单相思。我只是试图想去了解她,却没有付诸一定行动表示追求。我觉得这是我的喜欢,与那些村民无关,甚至与小梅无关。

    等我到后山的时候,小梅已经坐在大石头上不停拿着小石头朝着村子的方向掷去,即使知道不会砸中里面那些喜爱闲言碎语的人,但是这样确实是个蛮不错的解压方式。

    看着她停顿的手,我知道她意识到了我的存在。她还是把最后的那颗石子掷了出去,转过头对着我说道。

    “长春,你知道吗?我其实一直想逃离这个村庄。”

    那是她第一次用着标准的普通话对我说话,我没有打扰她静静的听着她继续说道“可是这个村子离城市太远了。”

    她接下来的话我记不太清了,可是大致的意思是。她渴望离开村子,可是母亲和村民都认为女孩子还是不要离家太远比较好。她的爷爷奶奶之所以把家建在村子最边缘的地方,是为了躲避那些村民。

    村民过分熟悉,也就渐渐不注重距离。他们往往会像个当事人一样,监视批判着你的生活。这样闭塞的环境让她感到窒息。她知道自己那些新奇的小发明和小生意在村民眼里都是那么的可笑,她们一家人也经常是他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那。。。我娶你。到时候带着你一起离开怎么样?”

    “为什么?”

    “我和你许诺过要带你离开。。。我要对我的承诺负责!”

    多么可笑,负责?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希望抽那时自己一个嘴巴子,对你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