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
繁体版

2022年9月14日

    青岛下雨了,绵绵细雨,天气有点阴,雨声有点杂。适合呆在家里睡大觉。

    我们这边下雨了,雨不大但是天很阴。雨滴落在你的伞上或者是落在阳台上的唰唰声总是很温柔,像是自然低语。这样的天气你会想到什么呢?

    那么我们来说说有关环境的话题吧。

    不知道大家会经常看文学作品吗?如果你经常看文学作品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相关作品里一定有大量的环境描写。

    他们描写山川,勾画河流,他们渲染森林,盛赞海洋。

    那么为什么作者要花很多的笔墨来描写环境呢?

    我在网上搜了搜,得到了一些高中语文题的答案如下: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4、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5、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7、深化作品主题;8、象征暗示。

    这些答案对吗?

    对。

    但是我想问的并不是一个高中语文题目。要谈就这个我们就要找到最初的起源,以查明由来。

    在尚没有语文题目的千年以前,我们的先贤们在诗歌词赋就已经用到大量的环境描写了,相信大家随口就能来几首唐宋大家的美如画的诗词。

    那么他们描写环境是为了什么呢?

    我的理解,第一是单纯的为了记录,毕竟人活一世,五十年以后人间无你无我,这些就是我来过的证明。我也曾游过看过这一遭,我希望千年以后还有人能知道我来经历过。

    第二则是为了共情,为了让你与我共鸣。我所看过的,我希望即使你这一生到达不了也能用心看到。

    在这里我先说一下我对于文章的理解,文字的核心是表达情感,并且让更多的人接收到,真正最好的文章其实并不是用多美多美的辞藻描写了多美多美的景物,而是我简简单单的两行字,你只要识字就能同感到我当时的心情。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吧,有一句我印象特别深的诗: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经历过分别的人大概马上就有画面了吧。很简单质朴的两句话,但是让人觉得千帆过尽返璞归真。当然这两句诗也用到了环境,虽然刻画不多。

    这就是共鸣,就是文章的最终意义。

    所以说环境的作用已经很明显了,环境既是心境,如果你与我有过相同的心境,那么你就会接收到我藏在文字里的信号。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今天的重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人能够背诵苏轼的定风波。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也是我一直在追寻的一句。

    具体词句我就不做过多描述了,不了解的可以自己去查。

    我俩说说我读这首词的感受。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是洒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拜托,这句超酷的好吗?任你世界变换,我身披生活重甲依然前行。

    后来再读,有点读不懂了。我觉得问题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是我没经历过我不懂。

    到现在阶段,我的感觉的淡然。

    有人会问不一样吗?

    我会回答说:洒脱是放得下。淡然是不在意。

    没人能懂我,也不需要。我不再想跟你证明我能不能拿得起或是放得下,你再出现我只会看着你笑笑然后继续走我的路。

    经历着一路风雨,我早已经不期待走到太阳下。只是我有我的路,我还要往前走,至于终点,至于沿途,至于天气,都不重要。

    走下去就是我自己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