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杯弓蛇影开始穿梭成语世界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打起来了!害怕的董正

    董正心中暗想:这两个人若要窃取,王爷并未安歇,必要受惊。董正自己叫着自己的名字说:“董正哪,董正,头年被困在京师,风天雪地之下,八贤王并不认识你,将你留在府中当更头,待你有知已知遇之恩,救你于危难之中。古人有云:士为知已者死,身碎骨粉,不足为报。”

    又一想自己的责任,虽然当更头,有保护本宅生命财产之责。今夜二贼在房上,有意动手要偷,莫不如我把他打发走了,免得吓着王爷。

    想到这里,站起身形,往前走了两步,向着房上的贼人一摆子,说:“合字,高高手,让过去。”

    张德妙听到这里向王好古问到:“老侠客这是什么意思?”

    王老侠客呵呵一笑,对张德妙解释道:“这是江湖上坎儿,就是朋友,你别在这偷,上别处偷去。让他们两个人给个面子。”

    张德妙对着董正问到:“董侠客,那他们走了吗?”

    董正刚要说话,这边王老侠客还不太乐意了:“德妙你急什么呀,听我给你说就完了。”

    张德妙一听,得,您老人家还有讲故事的爱好:“哈哈哈,侠客爷,怪我怪我,您说您说。”

    王老侠客这才满意的喝了口茶水,接着说到:

    这上房的二人,用目往下一看,慨不由已,有点来气。

    因为什么呢?看董正不像护院的,要是护院的呢,这两个人可就走啦。

    往往常说,要是用护院的,千万可别散他。要是散他,必得闹贼,因为此大家常说护院的与贼勾手,同一鼻孔出气。

    其实没有那么回事,它这里头有个准规矩,护院的看家,看见贼人,由那房进来,他由那房下手偷,那有一定的标准。

    张德妙有点忍不住笑出了声,他想到了牛群和冯巩的小偷公司。这边王老侠客瞪了张德妙一眼,张德妙连忙噤声危坐。

    这边司马老道长对王老侠客说到:“老侠继续啊!”

    张德妙心想这位还真爱听。

    王老侠接着说:讲比贼人由东西配房进来,他是定不可移,非走虚子不可。何为叫虚子呢?这是吊坎,就是窗户。如若与贼人答话,贼人不开面子,他是非偷不可,护院的窗户下一等,贼人无法窃取,只能走。

    今夜二寇,一看并不是护院的。不过是庄子上的老赶,心说我们若叫老赶吓跑了,岂不可耻。

    因为董正这人穿的潇洒但是气质上有些质朴所以总被人这么说。

    这贼大概想着莫若把他废了就得啦,上首背宝剑的,遂向下首的那人说:“合字,亮青子,摘他的瓢。”这意思是叫伙计,亮兵刃,取他的脑袋。

    董正一听,火儿大啦。因为什么呢?董正想这两个贼不够程度,若要是窃取,没有与本宅人说话的道理。

    就比如这么说,夜间拿着贼啦。你怎么打他,他也不说话。必得把衙门找来的时候,将贼人交与衙门,衙门必问,这个贼与你们本家说话了没有?本宅人必说没有,贼人这场官司可就好打啦。

    不过打个行窃来成,因而被获,顶多罚他两三个月的苦力。若与本家接谈,可不能按着窃取的官司打,就按着暗入明出,俗说就是明火执杖,脑袋可就保不住啦。

    因此董正,看两个贼人所说的话,要摘自己的瓢。董正暗含着有点气,遂向二寇说道:“劳驾,把瓢摘了去吧。”通俗说,就是叫二寇下来把脑袋取了去。

    张德妙也生气,这个世界活这么大没遇见过这么嚣张的贼,偷东西也就罢了,还敢害人性命!

    张德妙心想真是侠以武乱禁,这几个小偷大概和陕西老董头儿的行为差不多。不过这两个偷的是大封建地主,偷点就偷点,老董有点又是身份,偷人家杂货铺。

    这边老王接着讲:二寇一听,背宝剑的一打手势,穿灰色的那人,可就由房上跳下来啦。摆动双拐直奔董正。

    他欺负董正空手未拿兵刃,左手拐,向董正面前一晃,右手拐一抡,向董正的左边太阳穴打来。这一招名叫单贯耳。打上就有性命之忧。

    董正并不着忙,叉步站立,看着他右手拐将到耳边,将身往下一蹲,用右手往前一穿贼人的肘下,贼人往回一撤右臂,不提防董正的左手,顺着自己的右背底下进去,用左手掳他的单拐,右手随着往下一落,正切在贼人手背上。

