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财阀!
繁体版

第11章 族长

    “好,那我沈秀就多谢各位了,老四挑剩下的鱼明天咱们一起卖,多余的钱就分给大伙。”

    沈秀嘴角微微上扬,再又委婉地请求道:

    “不过明天卖鱼还要辛苦各位陪我去城里走一遭。”

    沈家村距离苏州城大约五十里路,而且都是土路,崎岖不平,再下点雨的话,泥泞难行,几百斤的鱼让他一个人运,根本不可能做到。

    沈大力把手搭在沈秀肩膀道:

    “秀啊,都是一家人,别说两家话,今晚回去,叔找个借来驴车,都起的早点,鸡打鸣咱们就去城里,想办法多卖点钱。”

    众人点了点头,沈秀看着其他人又交代道:

    “我这自创的捉鱼秘法,暂时不要外传,到时候我自有安排。”

    沈大力点头道:

    “没错,那种鱼藤草倒是多,可河里的鱼就那么些个,多一个人知道了这抓鱼的办法,咱们就捕的少一些,所以大家心里都有个数。”

    沈四四本来打算回去就把这个捕鱼秘法告诉邻居,可听沈大力这么一说,确实是这个道理,河里的鱼就那么些个,所以十分认同,对着众人提醒道:

    “大力叔,沈秀,放心,我绝对不会告诉别人,尤其是那种没事干喜欢倒闲话的碎嘴婆子,她们要是知道了,这个捕鱼的秘法必然会传遍了整个沈家村、王家庄、大屏乡。”

    “里里外外的人都知道的话,到时候捕捞的鱼多了,单个的价钱就下去了,咱们只要保守这个秘密,干个几年,肯定能发财,当个小地主也不一定。”

    沈铁娃和沈黑娃听了眼睛登时发亮,这当地主说到他们心坎里了。

    苏州乃是鱼米之乡,在这里当地主,不像在北方,自然灾害也少一些,活让佃户干,到头来粮食是自己的,永远不会饿肚子。

    沈大力虽然听得也动心了,但还是有底线有分寸的,对着众人点头道:

    “先别想那么远,咱们五个干可以,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个抓鱼的秘法是沈秀发明出来的,所以人家必须拿大头,剩下的咱们平分,都没意见吧?”

    沈铁娃和沈黑娃自然是没意见,沈四四今日尝到了甜头,自然舍不得把好处再分出去,虽说沈秀捕鱼的时候出力最少,但是没有他发明的这个捕鱼法子,人再多、力气再大也没用,所以赶紧点头同意。

    沈大力又看着沈秀关心说道:

    “等明天卖鱼还了债,万三啊,你就继续读书,捕鱼得到的大头还是你的,说实在的,你爹我大哥到死都希望你靠着读书当个大官,好光宗耀祖,咱们沈家村出个当官,咱们村民脸上也有光不是。”

    沈铁娃、沈黑娃、沈四四眼神一凛,突然有些敬畏的看着沈秀。

    附近几个村子,就沈秀唯一一个童生,只要肯下功夫,将来必然能当官的!

    这捕鱼的法子看上去吃穿不愁,实际上还是体力活,比种地稍微好点。

    沈秀十分感动,但是他可不想在元末当官,所以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回应。

    商议罢了,五个人挑着鱼返回村里。

    回去路上,沈秀才走了几步肩头就疼的受不了了,沈黑娃见状直接单手挑起挑子,一人挑四桶鱼还健步如飞。

    待五个人回到沈家村内,十桶鱼瞬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村民直接围了上来,盯着那些鱼是你一言我一语:

    “天老爷!从哪搞得这么多鱼啊?”

    “这个季节可不好捕鱼了!杂弄来的啊!”

    “我寻思你们也没拿鱼叉和渔网啊!”

    “这他娘的要是拿到城里卖钱,啧啧啧,够吃好几年的啊!”

    “这要是卖的钱都给沈秀,估计沈秀的祖屋、老婆和水地可就保住了!”

    “我看不一定,沈秀可是欠了四十贯钱,估计卖了也不一定够还!”

    “你们倒是说话啊,都是一个村的,还藏着掖着,教教我们,杂弄来这么多鱼的!”

    这些围上来的村民有的是羡慕,有的是嫉妒,有的震惊,有的虚心请教,有的讨论沈秀的赌债,但他们最后都开始打听起没有渔网和鱼叉捕鱼的法子。

    眼下捕鱼的法子就那么几种:渔网捕鱼、鱼叉捕鱼、钓鱼、利用鸬鹚抓鱼。

    用渔网捕鱼,虽然效率不低,但是制作过程极其繁琐,麻绳编织、长期水浸容易腐烂,所以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尤其是在这秋季,一天出能打几小鱼就不错了。

    钓鱼那更别提了,鱼线不结实,掉大鱼鱼线容易断,只能掉小鱼。而且效率极低,运气不好,有可能一天都做无用功。

    用叉子捕鱼更是费时费力,鸬鹚抓鱼只适合更南的地区。

    所以村民对于不用渔网、不用鱼叉捕鱼的法子十分好奇,但是沈秀等五人只是笑而不语,根本不回应。

    就在这时,一个老汉单手背负、拄着拐杖高昂着脑袋走了过来。

    “沈秀,你好本事啊,搞来这么多鱼,也不知道给村里人每家每户分上一条,村外的河属于每个村民,不是你一个人的!难道你还想吃独食不成?”

    围堵的村民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来的这个老头整个人枯瘦、三角眼、山羊胡,穿着灰色长袍,带着方巾帽,背挺的直直的。

    无论是气势还是穿着都跟村民不一样,读书人的打扮,当官的气质。

    沈秀定睛一看,顺着记忆才记起这便是沈家村沈氏的族长沈文忠,拥有一百多亩地的大地主。

    “就是,河是大家的,鱼也应该是大家的,一家分一条,不能吃独食!”

    有喜欢占便宜的跟着附和,但是数量不多。

    沈秀等五人弄来的鱼确实多,但是沈秀欠着四十贯的赌债,这些鱼卖了都不一定够还债,所以附和的人没几个。

    沈秀皱眉看着走的近处的沈文忠,他虽然是族长,也是读书人打扮,但是读书数十载,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可沈秀的前身十六岁的时候就考上了童生,这让族长的老脸往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