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东汉记
繁体版

第十九章 上门

    幸好汉末的冶铁工艺很是成熟,不然陈清又得为枪身制造手段发愁。

    虽然可以依靠梦境中搜集资料,可毕竟也太模糊不清,最多就是提供一个方向减少弯路。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陈清想到这金手指不堪大用,暗暗发出这句感叹。

    但无论如何枪支制造也要尝试,只有这样才能让陈清感到安心,主要这个世道可是没有监控以及良好的治安,就算有钱也无法安然享受,很是担心被贼惦记……

    陈清暗自思毕后,从柜中拿出一张纸递给陈福:“还有这个!这是手枪子弹的设计图纸!”

    “这东西可是非常重要,要是没有它,手枪就算制造出来也形如废物。”说到最后脸色很是郑重。

    “当真这么重要?”陈福极度惊讶,没想到手枪制造麻烦不说,还是离不开这没有花生米大之物。

    “这是子弹,能不能伤人就全看这东西了,其中制造原理不比枪支简单。所以阿叔仍可以先以木头仿制,等成功后在用铜制造。”说到最后陈清不忘提醒:“这子弹就阿叔您亲自动手,不用在交给铁匠。”

    轴胎的成功,使得他很是相信陈福,因此给了手枪子弹图纸,有了明确方向后陈福没有道理不会成功。

    “铜?为何不是铁?”陈福很是不解。

    手枪材料都需要铁,为何这子弹反而以铜为材料,铁不是更硬吗?

    “铁也是可以,只是相对比较硬,我担心阿叔您弄不出来,而且以铜为子弹材料,也是够了,杀鸡焉用牛刀。”陈清笑着为其解惑。

    只是这番言语明显不是真话,不是他要隐瞒,主要这一时也解释不清楚。

    铜作为子弹材料明显是比铁有优势,同时也是比较贵,可能就是其柔软性比较好,不会出现卡壳。

    幸好汉朝对于铜币制造没有限制,所以铜的材料不用愁,有钱就能买到,实在不行也可融化铜币充当子弹材料,只是这样肯定比较不划算。

    “好,清儿放心,阿叔一定给你制出来。”

    “多谢阿叔!”陈清由衷的感到欣慰。

    随后详细的解释火药填入弹中的重要性,直至陈福深刻明白后,这才结束了今日密谈。

    而屋外等候良久的陈勇,终于听到陈福呼唤,进门后噘着嘴巴不满:

    “阿爹!你两说啥呢?窸窸窣窣的怕是被人听见似的。”

    好奇的陈勇可不老实,就算他把耳朵贴着门板也是听不到一字。

    “呵呵,勇儿!此事事关重大!以后你就会知道的?”陈福笑着伸手抚摸陈勇脑壳安慰:“难道爹还会害你吗”

    “这里是搬来的一万两白银,清儿还请收好不要遗失了。”陈福指着满地装着银两袋子交代陈清。

    “这些钱阿叔你收着吧,我要来也没用。”

    “这怎么行?你不会以为阿叔贪你的钱吧?”陈福反应很是激烈的指责。

    “阿叔还分什么你我,有钱一起花不就行了,没有你也没有我今天!反正这钱你就收了,就当做帮我保管也行,日后生意上的事还需要你负责呢,我可没空随时给你要钱。”

    陈清早就把陈福当做亲爹一样,同时他也明白一个在大的公司也需要财务帮忙!这可不比现代,可以存入银行。

    “这.....那好!阿叔就帮你保管!你要是有花钱地方随时找我要。”

    眼见陈清这般坚决,而且说的也是很有道理,陈福这才答应。

    陈清终于露出满意笑容!要是连陈福也不能放心托付,还有谁值得信赖?

    虽然穿越至今,除了李德遭遇让其有了教训,可阿叔陈福可是在其穿越之前,悉心养育了多年啊!

    痴傻的他多年吃着白食,就因为感念堂兄之情,和那没有缘分见面的生母委托,可见陈福是一位多么重情重义的忠厚之人。

    更别说都是堂亲,有着共同血脉!就算他是陈福儿子也不过分,如此还对父亲还持有怀疑的话,这与畜生何异?

