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
繁体版

2022年9月27日

    又又又又封校了,我们公寓不能出小区,大家一起上网课。

    最近因为玉米值不值六块一根的问题董宇辉又火了一把,这件事讨论度挺高的,所以我也来蹭个热度,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村孩子,虽然没有真的卖过农产品但是对于这些事有一点了解。这将会是我阐述我的观点的主要角度。

    先来说说董宇辉以及东方甄选方面,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呢?

    他们做这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因为他们本质是商人,商人是要做生意是要盈利的,所以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赚钱。至于助农这个话题,我们暂且不讨论,放到后面再说。

    那么与之互怼的辛巴方面呢?他们的最终诉求是拉低东方甄选的口碑,从而获得一部分东方甄选的资源,使自己赚的更多。这个很好理解,同行之间的仇恨和竞争,没啥好说的。

    再来说说话题的核心,也就是农民群众。

    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呢?

    当然也是赚钱。

    那么他们怎么赚钱呢?

    我来告诉你我老家农民的情况。在我们村里,每到秋天,村子里的人对于粮食作物的唯一念想就是有人来收掉它。

    你没看错,就这么简单。就是只要有人收掉就行了。

    因为这是粮食作物,在作物这个品类里面属于最基本也最低级的品级。

    当然你可能会说现在的世界局势来说混乱情况下粮食应该是刚需,价值会提升。是的,粮食价格的确会提升,但是那是在超市里。

    在农村里,没有几个人会关注世界局势对粮食作物带来的影响,即使有也会因为大家都低价出售的大环境而不得不跟,大家想的都是只要能卖出去拿到点钱不要腐烂在手里就行了,真正赚钱并不在粮食作物上。

    所以说到这里,农民的诉求就是,把东西按照不亏本的价格卖出去。至于最终被其他环节中间商加价到多少,与他们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我们中国粮食作物是一种被大多数人忽略的潜在资源,并不像其他资源一样所有人都希望拿在手里。因为农民们很难找到自己的渠道,所以对他们来说它并不能发挥出资源的价值,这就是农村的现实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要助农的原因。

    所以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看出来了,我认为董宇辉的助农方式是可行的。

    为什么可行?

    因为他们把价格打上去了。

    什么是助农,是让农民收获更多的利润。

    而把价格打上去之后,或许可能暂时性的大部分利润都到了东方甄选那里,那么以后呢?

    在质量可以保证的情况下会慢慢形成口碑,从而形成品牌效应。以后农民再出手农产品的时候价格可以提高一点,他们可以收获的多那么一点点。

    事实上,无论玉米在超市卖到6块一根还是1万一根,只要超过了成本价,那么农民到手的钱都差不多,大头都在中间环节里消磨掉了。这样直播卖的形式可能还变相的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农民赚的更多一点点。

    他们在网络上咬他们的,那群真正与土地打交道的人永远是沉默地承受最多的人,这才是现实。各行各业都一样。

    所以网上沸沸扬扬这件事其实跟农民没什么关系,就是公司之间为了利益的舆论战而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这件事的细节,是东方甄选的原供应商反水背刺了他们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其实很可能就是眼红者花钱把这件事办出来的,为的就是搞臭东方甄选。然后他们得到的是更多的流量,是关注度,也就等于利润。这段是猜测,对了错了都不负责任。

    那么这里还隐藏着一个问题,也是一个让人很无语的问题。

    有人说用这种方式抹黑东方甄选,互联网上的人们会买单吗?

    你说呢?

    会吗?

    很简单的一个争执,只要去查查资料就能搞懂里面的关系的争执,因为一方抹黑另一方,就会导致结果天平倾斜吗?

    说实话想到这里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会。我觉得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判断,不会因为一方的抹黑言论就放弃思考。

    然而事实是,大多数人是否相信往往不取决于事实本身,而是取决于信息传播的方式。

    可以参考之前全网黑肖战,以及最近大家黑蔡徐坤的事件。其实大多数网民都与这两件事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因为说的人多了,无论事件的本质怎样,人们已经是为了黑而黑了。这里插一句我并不是这两位的粉丝,我只是把我看到的说出来。这就是舆论战的好处,只要我水军多,只要我声音大,只要我骂的够快,大家就会相信我,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后面的人就不会再思考,而是会直接选择加入优势的一方。

    无非就是热度上涌,正义使者,打脸反转,草草收场。就这么点事儿呗,几次了都。

    所以大家理性,别成为别人的韭菜,也别成为别人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