    贼人手背疼,遂将右手拐撒手。董正一上步,随着右手掌往前一推,贼人躲闪不及,正打在华盖穴的旁边。贼人往后翻身来了个仰面朝天。

    董正并不用抢过来的单拐打他,将拐掷在地下,遂着一纵身,左手护住自己胸膛,右手举起,狠狠的向着贼人的胸膛一掌。

    将才要落,听后面金刃劈风的声音,董正只得防备后面。遂着将身一矮,左手往前一穿,右手往回一撤,将身遂着一转。这一招叫伏地龙。

    左手撤回,随着观看,原来是房上那一个贼人,也跳下来啦。趁董正动手之际,由后面暗算,亮剑举起,直剁董正的头部。

    及至董正转身,宝剑已离头顶不远。遂着用撤回的右手,往上一撩贼人的肘下,贼人往回一撤剑,董正将右臂撤回,底下就是一腿,照着贼人的迎面骨踢来。贼人往后一撤身,将宝剑撤回,一声喊嚷:“风紧扯呼。”就是打不过人家,快跑。

    使拐的那个贼人,早就上了东厢房;使宝剑的将宝剑一抡,上了西厢房。站在房脊上,遂对下面说道:“呔!朋友道个万儿吧。”

    张德妙一听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挨揍了知道人家厉害了。

    董正站在院中,战败二寇,正自发威,仰面观看,西厢房上那个贼人,叫他道及名姓。董正用手一指说道:“你若问我,家住京南陂桥董家庄的人氏,姓董名正,号......”

    董正刚说在号字上猛然心中一动。这是八贤王的外书房,大概王爷未睡,倘若叫八贤王知晓,我有这么大的能耐,在此打更,八贤王必然疑我是江湖的盗匪,身被重案。倘若八贤王把我交了本地面,我岂不冤哉。

    想到这里,才说了一个号字,扭项回头又一看,虽然上房东里间,灯光明亮,幸而八贤王未能听见,遂着头往房上看,贼人踪影不见。

    董正只得弯腰把打掉贼人的单铁拐拾起,暗含着顺西角门够奔化厅前,太湖山石下,把竹杆捡起,回归更房,叫伙计们起来换更班。

    进了更房,董正将单拐放在炕席的底下,把竹杆搁下这才叫起二十名伙计,让他们走后夜。

    董正可并不敢睡,恐怕贼人去而复返,遂打开铺盖,拿出自己的包袱,将包袱打开,由里面拿出双钺。

    遂着见墙上有伙计的一个睡帽,伸手摘下来,将自己的盘在头顶,将睡帽往上一罩,用带子勒好,用手往后一推,将腰中的绒绳,又紧了一紧,将双钺的鸡爪挂在绒绳之上,抬一抬胳臂,不崩不掉。

    遂着起身,往院子一看,这个时候,已经三鼓之时,星斗满天,董正向左右观看无人,遂即垫步拧腰上房。

    在房上巡逻贼盗,整整的一夜,并不见贼人,天已经要亮啦,董正才由房上跳下来。回至更房,一看伙计们还沉睡如雷。自己将双钺下来,仍然包在包袱之内,放在被褥底下。将睡帽解下来,挂在墙上,仍然坐在炕沿上,出神发怔。

    哎~这一遇贼一出手,必然没完,这贼人被我打掉单拐,决不能善罢甘休。还算好,八贤王未能看见。这就是万幸之极。八贤王若看见我与贼动手,想我有这大能为,如何在府中打更。必疑我为盗,若将我交在本地面押起来,必有性命之忧。董正呆在炕边上,手扶膝盖,心内胡思乱想。

    张德妙也心想,你老人家还知道人家的心理活动,真是会说。

    就在这么个工夫,打后夜更的伙计们方才回来。大家进更房一看,头坐在炕沿上发怔。

    张老千说道:“董头你起的真早。”董正说:“你们去打点脸水,咱们擦擦脸。”张老千点头:“董头你等等,我给你打脸水去。”

    工夫不大,张老千把脸水打来。大家嗽口的嗽口,洗脸的洗脸。正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叫道:“董头在更房里啦么?”董正一听,是大管家何吉的声音,不由的心中吓了一跳。莫非王爷知道我夜间与贼动手,命他前来找我。不若趁此我装病。想到这里,遂将身往炕里边一倒。把炕上伙计的被褥,拉过来蒙头一盖,假装睡熟。

    张德妙又想,这真是大山!就算是董正这样飞檐走壁,谈笑之见空手打跑两个持械贼人的武术高手,也怕成这样。

    听外面管家还叫,听张老千答言,问道:“谁叫我们董头?是我!”遂着拉开门进来。

    张老千一看,是大管家何吉,遂说道:“管家大人,这么早有什么事您哪。“何吉说道:“找董头有事,在哪儿啦?“张老千知道董正在炕那坐着呢。

    遂着往后一指说:“那不是童......”刚要说那不是董头吗,一看董正这么工夫睡觉啦。张老千自言自语说道……