    例如那李德,陈清只是表面与其和善而已,当日虽明确表示友好合作,可他又没说过冰释前嫌言语。

    日后要是有机会,陈清绝对会报复李德,让其尝尝生不如死,欲对他行不轨的后果。

    但眼下还需忍耐,除了轴胎交易,还有诸多需要李德地方。

    就以下月的陈县长四十大寿,他可不想错过如此良机,希望能够留下好的印象,攀附上作为靠山。

    话说李德也是憋屈!也不知陈礼为何一改往日行为,既然亲自登门拜访为其恭贺,怎么说陈礼都是一县之长。

    虽然他能成为龙溪县第一财阀,是凭借其姑丈在会稽太守下任职都尉这等关系,这才对于县长陈礼根本就无需巴结,但也不至于反过来找无一官职的李德。

    因为县长在小也是朝廷官员自然不敢有何得罪,同时能够成为一县之长,上面怎会没有靠山。正是处于这般考虑,李德一直都是明面上给足陈礼面子。

    想到距县长陈礼四十大寿剩下不足两天,还没决定好要以啥为贺礼的李德可是愁眉苦展。

    送多了吧很是心疼,送少了吧又怕被说三道四。

    怎么说他都是龙溪县第一地主。怎可在其他地主面前落了下风。

    可其他地主究竟以何钱财或者物品当做献礼,不是他可以控制的,真是让其苦恼不已。

    “老爷~”

    “怎么,有什么事?没看到我正烦着呢。”听闻管事呼唤,苦思无果的李德抬起头来,对其不耐烦的说道。

    “启禀老爷,陈清求见!”见怪不怪的管事,心无波澜的禀报。

    李德此番愁绪情况,他又不是第一次遇到,能够成为其负责跑腿的管事工作,要是连这点心理素质也没有,如何能够堪当此任。

    听到陈清前来,李德眼睛不由一亮:“哦!快不快请……”

    陈礼县长的四十大寿不得不重视,因此陈清决定提前两天来到李府!除了打探一些县长的秉性如何以免得触其避讳!同时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目的和李德商谈。

    陈清见去而复返的管事回来,面露恭谨出言邀请,随即吩咐随行两人:

    “黄明、董瑞!你二人就再此等候!”

    黄明自不用说,至于这董瑞何许人也?

    其和黄明一样,都是山海乡人士也是苦命之人,上有瘫痪在床的母亲需要照顾,就已无任何至亲。而且其年龄还比黄明小上一岁,可知生活多么艰难。

    也正因此才和黄明成为难兄难弟,这才为其说情,向陈清请愿一并收留教育,深感同情的陈清想着也不差一这人,遂毫不犹豫的答应。

    黄明得知陈清要前来李府,深知和李德过往的他很是担心陈清安危!随即表明心意并拉着董瑞一同随行。

    如他所说一但发生意外,起码也能充当个跑腿报信,为此感到欣慰的陈清自然无法拒绝。

    随着管事带着陈清来到李德面前,后者马上笑道:

    “陈小兄弟许久不曾会面!今日一见面果然容光焕发啊!”

    心情原本有些烦躁的李德,不知为何在看到陈清后内心不由的轻松愉悦许多。

    陈清闻言不失礼节拱手回礼:“在下能有今日,全靠李老爷照顾!”

    “哈哈~这话说的,没想到你也这般嘴甜。”李德笑的更加声响,但他也不尴尬,也不管陈清此话是真是假。

    “县长大寿还有两天,你不必这么着急前来的。”止住笑声的李德恢复脸色,平静说道。

    “在下不敢隐瞒,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哦~何事?”

    “希望李老爷能够帮我向县长陈礼说些好话,谋个龙溪县的虚职,哪怕只是挂个名也行。”

    话音而落,只见李德眉毛一挑看着陈清,完全没有料到是这等要求,还以为是关于轴胎之事。

    “难啊!这个不容易哦!要知道想要当差,可是需要很多因素的,您虽不是无籍人士,可也并非寒门贵子。”

    “呵呵”陈清内心不由嘲讽,清楚唯利是图的李德肯定不会无偿帮助自己。

    因为汉朝没有科举,想要当官确实有不少途径,唯一适合底层农民的他,就剩下举孝廉这条路路了。

    泱泱华夏几千年的人情文化,举孝廉三字的“举”最为重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知道孝廉的孝顺很好操作,就算陈清没有父母在世,完全也可从收养他的陈福上面做文章———也就是“炒作”。

    规矩是规矩,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相信只要李德愿意,定然能够打通这一环节,至于李德为何没有一官半职在身。这点陈清自然不得而知。

    可仔细一想也能明白,坐拥无数家财的李德如何能够不能和县长关系紧密,官商勾结的现象于封建社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